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徐徐诱之 > 小说全文阅读-促盈门(102)

小说全文阅读-促盈门(102)(2 / 2)

作者有话说:

第117章

顾亦徐独自在院子里荡秋千。

漫漫长日无事可做,不知拿什么打发时间,趁太阳出来天气暖和,到外头晒会儿太阳。

冬日紫外线厉害,顾亦徐戴顶草编渔夫帽防晒,外头罩件白色羽绒服,暖和又舒适。

她坐到秋千上,阖眼小憩,一条腿搭在木板,另一只脚点地。

秋千架晃晃悠悠,日轮一点点偏移,黄盾柱木遮掩光线,树枝疏影横斜,疏落枝叶的影子印在身上。

旁人只当她有那闲情雅致,在这安逸地偷得浮生半日闲。

可顾亦徐无比希望这个寒假快点过去。

她第一次感到假期如此漫长。

漫长到十分难挨,想要早点过完年开学,人一旦忙碌起来,便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顾亦徐现在对所有事情提不起兴致,每天按部就班的起床,吃饭,看书,瞎玩手机,散步,洗澡,打游戏,睡觉

在家这两周,她把日子过得有条不紊,作息规律健康。

唯独没有精气神。

那晚,程奕问她。

离开后会不会想他。

自己一个人能不能适应。

到现在为止,顾亦徐的答案依然没有改变

想,当然想。

也能适应。

真心实意爱过的人,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顾亦徐不与自己的心意抗衡,想得实在难受,便痛痛快快哭上一场,发泄出来后,人也就清醒了,换回接下几个小时的宁静,可以继续干自己的事。

顾亦徐最近常想,其实他说得很对

没有谁注定离不开谁。

她可以伤心欲绝,但生活还在继续,迟早要放下。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曲终人散,各奔东西,都是人生常事。

顾亦徐渐渐心如止水,应柠倒成了放不下心的那个,隔三岔五来看她,约她出门玩,可顾亦徐不想动。

她现在神智无比清醒,不需要别人开解。

应柠小心翼翼的姿态,和平时的大大咧咧完全不同,反而让顾亦徐感到生硬、别扭,她看到应柠,便又重温一遍那天自己哭得昏天黑地的惨状。

顾亦徐一想起来,头隐隐作疼。

应柠故意和家里人玩失踪,猫在酒店半个多月,应家起初没动静,后面迟迟见不到人,才开始慌了。

应暄沉不住气,最近到处在问应柠的行踪,可她这段时间,除了顾亦徐没见过旁人,能打听出个鬼来。

再过一星期就是春节了。顾亦徐好奇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家?该不会要留在酒店过年。

还早着呢,我等等看嘛。

应柠乐不可支,反正闹得动静越大,丢的是他的脸。

现在圈子里几乎都知道,应暄把他妹惹急了,应柠一气之下离家出走,闹到这个局面,当初兄妹俩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旁人也懒得关心,现在关键是谁先示弱,谁理亏应暄此举算是间接服软,面子里子都掉光。

应柠知道后,不屑嘁了声。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她不准备这么快回去,应暄还没亲口认错,再等一等。

顾亦徐:你哥要是找人问我,我怎么答?

就说你压根没见过我。

应柠早想好说辞,我那天来找你,但是你在璞山湖,我没见到人,就自己走了。

顾亦徐心想,这理由说得过去。

那就先这么应付。

晚餐饭桌上,顾母让亦徐收拾几件衣服,明天一早去苏州。

徐家今年回苏南老宅过年,各家小辈携儿带女返乡,徐苓君要带顾亦徐一同祭祖。

舅舅他们都回苏州?

嗯,这次是你外公想回来,他年纪大了,想在老宅过年,你的两位舅舅、舅妈,还有表哥表姐,包括他们孩子,都会跟着一起来。

吴家的呢?

也来。

那沈家姐姐回来吗?

顾母含笑:都来,你的那些哥哥姐姐们都回去,你想见的人都有。

顾亦徐一听这消息,终于高兴了点,能够见到久未谋面的亲人,自是欣喜万分。

能看到女儿重展笑颜,徐苓君同样颇为感慨。

上一次阖族团圆,是十几年前的旧事。

那是顾亦徐度过最有意义的春节。

苏州老宅的旧主人姓徐,是外曾祖父的母亲,她是位官宦小姐,顾名思义,出身于清末官僚家庭,这所宅子是她的众多陪嫁之一。

外曾祖父膝下共有两儿一女,都是在此地出生长大,两位老人在世时,各家子女都在深院宅子过冬守岁。

直到二老逝世后,三位儿女挨个搬出去,长女沈芳林最早去了海外夫家,其次是次子,最后才是外祖父徐清凤。

徐清凤那时政途势头正盛,长年在北京任职,偶尔回来一趟,往往只是探亲访友,或是怀旧,后来上了年纪身子骨不行,不大爱走动了,三五年都不定归乡。

若非今岁病情凶险,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人经历生死之际,忽然醒悟过来,说是要落叶归根,差点性命丢在外乡算什么事,老人家身体刚好就收拾东西,急忙让儿孙送他和妻子回到古镇。

徐家小辈拗不过,只得随着到镇上拜年。

徐清凤为长子,即是沈、吴二人的长兄,也是如今三家中资历最深的老人,他大病初愈,执意回祖地,吴家那边早有意派人探望,遂一并过来守岁。

沈家子女都在国外,沈芳林腿脚不便,七十岁高龄的老人搭乘长途飞机,旅程奔波劳顿,路上随时发生个意外,好心便成了坏事,此番她没回国,让外孙女沈玉颜代走一趟,略表心意。

顾亦徐最想见的沈家姐姐便是她。

当年在澳洲,沈玉颜对顾亦徐多加照顾,她听母亲徐苓君说过,外曾祖家中有一样传家宝,传女不传男,装于宝匣中,没人打开过,也不知里面放的是什么。

沈姓长女嫁人生子后,本家默认将继承家宝的后代冠上沈姓,表明身份。

所以这一代继承家宝的沈玉颜,实际真名应该姓玉。

顾亦徐过去探望外公,都是到首都徐家大院,印象中最近一次来老宅,也是十二年前了,她当时不过七岁,姐姐们带着她四处玩,年纪小的约莫十四五岁,大一点的比如吴英理,那时也不过才满二十。

谁知一眨眼,再来时,兄姐们都已是成家年纪,临近而立之年。

岁月真真无情。

古镇巷窄,因屋子砌得密。

白墙低矮,至多不过二三层楼高屋脊,又能让人随时随地看见天光。

苏州巷子老旧而有韵味,它的陈旧不同于现代钢筋水泥筑成的房屋经过几十年后破败,墙生裂隙,而是被雨雪侵扰、岁月洗涤后砖石缝中生出绿幽幽青苔,那股淡淡的荒芜营造出无可比拟的宁静。

有句诗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再安心莫过于烟雨江南。

这里是她母亲的故乡。

在宅子里一直坐着,也是闷。

长辈们都在院子里说话,年轻人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她们约着到过去茶座饮茶,听琵琶评弹。

出门前,顾亦徐躲闪不及,撞上了表哥徐政安。

顾亦徐瞬间心梗。

她被徐政安逮住,罚站似地杵在月门前,耳提面命。

小姑只有一个孩子,姑侄俩关系亲厚,徐政安因此对顾亦徐格外上心,每次见到她,都要同她讲述些大道理,本意教导,多听听少走弯路。

徐政安大她一轮,坐而论道起来,一副老气横秋。

顾亦徐听了二十年,真的听腻了。

官场的那套门门道道,她不感兴趣。徐苓君也看出女儿于政途无望,一早歇了心思。

顾亦徐点头如捣蒜,连声应,半小时后,好不容易送走这位三十出头,便坐上当地一把手的政坛新秀表哥。

小门外,几位穿重工刺绣坎肩旗袍的女子在轻声攀谈。

最前首一袭烟灰色旗袍的女性年纪最长,戴顶浅咖色羊毛帽,是吴家长女吴英理。

吴父最开始从事制衣,为那些对传统服饰有需求的客户定制,后来风格逐渐自成一派,成为高定品牌首席设计师,吴英理沿袭了父辈的专长,走了同一条路。

恋耽美

最新小说: 亲亲坏夫君 变奏的情仇 紫色佛珠再世缘 神话大逃杀:众神的试炼 风之书与她的名字 末世猎场 十号风球[港校] 凰城烟沙 桃花劫:绝色天医 武破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