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落后了六七丈,但仍然跟上。
小径通过一座平坡的树林,迎面来了挑货篓的脚夫,长扁担一颤一颠地,发出与绳索磨
擦的吱吱怪响。
柴哲脚下一慢,让在一旁拱手行礼道:“大叔请歇歇,小可有事请教。”
三个脚夫停下脚步,走在前面的人将担放下惑然问:“客官,有事么?”
“大叔从北面来,可曾看见三个带有刀剑的人向北走?三人中有一位三角麻脸老人,极
易辨识。”
“哦!三角麻脸老人?”
“是的,大叔……”
“前面两三里路,有座凉亭,我们来时看见有两个人向北走。喝!走得好快。有一个穿
灰直摄的人,好像是三角麻脸,带了一把好像是剑的东西。”
“哦!谢谢你,他们是向北走的””
“我看他们是向北走。”
“像是向北走?这……”
“凉亭北面百十步,是三岔路,我没留意他们是向那一条路走的。”
“多谢指点,有劳了。”柴哲拱手道谢,向北急走。
五个人已走在一块儿,不久,柴哲和九幽鬼王再次超前,远远地,已看到前面的凉亭
了。
大道穿亭而过,除了闵子建,谁也没留意柱下的地面,那些用小树枝画的怪异符号与图
形。
“快到劳家渡了,大概不足六七里。”九幽鬼王说。
凉亭北面百余步,果然有一条岔向西北角的小径,路口竖了一块碑,一块木牌。碑刻的
字是南无阿弥陀佛,木牌是指路牌,上面用朱漆写着:“右走劳家渡。左走汕港村”。
如果柴哲不向挑夫打听,必定走至劳家渡的大路,但这时却疑心生暗鬼,不知该向哪一
条路追。
他只好察看路上的靴痕。赶路的行旅,皆穿的是草鞋,极易分辨。
五个人皆小心察看,左面的闵子建突叫:“瞧!抓地虎快靴印。”
共有两双大小各异的靴印留下,十分清晰,所走的方向却不是穷家渡,而是汕港村。
“他们可能想乘船逃走,汕港村距湖滨仅两里左右。”九幽鬼王说,显然他对这一带的
地势并不陌生。
“快追!他们当在前面不远。”柴哲兴奋地叫,他对察迹术颇为自信。
汕港村。是一座位于湖滨的小村落。这一带的地势是半岛形的山坡地,村落在半岛的尖
端,三面是水,居民几乎全是渔民,半岛上茂林密市,竹丛疏落,湖滨一带则长满了干枯的
芦苇。小径穿过绵密的树林和竹丛,直抵汕港村,从半岛的根部到尖端,全长约三里左右。
九幽鬼工追了华里地,突然止步叫道:“不对,汕港村与外界不相往来,远离大路六七
里,是一座鲜有人知的小渔村。按理,金钱豹从刘家市进来,断无不走劳家渡报信,而走汕
港村之理,靴痕恐怕不是他两人留下的。”
岷江墨蛟也说:“对,从三岔路分道至汕港村,路程与劳家渡相等,金钱豹断无逃向汕
港村之理。”
“咱们回头。”闵子建皱着眉头说。
他说回头,岷江墨蛟反而拿不定主意是否该反对,正迟疑中,前面林影中人影一闪即
没。
柴哲眼尖,突然一跃两丈,向前急奔。
众人不约而同起步急迫,两面一分。
他们后面的三岔路口,从北面来了一个跛足花子,穿一身破烂百衲衫裤,脸色黄中带
枯,眼中无神,背了一个大讨米袋,支着一根竹枝,不时发出可怕的喘息声,颊肉不住抽
搐,牙关经常咬得紧紧地,一步一颠状极可怜。他在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下站住抽搐,
仔细察看碑侧的泥土地面,打量那些用树枝画下的奇怪图形,接着一咬牙,吃力地走上去汕
港村的道路,口中喘息着低叫:“我得拼命赶先一步。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他待我
患重如山,我这条命算得了什么人?老天爷!但愿我来得不太晚。”
他一跳一顿,似已力竭,不时停下来以制上身躯的猛烈抽搐,一步步向村庄的方向走
去。
柴哲抢人林中,绕过一丛干枯而浓密的荆棘,方大喝道:“什么人?出来。”
另一面是斜坡,下面的荆棘发出了怪响。
他一跃而起,凌空飞越荆棘丛。
下面有一个青衣人,正潜下坡底。
他落下坡底,急滑而下,一面大喝:“阁下,你走得了?”
青衣人撒腿便跑,劈面碰上了从一面绕来拦截的余老大,撞个正着。
“好朋友,留下啦!”余老大怪叫,飞扑面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