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冲陪客,他也看得出,三娘对财神还是很客气的。
想必是以前有交集。
三娘进了厨房,就从大水缸里捞了三条大鲢鱼。
做个一鱼两吃。
鱼头就做剁椒鱼头,鱼身子就做红烧鲢鱼豆腐。
胡大娘也进来预备了,不多时就该有顾客上门了,今日虽然过节,但是中午还是会有人的。
清理好的鲢鱼将头带一截身子剁下来。
从中间切开,可以不切断。
用姜片,大料,花椒,白醋,干辣椒,香叶,食盐,白糖,加上清水腌制起来。
剁椒是之前做好的,青红都有。
现在先做鱼身子。
将鲢鱼身子剁成块儿,下锅先小火烧油炸一下。
然后将多余的油舀出来,剩下一点,爆炒姜片大葱,炒出香味后,加入一点酱油,再加一勺三娘特制的辣椒酱,这个不算很辣,但是颜色好看。黄酒多加一点。
再加入食盐和水。然后把鱼肉和豆腐一起放进去。
小火慢慢炖着。
三娘又抽空做了几个素菜,又做了小炒肉之类的。
昨晚醒的面揉了,做了几个芝麻烧饼。
此时炖的鱼就差不多了,火越来越小,三娘叫外头预备好小炉子,就用小铁锅,将那炖好的鱼块和豆腐盛出来一小锅,大锅里还有。
一会就下面烧着木炭这么吃,冬天也不容易冷了。
鱼头也可以了,大盘子里铺上葱段和姜片,然后把鱼头放进去,上头铺上一层青红剁椒。
大锅水开了之后,把鱼头放进去蒸个十分钟。
等时间到了拿出来之后,撒上一些葱花,再把方才炸鱼块儿的油滚开,淋在鱼头上,这剁椒鱼头就好了。
长生来端出去,赵公明闻着就笑:“也不枉我跑来吃这一顿,果然好味道啊!”
三娘笑了笑,将那芝麻饼拿出来。
赵公明就笑:“哎,就爱这个。你说天上不许见烟火气,就光吃果子怎么过啊。”
不愧是从下面飞升的神仙,难怪了。
隔个几百年就想下来走走。所以他们五路财神时不时就要投胎体验一下的。
姚重刚才回去了,三娘就叫黄猫去叫他过来。
黄猫反正喵喵喵,用尾巴抽着孩子过来了。
三娘给拿了半个芝麻饼,又夹了小炒肉什么的,夹了一块鱼头上的肉,没刺儿。
叫小孩子抱着板凳吃。
姚重一边被辣的眼睛红红的,一边小嘴吧唧吧唧不停吃。
可见好喜欢的样子。
赵公明吃饱了,起身笑着掏出了一小包带皮的莲子:“来一回,也没什么好的给你。这是上回我去老君那听法会,从他那池子里摘的。你拿去种吧,当个花看就是了。”
三娘就接了过来:“好,你有空就再来。”
赵公明又抱拳:“好,那我可走了。”
说着就心情极好的走了出去。
三娘走到了角落里太平缸处,就随手将那莲子丢进去一颗。
按理说这样种肯定是个死,但是也看谁种下去的。
这东西灵气十足,要说有什么用嘛,给凡人吃了,也是个好东西。
但是三娘拿着的话,就当个小玩意儿了。
姚重也吃饱了,还把碗乖乖送去厨房里,小嘴辣的红红的,正捧着胡大娘给的温水喝。
虽说这孩子长得不好看吧,却委实很乖,也受三娘喜欢。
没少混吃混喝的。
晚上的时候,就要预备过节了,吃吃喝喝准备的都不少,给灶君供上了。
三娘是不必行礼之类的。
胡大娘他们上了香,点了蜡烛,随大流放了几个麻雷。
这一年,不少人家经历了家破人亡,大元更是国破家亡,可节日还是要过的。
外头万家灯火,还是暖人心的。
三娘和薛冲坐在屋顶上,看着城中各处张灯结彩的,这只是小年,甚至只是北方人过来的小年。
已经是热闹了。
不远处的临仙湖上,画舫穿梭,听着歌女们唱着曲子,吴侬软语,十分婉转动人。
薛冲看向远处的北方,那里什么都看不见,是一片黑。
三娘却抬头看着星辰。
其实人间的皇朝更迭不过是寻常。换一个朝代,人还是一样的。
人性贪婪,狡诈,自私,懒惰。
可人性也坚韧,顽强,无私,博爱。
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样的。有的人为心中正义,百死不悔。为维护他人宁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也有人,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无辜的人。不惜用别人的命来换。
更有人,损人不利己,就只为诋毁伤害旁人,什么都做出来了。
时光更迭,人永远是人。
好人也会有做坏事的时候,坏人也许也会忽然做了好事。
有时候单纯说好人坏人都是不准确的。
说到底,人只是人。
“娘子想什么呢?”薛冲低头看着怀中人问。
“我在想,小将军以后做了小神仙,被那些仙子们勾搭的时候,会是什么样。”三娘道。
“……你想的真远。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喜欢别的女子。要是我变心了,你就把我吞掉好了。”薛冲道。
“唔,那肯定是要吞掉的。就先把心吞掉。然后还不许小将军死掉,要叫小将军看着我一口一口吞了你的心。”三娘坏笑。
薛冲拉住她在自己胸口戳的手指:“别吓唬我了,你是神女,又不是魔女。放心,我不会。有三娘这样的女子,我又不是瞎了,怎么会喜欢旁人?再好也不会喜欢的。”
三娘就笑起来。
伸手随便洒出一把花瓣。
看起来像是樱花的花瓣。
却不知是哪里的。
洒在他们两个人身上。
有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薛冲就拿起一片,按在三娘的眉心上。她比娇花美万倍。
第211章 年
过完了小年,又下了一场雨。
天气真是阴寒湿冷,别提多难受了。
眼瞅着就过年了,这种天气可真是叫人觉得不舒服啊。
听说左家老爷的病更严重了, 请了和尚道士都没用。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找什么高门大户的婚事。
反正女儿还小,再过两三年也不算太迟。
刘氏抓着机会,给女儿找了个合适的人家,不算太有钱,但是家风正。
家里婆母也是刘氏闺中时候的好友,是个脾气极好的人。
反正以后还有左家照顾,不会不好过的。
刘氏找好了人家之后,就买通了一个道士,特地的跟左老爷说,这家人要是与左家小姐成婚,就能旺左家,左老爷的身子就好了。
左老爷虽然半信半疑,可架不住自己每天都见鬼,也实在是吓得要死了。
最后想了想,还是点了头。
说正月里就定亲。
好像答应了之后,他状况就好些了。
虽然还是病,但是好歹没那么严重,夜里能好好睡了。
这可叫他来了精神,更注意起来这门婚事,势必要办的圆满。
给自己女儿预备的嫁妆都精挑细选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左老爷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不管嫁给谁,都是心头肉。
自然是要好好安排的。
这一日,青山楼的大厨刘师傅来了无味馆。
青山楼可是临京有名的大酒楼了。
开了得有个大几十年,已经从父亲一倍传给了儿子了。
不过最近也不知怎么了,青山楼的买卖是一日不如一日。以前天天客满,如今竟能有一天都没有一桌的时候。
简直不可思议。
这一来,十来个厨子也闲着,分成两拨上工了。
这不,刘大厨就有功夫出来了。
他家住着离这里不算远,听家里人说,这无味馆是个小馆子,饭菜却做的极其地道。
厨子嘛,离开酒楼后,谁乐意还做饭啊?
所以就出来吃点。
带着家里娘子和孩子一并来了无味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