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印爷没有要紧的事,何不到寒舍暂度一宵?那些纸厂的人不好说话,说不定将你当贼办呢。”
他一怔,止步转身问:“他们不欢迎外地人?”
“他们连本地人也概不欢迎。”
“哦!打扰尊府,方便么?”
“算不了什么打扰。寒舍在前面半里地,木屋三椽,聊可栖止,如不嫌弃,欢迎光临。”
他大喜,急步折回,行礼称谢道:“恭敬不如从命。小可感激不尽,打扰尊府了。”
“不必客气,请随我来。”
他跟在后面,笑问:“恕在下唐突,可否请问姑娘尊姓?”
“小女子姓宗,小名……”
“哦!姓宗,姑娘祖藉是京兆么?”
“那是七代以前的事了。”
“我猜,府上定是书香世家,淡泊名利疏狂山野隐世在此。”
“怎见得?”宗姑娘扭头笑问。
“姑娘谈吐脱俗,说的是官话。”他笑答。
“我家三代无功名,君家如何?”
“好教姑娘见笑,小可印家世代白丁,我这一代,更是每况愈下,浪迹江湖,有辱门风。”
“哦!什么是江湖?”
“这……不好解释,总之,我是个四海为家的浪人。”他讪讪地说。
“我不信。”宗姑娘语气肯定地说。
“是真的。”
“看印爷神姿英发,器宇不凡,谈吐不俗,人才一表,说你是浪人,谁敢置信?”
“姑娘走眼了,小可正是不折不扣的四海浪人。”
姑娘默然赶路,走得甚慢。
右粯为免对方受惊,不得不设法交谈,以冲淡对方的惧意。同时,他也感到大惑不解,这位宗姑娘丽质天生,正届最危险的年龄,为何胆大得半夜三更仍敢在山林中行走?问道:“姑娘半夜返家,到下面有事么?”
“我有位姑姑住在山下的塘田铺,距此约有十里地,一时贪玩,只好赶夜路了。”
“老天!你不能在姑姑处住宿一宵?”
“那怎么可以?爷爷的早膳没有人料理哪!”
“唉!你真是,半夜三更赶十几里路,那多危险?”
“危险?这条路我走惯了……”
“譬如说:万一碰上野兽……”
“这一带最大的是野猪,不惹它它是不会伤人的。”
“如果碰上坏人……”
“我们这里很少人来,附近的村镇都在一二十里外,见面都认识,民风淳朴,鱼米之乡家家温饱,哪有什么坏人?”
“你说过五六里外有制纸坊,那里的人不欢迎……”“他们的工人从不敢离开纸坊,夜间更不敢外出。”
“这……总之,你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夜间确是不宜留在外面的,下次务必谨慎,万一有了差错,后悔便来不及了。”
“谢谢你的忠告。不过,我相信你不是坏人。”
他叹口气,苦笑道:“姑娘,你又错了,人的好坏,不是外表所能看得出来的,面呈忠厚,心怀奸诈的人多的是。”
“你是这种人么?”
“我虽不是这种人,但也不算是好人。如果是好人,也不会做江湖浪人了。”
姑娘回头瞥了他一眼,不再多说。不久,她说:“到了,这就是蜗居。”
那是一座倚山而建的木屋,粗糙的巨木为架,垒木为墙,离地约三尺,木板铺地,杉皮为瓦,竹管导山泉,四周古木参天,不像是屋,倒像是林木中的一个窝。两侧利用树干搭了花架,种了不少花草。在大树上挖孔,种了异香扑鼻的各种名兰。桃花山的兰,在岳州颇有名气。
好一座古朴可爱的木屋,他想:“主人真好福气,不沾人间烟火味,真美。”
屋前有扶梯,姑娘将灯笼递到他手中,说:“房子很坚实,但愿印爷住得惯。”
他举灯笼四处打量,笑道:“任何地方,小可都能祝”姑娘拾级而上,笑道:“印爷迷路,想必饿了,我先替你张罗些食物。”
“谢谢,方便么?”
“后院有青菜,有现成的野味。”
“麻烦姑娘了,谢谢,小可已一昼夜未进粒米了。”他开心地说。
门没关,姑娘一推便开。他举灯笼跟入。姑娘点亮了壁台上的菜油灯,笑道:“请坐,我先给你沏杯茶。”
他客气地说:“不,小可必须见过尊府的尊长,礼不可缺。”
姑娘颔首淡淡一笑,说:“只有我爷爷在家,恐怕已睡了。请坐,我进里面看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