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对刘备的印象很不错。
在张飞送来名刺后,陈纪便同意了刘备的造访。
得知刘备要在月底纳妾,陈纪更是直接将见面的地点改到了小沛,避免刘备来回奔波误了吉时。
陈纪的行事风格,当得起君子的德行。
获悉了陈纪来小沛的时间,刘备为了表达敬意,亲自策马出城二十里迎接陈纪。
“玄德,这礼过了。”
陈纪嘴上说着“过了”,心底却是对刘备的态度非常的赞赏。
毕竟,任谁被出城二十里相迎,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面对陈纪这个曾经提拔过自己的名仕前辈,刘备的态度一直都很恭敬:“元方公乃世间名仕,肯屈尊来小沛,是备的荣幸。备只怕这礼数不够,又如何会过?”
陈纪哈哈大笑:“玄德过谦了,你如今贵为一州刺史,老夫不过是一介闲散人。”
刘备执礼依旧:“若无元方公的赏识,备依旧只是求官途中的一介白身。古人云,滴水之恩,不可忘却,备深以为然!若蒙不弃,备愿请元方公为州府座上宾,每日听元方公教诲。”
陈纪捋了捋美须髯,对刘备的延请很是满意。
州府座上宾,并不是一个官职,而是一种礼遇贤士的方式。
简单来说,刘备提供最优渥的待遇让陈纪留在小沛,而陈纪不需要替刘备做任何事,哪天陈纪心情不好了可以随时离去。
刘备这样安排,既表达了对陈纪的恭敬之心,也避免了陈纪会屈居于刘备之下的尴尬。
下官给上官提建议,那叫出谋;而前辈给晚辈出主意,那叫指点。
陈纪也不是个不识趣的,刘备如此礼遇自然是有求于自己:“玄德在小沛多日,州府官员可有空缺?”
刘备闻言暗喜,但这喜色并未流于表面,语气依旧谦恭:“除州府治中由琅琊名仕诸葛瑾出任、主簿由吾弟益德暂时兼任,如别驾从事、功曹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文学从事、督邮、书佐、计吏等,皆有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