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就是驱赶山道附近的野兽,成语“敲山震虎”,就是这个由来。
第二个,就是防止两边有人同时过山道碰头,山道大多狭窄冗长,一次只能过一人,一边走一边敲山,就是提醒对面的过路人,山道上已经有人了。
我拿着木棒,还没砸到山壁上,就听到对面传来了一阵敲山声。
我有些懊恼,怎么这么巧?
但也只能让他先过,毕竟规矩如此,谁先敲的谁先过。
那人慢悠悠的,十分钟的山路他走了得有三十分钟,身影才出现在山路拐角处。
一看到那人的身影,我和爸妈都是惊叫出声。
那个人走路的姿势,东倒西歪的,像是喝醉酒的人。
“这是谁家的彪子?喝高了走山路?不要命了?”爸惊呼道。
我们也不敢喊那个人,怕我们一喊,他就真的掉下山崖了。
不过好在那个人最后还是有惊无险的过了山道。
等他走到我们面前,我们才看清楚他的模样,黄衣服黄裤子,茶壶盖发型。
他走到了平地上,依旧是四肢僵硬,东倒西歪的走路姿势,手里的木棍一摇一摆,滑稽的不行。
我们全当他是醉酒失态,爸还叮嘱了他一句,不过他也没搭理我们。
我们重新背起包裹,正想敲山开路,可山那边又是传来了一阵敲山声。
“奶奶的,咋这么不碰巧呢。”我骂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