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贲城,衙署。
郑壬仔细的检查了鱼篓中的乌鳢,这才接过鱼篓,将装有五铢钱的钱袋递给眼前的两个渔夫。
“这乌鳢很不错,若还有机会捕得,可再送来。”
但渔夫并未接过钱袋,其中一个渔夫开口:“我二人替郑都尉捕捉乌鳢,并非要钱;郑都尉撵走了曹贼,又北上替我二人徐州之民报仇,若还要钱,岂不脸羞?”
郑壬见渔夫不要钱,遂将鱼篓递还:“家主有令,若有乡民送来乌鳢,是必须给钱的;你若不收钱,这乌鳢我不能收。”
渔夫坚持道:“若收钱,我二人心中实在有愧;这乌鳢若退回,我二人羞于见人了,恳请求见郑都尉。”
郑壬迟疑了片刻,遂道:“你二人在此不要乱走,容我去问问家主。”
不多时,郑壬来到内院,向郑牧禀明了情况:“家主,这二人送来的乌鳢都是上品,若将其退回,小人唯恐寒了乡民之心,故而不敢擅自做主。”
郑牧看了一眼鱼篓中的乌鳢,的确是上品,为了避免乌鳢缺水渴死,这鱼篓还专门在底部抹了泥,蓄了些水。
“将乌鳢放入池中,再请这两渔夫去前堂。”
毕竟是给蔡琰吃的乌鳢,这安全性郑牧得保证,因此购买的乌鳢都会放入清水池中养上几日。
吩咐了郑壬,郑牧返回内屋叮嘱了蔡琰一番,随后来到了前堂。
见到前堂立着的两个渔夫,郑牧微微一眯眼,认出了孙乾:“康成公的高徒,竟也扮作渔夫,莫非这是康成公在让先生感悟民间疾苦?”
孙乾遂将草帽取下,向郑牧行了一礼:“豫州功曹从事孙乾,见过郑都尉!作渔夫装扮,并非是恩师之命,而是——”
孙乾看向简雍,眼神有无奈。
“公祐为何不告诉雍,郑都尉认得你?”简雍也取下了草帽,回了孙乾一个眼神,遂也郑牧行了一礼:“涿郡白身简雍,见过郑都尉。雍在沂水游玩时,听渔夫提及郑都尉喜得贵子,又怜惜贤妻,正高价收购乌鳢。雍亦擅长垂钓捕鱼,便于沂水中捕得两条上品乌鳢,特来送与郑都尉。”
“至于这渔夫装扮,既然要送乌鳢,自然得以渔夫的身份来送,否则又如何能得赏钱?”
孙乾面色有些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