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衆人兴致一时又被勾了起来。
见吊足了胃口,说书人这才娓娓道来:“那‘江里钓’其实是一家酒楼!诶(↗)但那可不是寻常酒楼,你见过酒楼桌面上镶嵌一口锅的吗?你见过锅是一分为二的吗?你见过菜端上来都是生的吗?你见过要自己动手烧菜客人却仍吃得津津有味的吗?”
一连多个问题,直将衆人问蒙了,那说书人才又笑着摇摇头:“我从前也没见过。可那‘江里钓’就有!听说那锅中一边煮着喷香的牛油加各种香料,鹹香辛辣的汤底在锅中不断翻滚,光是闻着味儿就馋得人直掉口水!另一边则煮着大骨加红枣、枸杞,浓稠的骨汤鲜美浓郁,喝上一碗,嚯!浑身舒畅!”
“乖乖!用牛油煮汤啊!”
“牛可是稀罕货儿,平常人家宝贝得跟眼珠子一样,这劳什子‘江里钓’居然用牛油!”
“那大骨一点肉都没有,有什麽好吃的?花钱喝汤我才不干呢!”
围观的衆人你一言我一句,明显不相信说书人口中的“江里钓”有这麽神奇。
“我还未说完呢!”说书人又一拍桌子,面上却不见不耐,反而认真说道,“这汤底只是其次,重要的是那吃法!”
“将那切得薄薄的鱼肉往滚烫的汤底里这麽一烫……”说书人一边说,手上一边演示,“再捞出来放进自己的碗里用酱料这麽一裹,最后徐徐放入口中……嗯~肉质鲜美、肉香四溢、鹹甜适中、回味无穷~”
“在下不才,整个年节就是靠这‘江里钓’度过的。”
“还不止于此呢!听说马上就到夏日,江里钓的新店‘红泥烧’也要开张了,听闻是用上好的木炭熏烤特制的肉串,大火一炙,油光四溅……”
说书人一顿天花乱坠地吹捧,直说得周围人口中生津却又心存疑虑,那“江里钓”真这麽好吃?
而同样的场景在岐州城里的好几个地方轮番上演。
等围观的人群终于散去,那些说书人不约而同地到一条巷子里拿走了自己的“辛苦费”。
“谢谢公子!若有需要,再来找我们!”
钱给得多,事情又不多,他们恨不得再帮对方宣传几天。
阿冬闻言摆摆手,等人走完了,强装起来的淡定这才卸了下去。
公子也真是的,自己跟许公子神神秘秘地跑出去了,让他来给人结工钱。
也不知公子去做什麽了……
第69章
被阿冬念叨的苏徐行突然打了个喷嚏,身旁的东于谨见状嫌弃地往旁边躲了躲,只有许琢低声关心道:“徐行这风寒还未好吗?”
“事情何时都能办,早知便不急于这一时了。”
苏徐行闻言摆摆手:“无碍。”
年节那天在屋顶喝了酒,赵峋走后他又独自坐着吹了一夜冷风,第二天苏徐行就病倒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场普通风寒他硬是拖拖拉拉半个多月才算好全,整个人也因此消瘦不少,所以才会一个喷嚏就让许琢担忧起来。
见他坚持,许琢也不再多劝,叮嘱两句后三人又继续往岐州城东面而去。
“这里有什麽好玩的吗?”东于谨天性好奇,一路上都在观察四周,见走来走去都一直在一些大宅子附近打转,不由得开口问道,“为何我们一直在这儿?”
这段时间东于谨尽往许琢身边凑,致力于给他找麻烦让他解决,现在听到她的问话,下意识就张口应答:“此为东街,尽是大族居住,我们来这儿是办事的。”
顿了下,又接了句:“不是来玩的。”
东于谨点点头,算是明白了:“行吧。”
“那等会儿咱们去哪玩?我要吃好吃的!”
许琢:“……”
正当他犹豫该如何作答之时,只听身后传来一声极为讥讽的轻笑:“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兄——长——啊”
“兄长”两个字被对方拉长了音,明明是敬语却听起来十分阴阳怪气。
三人闻声转过头去,只见一辆马车旁站着一个华服男子及两个小厮,旁边还站有一个窄袖长裙的姑娘并一个小丫鬟。这男子长相与许琢有几分相似,同样俊俏,只是一双眼邪气非常,旁边的姑娘倒是面貌秀丽,因男子这句话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笑意。
“哥哥……”沖几人点了点头,那姑娘忙拉了拉男子的袖子,示意他快些离开。却不想男子将她手一拂,又往许琢这边走近了些。
从那句讥笑响起时许琢的面色就沉了下去,现在转头见对方还往自己跟前凑,他向来和煦斯文的脸上顿时青筋暴起,垂在身侧的双手也紧紧握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