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手里牵着一儿一女,嘴里还说实在是生活困顿才过来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韩若华抿唇。
清大奶奶等她发话呢,要她说那种外室女子,如此不安分,直接把孩子接进来。反正都是私生子,不过是多给几口饭吃,让那妇人滚蛋就好了。
韩若华却是个最重名声的,也最不愿意担任何责任的:“此事也由不得我如何办?她都闹到家里来了,不如请老爷太太如何处置。”
清大奶奶还私下问了一句:“你有没有对策?”
在韩若华看来,她希望外室和一对儿女都不进门才好,但是她不能这么说,这个坏人也不能由她来做。
“我一切都听长辈们的话。”
清大奶奶心想别到时候真的让孩子女人都进了门,沈家的确有不成文的规定,即便是生孩子的妾侍,都必须是清白之身。
可凡事都有例外,她对韩若华道:“那你我一起去跟太太说吧。”
这事儿卢扇儿听了也头痛,第一反应当然是不想管,只是她问道:“三郎在哪儿?”
“这些日子父亲让三郎去跟足空先生身边,根本不在家里。”清大奶奶饶是如此,也觉得沈三老爷对三郎相当偏爱了,三郎除了一张漂亮面孔,其余都憨憨傻傻的,偏偏傻人有傻福。三老爷让儿子去跟足空先生做关门弟子,足空先生是大儒,坐而论道之人,每逢到一地许多人追捧。
将来就是没有功名,但凭着足空先生关门弟子的大名也能让沈临云一辈子受用不尽。
偏偏这人自己立不起来,清大奶奶也没办法,她是长嫂,样样事情都要办好。
卢扇儿骂了一句:“真是狗肉上不了正席。”
听卢扇儿骂沈三郎,韩若华还有点生气,你一个寒门小户出身,嫁给大你几十岁男人的女的,也敢骂三郎?当即韩若华就闭口不谈。清大奶奶心想你作为太太,应该想的是怎么处理问题,三郎有问题也不是你能骂的?你自己原本也是嫁给三郎,自荐枕席的。
“等会儿我就请老爷回来。”卢扇儿也只能这么说了。
沈三老爷没想到下了衙回来,还听到了这件事情,简直是人都气了个倒仰,“都是这孽子所做的好事。”
卢扇儿赶紧上前安慰:“老爷,您别生气了,如今三郎不在家中,还都等着您拿主意呢。”
其实她也知道沈三老爷根本不会真的如何?这女子孩子都生了,那些孩子难道能不要了吗?果然沈三老爷道:“那个女子把她捆了发回本籍,她生的那一双儿女,就先养在庄子上吧,就不必告诉三郎了,尽快平息此事。”
“是。”卢扇儿道。
但她又道:“那这两人要不要上族谱?”
沈三老爷摆手:“不必了,但一应份例还是要送到庄子上去。”
沈三老爷从很早就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沈家如今他还在,就必须立好规矩,否则今日外室找上门,明日烟花女子,歌姬就都能上门了。沈家还是沈家吗?
子孙恐怕会彻底沉沦。
就像大房的临风侄儿,刚封了侍讲学士,人家就洁身自好,莫说是妾了,就连个母蚊子也没有,修身方才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128章
', ' ')('大家都以为沈三老爷如此,也是有杀鸡儆猴之意,不要以为你能够借着孩子上位。即便你生了孩子,来路不明,肆意妄为,沈家也不会承认你的。
这件事情最高兴的人就属三房的儿媳妇们了,她们也担心丈夫冷不丁的弄出个外室来登堂入室,那些女子为了名分脸皮可是厚的很。同时,也有人看韩若华的笑话,平日韩若华的人缘非常好,清大奶奶比不上,还反而暗中说她不及韩若华的,现在韩若华这一房的外室闹上脸来,颜面尽失,清大奶奶也算是扬眉吐气一回了。
窈娘对此事不予置评,她很难想象沈临风若是有外室了,自己怎么办?她不是担心,而是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可能从此就没有了。
她是如此的相信沈临风啊……
想着想着,她晚上还做了个梦,梦到也有一个女子跪在她跟前,吵着要进门,她一下醒了,看见旁边熟睡的沈临风,直接打了他一拳。
沈临风一下就醒了,还惊讶道:“怎么了?”
“你的外室也找上门来了?哼。”窈娘没好气的道。
沈临风下意识道:“我也有外室?我何时有外室了?不是,我就没外室。”他每日辛辛苦苦办差,回来时常常腰酸背痛,还要陪窈娘还有孩子们,更兼还得赚钱,身兼数职,人都忙的跟陀螺差不多了,他还去哪儿找?
他又道:“该不会是有人陷害我吧?我根本没外室,别说这辈子,就是下辈子也不会找。”
窈娘见他这般,又挠挠后脑勺:“在梦里看到的。”
沈临风摊手无语:“你呀,做梦也能冤枉我,如今我才是家中地位最低的。”
窈娘噗嗤一笑,但她又悠悠的道:“还不是被你们男人逼的,说起来男人变心也太快了,我爹也就是现在年纪大了,折腾不了了。你呢,正年轻呢,身边诱惑又多,我虽然很相信你,可又怕你也给我来那么一下。”
“不会的。”
“什么不会的?”
“我是说我不会找外室的?”
“为什么呢?人生还这么长,你为何能够如此断定?”
“因为如果没有你,我也没那个勇气在尘世里。”
……
昨日半夜的时候,早上起来,窈娘还觉得好笑,她居然会做梦之后冤枉沈临风,沈临风这里当然也有不少人想送妾送美女过来,都不用窈娘出面,沈临风就直接打发了。
此人还会被颜家关照一二,毕竟人家还是颜家的女婿,你给人家女儿送对头过去做什么?还打着伺候的名义,谁让你伺候了?
很快到了窈娘的生辰,她还真的只摆了几桌,请了家人朋友过来,好些人索性就没请。解氏和李氏婆媳一道过来,甄氏还是和往常一样并没有过来。
虽说颜应祁是兼祧两房,可话说回来,所谓的兼祧还是共用一个丈夫,和真正的妯娌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更何况徐尚书今年退了,徐思嘉在兵部任主事,甄氏自觉女婿的官位赶不上沈临风,也不愿意看沈家的热闹。
解氏私下道:“那边那位还怪你爹不肯扶持景文,又怪莘婉成婚后从不劝景文读书,莘婉说她劝过,甄氏也不信了,我见她现在似乎很急躁,和年轻的时候完全不同了。不过,也不是她,便是我也常常心烦意乱,你弟弟前儿不听话还被我打了一下。”
“我听人说女子到了四十多岁,很容易得这样的病,熬过去了就没事儿了。现下家里反正有嫂子管家,您寻常无事就来我这里清静一些,女儿陪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