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那时候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乡下姑娘家里穷,弟弟妹妹还多,饭都吃不饱。
就算是老人再努力,也不够。那时候,他爹妈还在西北农村受苦呢。
那个年代,离婚简直就是叫人跌破眼镜的事。可两个人还是离了。
因为那姑娘曾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后来媳妇死了,就想与她在一起。
那已经是他们结婚十年后了。姑娘起初不愿意的。可老人放了手,还是离了。理由是姑娘不能生育。
其实,根本就是他不想拖累人家了。
那个时候,国家改革开放,多少人都开始试图做生意。
不再吃食堂。
那姑娘的青梅竹马也开始做生意,做的还不错。手里也有钱。
就这样,他的家也散了。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赚了钱,就开始资助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
最开始,是他们老家的孩子,明明学习还好,可家里就是没有钱。
他那时候赚的少,也不能给多大帮助,但是还是尽力。
随着时间推移,他工资开始多了。
渐渐的就能帮助更多人了。
等到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家开始重视起当年的老兵。普遍提高了他们的待遇。
老人的收入就多了起来。
他也更加多的帮助别人。
工作之余,他还做些零工什么的。
要是这钱自己花,他是可以过的很滋润的,可他习惯了清贫度日。
每个月的工资,补助,基本都捂不热,就大部分全送出去了。
很多人感谢他。
但是,也有人,读完了大学,结婚,生孩子,然后……就消失了。
可那样也没什么,老人也不过是感慨一声就过去了。
但是最后这一对姐弟,叫他伤透了心。
刘家姐弟,出生西北,最穷困缺水的地方。
最开始,老人是通过一个晚辈的指点告诉他怎么一对一的帮扶。
可毕竟是老了,那些太复杂,渐渐就发展成直接给那家寄钱。
他觉得农村里,女娃娃更可怜,很多都不能好好读书就被家里赶着辍学打工了。
所以,他最开始帮助刘丽的时候,十分的用心。
还要追问她的学习成绩什么的。
刘丽的初中高中,基本都是老人盯着读完的。
大学的时候,她没能考入心仪的好大学,但是还是考上了一所。
大学时候,她的弟弟也开始读高中了。
她家庭确实是不大好,所以老人又开始帮她弟弟。
因为后面的资助是没有官方渠道的,只有每个月一笔的汇款,所以这刘家渐渐被养大了心。
每个月,定点要钱。
刘丽嘴甜会哄,一口一个石大爷,一口一个以后养他的话。
毕竟是老了,自己没有子孙,也是喜欢孩子的。
他想自己毕竟还有国家养着。要是病了什么的,也不用自己花多少钱。所以除了吃饭钱,全都给那刘家寄过去了。
可毕竟他也有实在不能支持的一天。
退休之后,就只有退休金和一些补助。他一开始还能收废品,渐渐的身体不允许了。
收入就少了。
自己常常要吃药,少不了有些不能报销的,就自己花钱。
于是,渐渐给刘家的钱就比以前少了。
有一次,他实在是有点累了,就对刘丽说,人家大学生都能打工了。你也可以打工。这样轻松些。
没想到,就这一句话,就把这些年被惯坏了的刘丽惹火了。
她又哭又闹,说老人只是不想管了,给她希望又叫她绝望什么的。
老人听了半天,叹口气,只能再给她打过去两千块。
刘丽毕业后,她弟弟也读大学了。
他们家好像已经是彻底习惯了,哪怕日子早就没有那么难了,还是习惯性的管老人要钱。
家里已经盖了新房子。
刘丽妈妈都已经买上了金项链金戒指。
哪怕刘丽弟弟读书一个季度用不了那么多钱,可一个月五千块,还是要雷打不动的要的。
而最初老人资助刘丽的时候,是一个月二百块。
这些年里,不知道涨了多少倍。
水镜中,是刘家的商议怎么多要钱。
他们一口一个那死老头。
甚至,刘丽这个完全是老人供养出来的大学生,现在正在考公务员的女孩子,竟然说得出‘老头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不趁早多榨一点出来?’这种话。
他们没有一个人,感激过石大爷。
他们只是吸血的水蛭,贪婪又丑恶,恶心又可悲。
又过了不知几个月,刘丽回家的时候,一脸晦气的跟家里人说那老头死了,居然死这么早。
刘丽弟弟捧着新买的手机正在打游戏,这手机,正是他用上一次老头寄来的钱买的。
还有脚上那双鞋也是。
老人看着看着,满脸都是血泪。
三娘叹气:“他们太过贪婪,你又太过善良,有这个结果,是必然。不过,不必灰心。”
她一挥手,水镜中又是另一番景象。
是殡仪馆。
四个人给他鞠躬。正好两个男人,两个女人。
最大的那个女人,看起来有三十多四十岁了。
最小的那个女人,也应该是已婚有孩子的。
两个男人里,有一个带着眼镜,看起来精英十足。
第299章 骗来的总要还的
另一个差一点,应该是日子过的也一般。
老人激动起来:“这……这几个,这个是我最开始资助的那姑娘,那会她学习好的很,可她妈妈不许她念书了。”老人指着那个岁数大的女人。
画面中,他们四个看着老人火化。全程送老人埋葬。
最后,坐在一起,说起了过去。
最大的那个讲述自己的故事,就是农村女孩翻身的故事。
“后来,我去找石大爷,他搬家了,我过了好些年才找到。只是很可惜我不在帝都,没能经常去看望。”
最小的那个女人哭道:“我……我更是,我毕业后结婚了。身体不好,又生孩子。虽然常打电话,但是我也没能帮上石大爷什么。忽然知道他去世了,我总觉得过几年我就能好好看他了,可晚了。”
那个精英男叹气:“是啊,太忙了,我虽然每年给石大爷寄钱,可太忙,总是没时间看望。”
最落拓那男人什么都没说。
老人自己却笑道:“那是虎子。当初差点被他后爹打死。他过的不大好,穷,大学也没念上,考不上。我也没资助他几年,可他每年都坐长途车看我。来了就干活。陪我吃饭,他没啥钱。每次来,里里外外给我收拾干净。留上几百块。我知道他过的紧巴巴的。”
三娘挥手,将水镜打散:“所以,还难受吗?这世间的人,并不是每个都有良心的。但是,总有人,是有良心的。”
老人深吸一口气:“明白啦。明白啦。有的孩子啊,长歪了。但是没事,我能帮一个都是好的。”
三娘站起身,拿出照虚灯:“既然明白了,就该去你该去的地方了。”
老人擦眼睛:“哎,哎,好。”
开了冥府路,三娘引着这善良的魂魄入地府。
老人惊讶的看着四周。
“我以为这阴曹地府就血淋淋黑漆漆的吓人呢,原来不是啊,这么些花儿啊,真好看哎。”
“摘一朵吧。”三娘道。
老人就低头摘了一朵。拿在手里:“还真是好看。”
“是啊,善良的心,总是好看的。”三娘笑起来。
她又化作一身华美天衣。在这混沌的冥府中,如璀璨日光。
苦海依旧,小舟也依旧。
或许鬼魂也依旧,走过无数个来回了。
三娘看着那小舟远去,如每一次那么看着。
她从不觉得这里的风景吓人,也不觉得这苦海凄凉。
是终点,也是起点。是结束,也是开始。
-----
有时候,骗来的,偷来的,总是要还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