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季节里,徐秋阳每天打理灵田、修行,时间过得飞快。
不知觉间,山谷的苹果已然成熟,山风吹下,通红的苹果在摇曳的树叶间起起伏伏,若隐若现。
山风穿过苹果树,扫过灵田,一片片的金黄,随山风而弯腰,饱满的灵谷更是随风颤抖,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借助山风的力量,脱身而去,去追逐自由的天地。
一项安静的溪流也映照着丰收的金黄,川流不息的流淌着,时不时会有小鱼望着两岸的金黄冒泡泡,却又畏惧岸上那只天青色的可恶大鸟。
时隔半年,龙溪谷又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少年穿梭于四块灵田之间。各自摘下两整株的灵谷。
少年回到桃树下的石桌坐下,将得来的灵谷分成4堆,放置在石桌之上。
粗略看去,这四堆灵谷没有差别,可仔细观察,里面还是有细微不同的。
四堆中要数标注二号那堆最为饱满,而标注四号那堆数量则明显少了些。
徐秋阳开始在书册上记录,并且还拿出了留影石,保存了四亩灵田的实物信息。
记录完成,徐秋阳取出四个陶瓷盘子放到桌上,捧起灵谷,双手合力一撮,灵谷脱壳,灵米被他控制着落入盘子中,壳则被他随手一挥,在劲风中撒向小溪。
四个盘子中各自装着灵米,这些灵米品质之好,远超市场售卖的灵米品质,却又没有达到二阶水准。
徐秋阳想了一下,将上一季的灵谷取出脱壳,捧在手中,跟四盘灵米一一对比。
对比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实锤了!这些灵米的品质只跟酒壶中的灵液有关,而跟自己的修为境界无关!
所以他不同境界里种出来的灵米,品质才没有变化。唯一有变化的是重量,但这个重量跟光合作用有关,而跟自己修为无关的样子。
因为他的四块灵田里的行距间距都有些微的变化,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四块灵田同样数量的灵米重量出现些微变化。
其中同样是二号灵田的重量最重,将留影石取出,再次记录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