('
王伦洗漱一番,再休息半日,终于还是恢复了点精神。庾贵重新帮忙找了马车,众人便再次上路了。
此番因为龙河军的事儿,前前后后耽误了两日。
好在之前装的那些大包小包都没了。马车走起来也比之前快上不少。
最后又过了十几日,终于还是到了京师。
之前于骞告诉谢余,最多一个月就能从京师出发了。
谢余设计陷害何振凯、何光耀兄弟,再到后来他赶路耽误的时间,前前后后也差不多一个月了。
本想着来到京师后,就能走了。
哪想到到了京师,见到于骞后,竟被告知这出使瓦剌的人选还没确定呢!
谢余瞬间就感觉到心凉。
这种事儿,能商量一个月?这也太扯淡了吧?
“哎……说到底,还是陛下不想让前皇回来啊!”
于骞叹了一口气,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儿,和谢余简单说了说。
朝中主张迎回前皇的臣子还是不少的。其中就以吏部尚书汪直为代表。
他曾经先后几次进言。
无奈皇帝周昱就是不接这个话茬。说得急了,这汪直直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话怼到了周昱的脸上。
“前皇在异国番邦受辱,这等于我大雍朝每个臣子的脸,都在被人打!您再不安排人把前皇接回来,以后早晚会后悔的!”
这种难听话说出来之后,周昱也急了。
他直接指着满朝文武吼了起来:“朕非是贪恋此位!然昔日卿等强树,今复作纷纭何?”
什么意思呢?
周昱表示当初人家的成王当得好好的,压根就没想过要当皇帝,是你们硬把人家架到这个位置上了。现在好不容易政局稳定了一点,你们又搞这种对稳定不利的幺蛾子,你们想干嘛?
一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怼得不敢吭声了。
能让皇帝说出如此委屈的心里话,可见人家是真的急了!
当然了,不光周昱急,其实前皇周祁也急。
于骞得到的情报,自打京师一役后,瓦剌人也确实认识到了,前皇周祁的利用价值不高了。
既然如此,他们也不想当那个恶人。所以后来谈和的过程中,瓦剌人也透露出让大雍朝把周祁迎回去的意思。
再之后,那前去和谈的使者见到了前皇周祁,周祁也是眼巴巴地问使者:“仗都打完了,我在这里也快一年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接我回去?”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身份尴尬,周祁甚至表示:“我回去后,也不想别的了。把我安排去给祖宗守陵也行。要不给我几亩薄田,我当一辈子农民也行!”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周祁的心酸可想而知。
俩皇帝可以说各有各的委屈。
但可惜二人立场不同,有些事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办的。
谢余也算是明白症结在哪了。
想了想,谢余说道:“想让陛下松口,其实不难……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于骞看着谢余,眼神闪烁道:“哦?你跟我说说,这个出头鸟要如何来当?”
“很简单。陛下之所以不愿意把前皇迎回来,就是担心前皇回来之后,会跟他争这个皇位。尤其是现在,他对朝堂的掌控还不是那么稳固的前提下。”
“所以现在就需要有人给他吃一颗定心丸了。他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告诉陛下其皇位获得途径,是合理合法的!谁来了都抢不跑!”
“然后他还要拉着所有人一起表态!保证前皇回来之后,不会影响陛下现在的统治。只要能让皇帝放心,他自然不会再在这件事上唱反调了。”
于骞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交到陛下的手上了。”
谢余有些意外地看了看于骞。
原来他刚才说的这些,于骞早就看透了啊!
或者说……像于骞这样看透症结所在的人,不在少数。
那为什么……
谢余顿时恍然!
一群老狐狸!感情都在这又当又立呢!
把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摆在台面上来说,以君臣大义这种假大空的话,来劝说皇帝。
反正难题抛给陛下了,您迎不迎,自己做主。
迎了,我站住了为人臣的道义,对得起前皇、对得起朝廷、对得起自己!
不迎,那也是我没说服您!回头后世的黑锅该怎么往你脑袋上扣,跟我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反正我不把那种功利性、目的性极强的真相说出来,别人就不能说我这个人狭隘!
谢余叹了一口气:难怪一件小事能拖这么久。感情都在这拔河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