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台山,又名台山,跟“峨嵋,“九华”,“普陀”合称为佛教四大名山,佛家称它为“清凉山”,道家称它为“紫云山”!
五台山之所以有名,原因为因为它是以中台为主,其他四台则相互连属,势若游龙,周围连五百里,左邻北岳,右接天池,势派很大。
其次,五台山水气充沛,自小麓到山顶,一片苍郁翠绿,不像“泰山”,“华山”那样秃黄。
再次,五台山上大小寺院星罗棋布,为北部各大名山这冠,但是主要寺院都集中在“台杯镇”附近,而不是在各山峦绝胜之处,所以,去五台,多半是游寺不游山。
慧空老和尚那两句话害人,地名是指山来了,可是“五台山”
共五台,大小寺院星罗棋布,几乎每一个台上都有寺院,试问疯癫僧在那个台上,又在那一所寺院里。
这,慧空没写明。
虽然没写明,在李慕凡来说,他已经很知足了,地在五台,总有了范围,也比人海茫茫,到处瞎撞好得多,必要时走遍“五台”
周围五百里,那怕找不出来!
所以,李慕凡他从“五台”的人“南峪”进了山。
这一带是长松古杉,不绝于余,老干参大,有掀容降谷之势,过山岭到了“玉华严”,经“十八盘”再下岭坡,沿路石经革确,万涧泪泪冷冷,到台壤七十多里,一点没有攀登之苦,在李慕凡的脚程下,要不了多久,也轻松得很。
到了“石怀镇”麻烦来了。
“台怀镇”的寺院,共有五十多所,还分为清黄两类,所谓清者,就是普通佛寺,所谓黄者,就是黄教的喇嘛庙,这些喇嘛全是内城供奉,跟官家有关系,这就是麻烦。
李慕凡自然知道,所以他避开了“显通寺”,“塔院寺’等几所喇嘛庙,打算上“显通寺”后山岗上的“文殊寺”去打听。
岂料,事与愿违,他刚绕过“显通寺”,迎面走来了一个身躯高大,虎目虬须的黄衣喇嘛。
碰见了不好,既然碰见了再躲更不好,李慕凡皱了皱眉,索性泰然,安祥,大大方方地背着手迈步,一路观赏地住上走去。
高大黄衣喇嘛巨目炯炯看了他一眼,李慕凡装作没看见,很快地两人走近了,很快地两人擦肩而过。
就在李慕凡踉他擦肩而过的刹那间,突然--
一个洪钟般话声响自身后:“施主请留一步。”
好一流利的汉语。
李慕凡只得停了步,转过身来道:一大和尚是叫我?”
“正是。”高大黄放喇嘛点了点头,道:“我叫的正是施主!”
李慕凡道:‘“那么,大和尚有什么见教?”
“好说!”高大黄衣喇嘛道:“施主是头一次到“五台”来?”
李慕凡道:“大和尚怎么知道……”
高大黄衣喇嘛道:“我一向没见过施主。”
李慕凡笑道:“大和尚说着了,我确是头一次到‘五台’来。”
高大黄衣喇嘛道:“施主到‘五台’来是……”
李慕凡道:“拜访一位朋友。”
高大黄衣喇嘛“哦”地一声道:“施主的朋友是五台的那一位?”
李慕凡脑中思念电转,当即说道:“大和尚可曾听说过,‘五台’有位疯癫僧?”
高大黄衣喇嘛一怔,深深地看了李慕凡一眼,道:“他就是施主的朋友?”
李慕凡点点了头,道:“是的,几年前我在‘少林’结识了他,他告诉我他在‘五台’,今天我从这儿路过,特来看看他。”
高大黄衣喇嘛微一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道:“难得,他还有位朋友,尤其像施主这种超然不群,洒脱飘逸,不类常人的朋友,难得……”顿了顿,接问道:“施主去过‘显通寺’了么?”
李慕凡笑道:“我虽是头一次到‘五台’来,但朝廷在“五台’立下的规矩我还懂,无论官民,凡人‘五台’者,必得把朝‘显通寺’,然后才能或游览,或朝拜其他寺院,我怎敢不去?”
高大黄衣喇嘛脸上又现笑容,点头说道:“施主既然知道规矩,那就好,施主知道疯癫和尚住在五台那一所寺院里么?”
李慕凡摇头说道:“当年分手的时候他没有告诉我,我正打算上‘文殊寺’去问一问。”
高大黄衣喇嘛点头说道:“施主找对了地方,我们黄教喇嘛跟他没有来往,倒是一些清寺里的出家人跟他颇有往来,施主到‘文殊寺’问一问,该能问得出他住在什么地方。”
李慕凡道;“谢谢大和尚……”
高大黄衣喇嘛道:“施主不用客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