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还对窈娘道:“别在屏风后乱动啊,小心被人发现了。”
“知道了,祖父。可是等会儿弹琴,我还要弹的啊……”窈娘辩解着。
颜迈摆手:“你这丫头日日叽叽喳喳,我的耳朵都快被你吵的听不见了。”
解氏小声道:“你看你把你祖父弄的……”
你是一个大人了,你用你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大人们就不会小觑你,一旦她们认为你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就不自觉把你看成平等的人。
母女二人正窃窃私语时,听到外面有人说沈巡抚过来了,窈娘打起精神,往屏风外看去,不料走进来的人分明就是沈临风。
他今日一袭宝蓝色销金云纹团花直裰,显得分外精神,只是来的人只有沈巡抚和他,后面居然没有再跟着人了。
颜迈不认识沈临风,还道:“这位就是沈家三公子吗?”
沈巡抚却摆手道:“我家那个老三实在是不成器,今早上留下书信跑了,正好我侄儿临风来探望,他是我兄长左都御史的儿子,去岁和令孙一起中进士,原本已经是庶吉士,但他又想考制科,我想我这位侄儿比我那个儿子好百倍。”
“哦,这个名字老夫听着倒是有些熟悉。”颜迈也是个老狐狸,装着似乎不认识沈临风的样子,实际上颜应祁之前和他通过信,有意把窈娘许配给沈家,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来信说沈临风不好,他又不想把女儿许配给此子了。
可面前这少年,容貌整丽,风姿特秀,面如冠玉,眼如点漆,竟似神仙中人。
沈巡抚倒也坦诚:“似是与您家之前有些渊源。”
就在沈巡抚以为颜迈会不许的时候,却见颜迈捏须道:“说起来也是缘分,沈公子看起来仪表堂堂,既然沈抚台这般,我老头子也就不客气了,少年人,第一场考策论,你可以吧?”
却见沈临风笑道:“制台大人说笑了,晚生刚写完五十篇策论,早已不在话下。”
“好,那就请吧,沈抚台,我们一旁说话。”颜迈倒是神态轻松。
隔着屏风的窈娘却是一愕,她没想到沈临风会赴约,又看向解氏以眼神相询。
解氏却怔了一下,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
颜家因为大姑娘逃婚,想把三女许配给沈临风,结果,如今沈家上门求亲,三郎跑了,让大公子顶上。
第48章
坐在屏风后面的窈娘还是不明白沈临风为何要来?
再看堂上的沈临风拿起策论题目略看了一遍,挥洒笔墨,心无旁骛。堂上站着伺候的仆婢们,还若有似无的悄悄瞄他。
是不是容貌好的人,都很容易引起关注?那既然如此,为何自己每次出去还要逼着戴帷帽呢?男女在这世道的活法真不一样。
解氏却见女儿时不时看沈临风一眼,她也是打那个时候过来的,男子和女子若是相爱,一开始都是对对方好奇,沈临风听闻因为大丫头的事情一直躲到河南来了,现在也愿意过来,心中也有数了。
沈临风拿到的题目是“浮费弥广”,这道题他很熟悉,这是北宋嘉祐六年的策问题。居然考的是这个,在他科考之前也是写了不少历年的策论。
略加思索,他就下笔了。
', ' ')('别看颜迈在一边吃茶,但也在留心沈临风,他原本以为真的是十五岁的少年郎来,没想到来的是十九岁的沈临风,不愧是中过二甲的人,就是不一样。他心目中已经有了几分满意,再见沈巡抚这镇定自若的模样,一看就是胸有成竹。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沈临风就已经交卷,审题官当然是颜迈和解知府,这两人也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水平都很不错,再见沈临风的破题,豁然开朗。
科举八股作的大部分是前人都嚼烂的东西,但是怎么戴着镣铐还能跳舞,这就是本事了。
策论这一关,沈临风很顺利就过了。
颜迈还对沈临风道:“少年人,文章是做的花团锦簇,但是日后真的安邦定国可不是纸上谈兵。”
沈临风忍气功夫一流,立马谦卑道:“制台教训的是,小子年轻,日后还要请制台和府台大人多多指教。”
一般年轻人都很容易年轻气盛,颜迈也有孙儿,景昭就是如此。窈娘也想道,自己哥哥却不能如此,若是听人这般训斥,即便是长辈,他也是不服气的,乡试考第二甚至想责问主考官的人。
解氏见沈临风如此,也是暗自点头。
第二关考的是射箭,沈临风在百步之外拉弓,这是七力半的弓,他瞬间拉开,之后射向靶心,丝毫不费功夫。
沈巡抚笑着对颜迈道:“制台大人,这第三关不知道是什么曲目?我这侄儿通晓音律,琵琶弹的很好。”
颜迈看了沈临风一眼:“小伙子不错啊,样样都来得,但这次不是我出曲目,你们听……”
一曲清亮婉转的琴声传来,沈临风心道,这是弹的箜篌。
“这是《阳春白雪》,是晋国的师旷和齐国刘涓子所作的古曲。这几乎人尽皆知,曲高和寡。”沈临风大概知晓这位颜三姑娘是什么意思了,这是在说她自己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娶到的,这小姑娘心性还颇高。
在一旁的沈巡抚和颜迈也都好整以暇在倾听,忽然听的琴声戛然而止,沈临风迅速拨弄起琴弦来,颜迈原本闭目,如今却睁开眼睛看着沈临风,小伙子花样不少啊。
但太俊的夫君未必是好事,容易招惹桃花。可想想自家孙女的容貌才情,倒也是一双璧人。
窈娘在里屋听到沈临风弹奏,琴声之流畅,令人心驰神往,忍不住笑着别过头。
宋妈妈在旁看着,又上来恭喜解氏:“夫人,恭喜您喜得佳婿。”
……
不时,又听沈巡抚对颜迈道:“制台大了,我这就写信给我京中的哥哥嫂嫂,若是他们知晓我这侄儿娶的是您家的女儿,恐怕是乐的合不拢嘴啊。”
窈娘道:“这位沈抚台很会来事儿嘛!”
“他和你爹爹年纪差不多,也已经是一省巡抚了,还是能吏,这就已经是很不简单了。”解氏道。
前面颜迈和解知府对沈巡抚的说法也甚是满意,又对沈家叔侄道:“我的意思已经很明了了,我这孙女和她母亲打算下个月去看了洛阳牡丹之后,再回京中,我会让她们带着我的信回去。”
沈巡抚抚掌而笑,“这不是巧了吗?我那嫂嫂最爱洛阳牡丹,临风又一关孝顺,也是准备下个月去洛阳挑几盆名贵些的牡丹回去。正好,现在都是一家人了,就让临风护送颜夫人和颜姑娘一道去,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颜迈看了沈临风一眼:“公定,就麻烦你了。”
沈临风也没想到这么巧,真是无巧不成书,他往里屋看了一眼,认真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