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世代簪缨,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自杨震受学于大儒桓郁,研究《欧阳尚书》就成了弘农杨氏的家学传承,四世太尉及家学传承给弘农杨氏培育了大量的门生故吏。
倘若杨修有袁绍袁术的野心,这世间怕是又会多一个逐鹿的名门世族。
天生富贵且又自幼聪慧,让杨修养成了恃才傲物的脾性,就如同陈纪的儿子陈群一般,名门世族的出身加上不俗的才智让杨修陈群对老一辈的德行和行事风格颇为不屑。
陈纪有德行,与其父陈寔和弟弟陈谌并称“三君”受人敬仰;杨彪善养德望,为人处世老成持重,不会轻易逾矩。
反观杨修和陈群,皆不如其父能容人能处事,又因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而多了几分读书人的清高,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姿态。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倘若盛世,凭借家世和才学,如杨修辈亦可登临三公九卿;然而乱世,家世和才学虽然重要,但待人处事和机遇更重用。
清高,不会令人心悦诚服。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郑牧虎步而行,来到主位坐下,姿态仪容在杨修眼中颇为不雅却又自有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凛威。
仔细打量了杨修的神态,郑牧这才徐徐下令:“既是太尉子,自然就不是探子了,给杨县令松绑!”
吴敦没想到杨修竟然真的是太尉杨彪的儿子,连忙抽出短刀割断绳索,嘿声笑道:“恕小将眼拙,还请杨县令勿要怪罪。”
杨修虽然心中忿忿,但也不敢真的去怪罪吴敦。
待得绳索被解开,杨修略微整理了仪容向郑牧施了一礼,维持世族贵公子的风度:“北海国危急,还请将军发兵相助!”
郑牧剑眉微挑,淡然开口:“杨县令说的北海国危急,莫非是指剧县、营陵、平寿和都昌四县皆举旗响应高柔和沮授?”
看着眼前坐如蛰虎、目光如电的冠军将军郑牧,此刻的杨修心中多了几分震惊。
沂源距离朱虚不远,然而朱虚众人包括杨修在内谁也没能猜到郑牧藏身沂源;而郑牧却能清楚的知道北海国近几日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