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司?”
赵原眼睛微亮,手在下巴上不停摩挲:“有点意思、真有点意思!那么……这明理司,又该如何行事?”
傅青舟笑笑:“这一方面我不太懂,只能说个大概,剩下的事,或许还需要诸位大人帮着一起琢磨。”
“你先说!”
赵原大手一挥:“说得好的采纳、不好的再让百官讨论。”
说罢,他笑道:“在明剑阁新设一司,这可是件大事,自不可能因你一句话而定——若定了此事,当然是需要内阁、翰林,乃至六部共商讨之。”
傅青舟颔首应是。
这是当然的……要开这么大的部门,还要分到全国各地地方设分司,这要招多少人?花多少钱?他们与其他部门的权责交集怎么处理?怎么保证明理司在地方上不与当地衙门同流合污?
如此等等,当然不是他一个人现在就能想出来的。
那是要文武百官吵无数场架、写无数个方案,才能渐渐定下的东西。
“那我便简单说几句吧。”
傅青舟悠然道:“方才我提过,明理司的主要权责,其实是为百姓提供‘法律援助’,说白了,它并不是一个受理案件的部门,而是为百姓厘清流程与思路的。”
“百姓大多并不识字,即使识字,恐怕也弄不清楚繁琐复杂的告官流程,更不敢轻易承担‘反诬’之罪,想要揭发贪官污吏,自是难于登天。”
“但有了明理司,便是不同——明理司能够帮他们写状纸、能够帮他们打官司、能够帮他们将状纸递至都察院,最重要的是,明理司属明剑阁,无论案中所告之官再怎么手眼遮天,也遮不住明剑阁!”
“真有大案要案,明理司应有跳过流程、直谏圣面的权力,能够让皇上您直接派出明剑阁密使调查!”
傅青舟微笑道:“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具体如何行事,理当由百官商定。”
赵原满意地颔着首,文武百官亦各有所思,但大多都在悄悄打量着皇帝的反应。
但总得来说,他们的神色都渐渐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