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庶子出身逆袭成袁氏最有名望的袁绍,并无演义中的那般不堪。
虽说董卓杀了不少袁氏人,但大抵都是袁隗一脉,除袁绍袁术外,亦有袁遗、袁胤、袁叙、袁春卿等族人在外为官。
然而不论是袁术还是袁遗、袁胤、袁叙、袁春卿等,论名望论才智论魄力都不及袁绍。
譬如袁术,起点比袁绍更高,得到的家族资源比袁绍更多,但其性格却是贪图享受,喜怒无常;自以为天命加身实际上只是一个被出身和家世障目认不清现实的纨绔子,就如同打游戏开挂开出幻觉一般,自以为是在世真龙。
出身和家世只是给了袁绍比常人更高的起点,但要逐鹿称雄依靠的却是袁绍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智勇。
能替代韩馥执掌冀州,袁绍是向田丰沮授审配这些冀州的世家士族出让了大量的利益的。
否则。
即便田丰沮授审配再有才智,袁绍也不可能让田丰当别驾、让沮授监统内外、让审配并总幕府。
简单来说,田丰、沮授和审配三人,瓜分了袁绍大半的军政权!
田丰沮授敢直言进谏,性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田丰沮授分掌冀州大半文武。
就这样的实权派,就算当面斥责袁绍,袁绍也得忍着!
而许攸、逢纪、郭图、辛评、辛评、荀谌等人,要么是出自南阳要么就来自于颍川,属于冀州的外来士人。
这也是为何,许攸一犯错,田丰沮授审配就会揪着许攸不放的主要原因。
袁绍深知这群州府从事幕僚间的恩怨纠葛,却又难以妥善的调和各方矛盾。
许攸逢纪是袁绍入仕大将军府的时候就跟着袁绍的绝对心腹;郭图辛评辛毗是替袁绍游说韩馥让冀州的有功旧臣;田丰沮授审配是袁绍在冀州立足必须要倚仗的本土士族。
手心手背都是肉,谁都得安抚!
曹操评价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荀攸评价袁绍布衣之雄,能聚人而不能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