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曾。”
“咱们快循来路看看。”
两人皆显得六神无主,使沿昨晚前来的方向细察留下的足迹,踏倒的草不多,只能隐约
看到些少遗迹。
闵子建在前急走。将近坟墙边缘时,突然眼中放光,用手向前面的矮树丛一指,叫道:
“瞧,那是什么?”
树枝上,两条青布带迎风飘扬,隐约可看到带结上附着一张白纸。柴哲向前急跃,宛若
劲失离弦,到了树下伸手摘下布带,脱口紧张地叫:“是从两位姑娘的衣摆上撕下来
的……”
“看看纸上有些什么?”闵子建叫,随后纵到。
纸上写着两行小楷,写的是:“如要见人,速至虹桥。桥下有船,候驾启旋。日出之
前,船即他往,过时不候,曷兴乎来!”
“这……这怎办?”子建惶然地问。
柴哲绷紧着睑,虎目中杀机怒涌,将纸条折好纳入怀中,用坚定的口吻说:“走!就算
是刀山剑海咱们也得闯它一闯。”
“那……”
“你去不去悉从尊便,但我必须走一趟。”
“兄弟岂有不去之理?”
“那就走。”
“可否等等韩老前辈。”
“时光不早,再等便来不及了。留下话,咱们走。”柴哲断然地说,回头飞奔,奔至现
场将纸条压在一座坟头上,并拔剑在旁划了五个字:“小侄至虹桥”。
两人走后不久,一别亭附近的草丛中,钻出两名黑衣大汉,奔到现场取走了纸条,弄平
了痕迹,然后向东北角举手摇动。
“孙、王兄恐怕收拾不了韩老匹夫,快走!”一名大汉向同伴说。
“何不留字引老匹夫到劳家渡口去送死?”另一人说。
“也好,引他去剥他的皮。”
劳家渡,在县南十里地。北岸有一座劳家渡木桥,春夏水涨,只能利用渡船往来。
虹桥,在城南南门外的虹桥港,是一座建石为基,架木为梁的桥。
两人到达虹桥港,东天已出现日影,桥孔下,一条单桅小舟正缓缓驶离桥墩,四名船夫
用篙将船撑开,徐徐向港口移动。
柴哲急急奔下岸际,大叫道:“船家,将船撑过来。”
一名船夫停下篙,大声问:“有何贵干?”
“咱们是应约而来的。”
“贵姓?”
“姓柴,姓闵。”
“日已出,你们来迟了一步。”
“太阳没露头,尚未算退。”
“迟了,过时不候。”
“阁下不是太过份了么?”
船已离岸八九丈,两名船夫收了篙,准备升帆。
“哈哈哈哈……”船夫大笑,声震耳膜,笑完说:“大爷只知奉命行事,过什么份?这
叫做迟来一步,抱憾终身。哈哈哈哈……”
在狂笑声中,风帆骨碌碌向上升,船首一转,船像一头浮在水上的天鹅,冉冉向港外驶
去,快逾奔马。
天宇中云层甚薄,朝霞满天,阳光透过云层,散发出一道道幅射形的金虹,旭日初升。
柴哲沿岸狂奔,一面大叫:“阁下是何来路,速见告。”
“休问来路,阁下可在虹桥等候,自有人前来与你们见面接头,千万不可自误。哈哈哈
哈……”
柴哲怎肯轻易放弃线索?沿湖湾急走。船已驶出港口,进入了大湖水域,风帆吃饱了
风,向上游冉冉而去。
柴哲与闵子建沿湖岸急走,正慌不择路狂赶,蓦地从石门山下驶出一艘单桅小渔舟,轻
快地向石钟山下驶来。
“艄公,请将船靠过来。”柴哲喜极大叫。
风帆一转,渔舟转向,向岸畔移,距岸五六丈,风帆急滑而下,船速大减。
渔船上只有三个人,掌舵的是一个年约半百的瘦小渔夫,另两人年约四十左右,身材结
实精壮,脸色如古铜,有一双精明机警的大眼睛,国字脸庞。两人的相貌十分神似,乍看上
去很难分辨他们的身材脸貌有何不同,显然是双胞胎兄弟。两人取槁撑船,将船靠上湖岸。
“客官有何责干?”艄公沉静地问。
柴哲抱拳行礼,急急地说:“小可有急事,请大叔方便。小可姓柴。不知大叔可肯相
助?”
“你要……”
柴哲用手向已远出里外的帆影一指说:“小可要追上前面那艘快船,愿以白银二十两为
酬,务请大叔方便。”
“追上那艘船有何要事?”
“船上有咱们的朋友。”闵子建接口。
柴哲笑笑说:“不瞒大叔说,那艘船上有咱们的仇人,也许是一些江洋大盗。大叔只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