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儿亲自送了阿禾离开,看着她那瘦削的背影渐渐走远,她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本来离别的时候她还想说自己一定会去吃她的喜酒,可看她魂不守舍的模样,这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了,想来阿禾也是拗不过她爹娘,才勉强同意这门亲事的吧。
李梅儿重新回了院子,李老娘还抱着健哥儿在院子里晒太阳呢,见她这么快回来,就问道:“那个姑娘呢?”
“走啦,刚送走。”李梅儿往李老娘身旁一坐,随手抓了把瓜子回道。
“这么着急啊,你也是,也不说留人家姑娘吃个饭。”李老娘虽说的是埋怨的话,可面上却是一脸的笑意。
李梅儿斜睨老太太,心想着您老就别在这儿跟我假客气了,人家要是真留下来吃饭,你才要不高兴了呢。
“忽然过来是啥事儿啊?也不提前知会一声。”李老娘又是八卦地问道。
“没事儿,她不是下月就要成亲了吗,让我记得过去喝喜酒。”李梅儿随口编了个瞎话道。
李老娘点点头,道:“那是应该要去的,她家远不远啊,到时候咱家一起过去吃酒。”李老娘最近这些日子正闲的慌,便想着出去走动走动。
“也不算远,你去年请客去的就是她家。”李梅儿回道。
李老娘这辈子请客的次数一个手指头都数的出来,这又是最近的事儿,且李梅儿那回又狠狠敲了她一次竹杠,她自然记得清楚。
“那家啊,我记得她家的吃食都做的不错,那做酒席一定也是不错的,这一次倒是有口福。”李老娘砸吧砸吧嘴,似是在回想她家菜的味道。
李梅儿看李老娘兴致勃勃的模样,却是有些兴致缺缺,这成亲本是喜事,可想到阿禾那消瘦凄凄的模样,她又觉得既是不愿,又何必勉强,苦了自己,也耽误了别人。
三日后,李彦蒋佑之从镇上回来,一家人又是难得聚在一起吃饭,饭后李老娘便说起了要一起出去喝喜酒的事儿,蒋佑之还不知道阿禾已经定亲了,忽闻此事,还有些惊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来我出去这一年,还真是发生了许多事儿呢,阿易也成亲了,连阿禾那小丫头如今都要嫁做人妻了。”蒋佑之忍不住感慨。
李梅儿看着自家小舅舅那没心没肺的模样,当真是替阿禾不值啊,她喜欢谁不好,偏偏喜欢自己这个没心的小舅舅,这女儿家的一腔痴情,终究是错付了。
“小舅舅,我看你就别去了吧,咱们这都是女人家去,你去不太合适吧。”李梅儿语气不太好地说道。
蒋佑之丝毫没听出她语气的不对,无所谓地说道:“我跟张家说来也算是老相识呢,刚到州府的时候我就同他们认识了,张叔张婶都是好人,当年可请我吃了不少好东西,阿禾那小丫头以前也时常帮我缝缝补补的,更是会送点心与我吃,如今她要嫁人了,我怎么能不到场祝贺呢。”
李梅儿无力吐槽,心想着自己小舅舅一定是快木头吧,他难道真的就一点不知道阿禾姐对他的心意,他这要是真去参加婚礼,阿禾姐才要伤心死吧。
蒋氏作为女人家,对男女之间的事情可是敏锐了许多,她忽然开口与李梅儿问道:“对了,我听说前两日那阿禾姑娘还来过咱们府上,是梅梅儿你接待的吧。”
李梅儿瞬间有些心虚,装着低头喝茶的模样,低低地应了一声。
“她不是快要成亲了吗,怎么这时候还过来,说起来咱家与她家也没太多的交情,怎么忽然想起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儿吗?”蒋氏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梅儿顶着蒋氏探寻的目光,越发地心虚了,赶忙借着尿遁,逃也似的离开了。
可蒋氏那能那么轻易地放过她,没一会儿就去她的房间逮她了。
“娘,您找我啥事儿啊?”李梅儿偷瞧她娘,面上故作镇定,心中虚的不行。
蒋氏这会儿也正瞧她,见女儿这般模样,便忍不住笑问,“鬼鬼祟祟的看我做什么?”
李梅儿立刻不鬼祟了,嘴巴却是比蚌壳都紧三分,道,“真个冤死,我哪里有鬼祟啊。”她想着,兴许是她娘诈她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李梅儿决定,打死也不说那鞋子的事儿。
蒋氏硬给气笑,从她身后衣柜里拿出一个蓝布包裹的东西,当着李梅儿掀开来,里面正是张禾送过来的鞋子。
李梅儿看东窗事发了,立即赔笑,“包子姐对娘你可真忠心,这么快就把我给卖了。”
蒋闻言氏瞪她,“还跟我这儿嬉皮笑脸的呢,你可知私相授受是啥后果?”
李梅儿立马辩解,“这哪里算私相授受啊,我又没把鞋子给小舅舅,我就是先收着,等过一阵子再处理了。”
蒋氏无奈叹了口气,也不忍真的苛责女儿,只是苦口婆心道:“你是好心了,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一日阿禾过来咱家定有许多人看见了,若日后真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对她和咱家都不好,你没收她东西也就罢了,只要收了,不管你有没有真的给了你小舅舅,那都说不清楚了。”
李梅儿听完顿时有些着急,白了脸道:“娘,我当时真的没想太多,只是觉得阿禾姐挺可怜的……”
“算了,你毕竟还小,想不明白这些也是难免的,这鞋子我自会处理的,你别管了。”蒋氏重将鞋子收起来,自去处理了。
李梅儿也不知道蒋氏最后是怎么处理的,反正阿禾是顺顺利利地出嫁了,并没有传出什么对她或是对自家不好的流言,而她们最终也没有去喝张家的喜酒,只是送去了一份厚厚的贺礼。
这一段少女的暗恋也就此无疾而终了,可这段暗恋中的当事人之一却是从头到尾都不晓得有那么一个女子,曾对他朝思暮想,情根深种。
李梅儿偶尔也会再想起那个萧索离开的背影,只能暗暗祝福她,往后的日子能过的好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五月之后,天气就越发暖和起来,李梅儿与家里人商量着做夏衫,因着她这两年身高窜的快,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去年的衣裳今年再穿已是短了一截,所以李老娘没少埋怨她费料子。
“山青哥的衣裳也得多做几套,我看他上次回来,身上的衣裳袖子都短了,实在是不体面。”李梅儿又说道。
李家伙食实在好,因家里孩子们多,又都在长身子,李老娘虽是个节俭脾气,却是个心疼孩子的,且有蒋氏时不时拿私房补贴下厨房,故此,对于家里丰盛的伙食,李老娘就不多说啥了。
因为营养跟得上,于是,养出了一屋子竹竿,连同才八岁的康哥儿也是越发高挑。
虽然这年头儿的人大都瘦削,可李老娘瞅着自家这一屋子竹竿也发愁,与蒋氏道,“天天不是鱼就是肉,没断过顿儿的,还一个个的不长半两肉,也不知吃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
李梅儿其实也挺郁闷的,这两年她除了光长个子,其他的啥也不长,她这都十二了,还是扁平扁平的,她倒是不喜欢太大,起码也该开始发育了吧,可是,半点儿动静都没有。
她娘可是挺大的啊,按理说她不应该这么小的,李梅儿已经开始发愁了。怕以后穿衣裳难看啥的……
“正长个子呢,孩子一贪长,可不就瘦了。”蒋氏很欢喜,养孩子也是有对比的,同年纪的孩子,哪个高哪个矮,哪个胖哪个瘦……反正,蒋氏瞧着自家孩子都是高个子,心里就舒坦。尤其是来了州府,和姑奶奶家的那些个孩子比,她家孩子可太周正了。
不管李老娘多心疼,这新衣裳还是得做的,毕竟孩子们都大了,又都在读书交际,衣裳是门面,段不能少的。
李老娘还在心疼衣裳料子的事儿,李家便收到了陆家的帖子,六月初十是陆老太太的大寿,请李家去赴寿宴。
打发走陆家下人,李老娘啧一声,瞅了李梅儿一眼,“你这衣裳可做的真是时候!”
李梅儿嘴角翘一翘,接过林嬷嬷手里的帖子给李老娘念了一遍,蒋氏便笑,“离六月初十还有些天,丫头把新衣裳都做好,到时好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老娘便与林嬷嬷道,“我的衣裳也着紧些。”
家里数林嬷嬷针线最好,以往寻常的衣裳,李老娘大都是让李梅儿做,她最喜欢指使丫头片子做这做那。这次因料子好,就看不上李梅儿的针线了,还是让林嬷嬷帮她做。
林嬷嬷自是笑应,“是。”
李老娘有道,“还得教教康哥儿些规矩,甭去了叫人笑话。”毕竟康哥儿以前可没去过那等大户人家,别不懂规矩出了洋相。山青她倒是不担心,毕竟在白鹭书院读了这些日子的书,什么达官贵人都见过一些。
李梅儿闻言却笑,“他请咱,咱们去,有啥可笑话的?康哥儿在家里也不是会胡来的人,去别人家更不会失礼。”
李老娘叹,“你哪知道大户人家,表面上都是客客气气的,私底下不知道怎么笑话咱乡下土包子呢。”
李梅儿却是眉毛都未动一根,笑,“咱们是自家过日子,吃的是自己的饭,没什么不坦荡的。祖母只管放宽了心,在家啥样,出去一样。陆家虽是官宦人家,可来往是你情我愿的事儿,倘是被人小瞧的来往,也没意思,去一次便罢了。只有彼此客气,方能长久。”
倒不是说李梅儿清高,实在是做人的道理,真就奴颜婢膝,或者得一时之利,想长久是难上加难。何况,家里这些人,也不是那种性子,李老娘理不会来那一套殷勤小意之类的手段。与其叫李老娘患得患失、小心翼翼,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去。
李老娘听着李梅儿的话,也觉得有几分道理,想来陆家人是觉得她家不错,才会邀了她家去,只要不做什么出格的事,也不必太拘谨了。
蒋氏没听祖孙俩说什么,想的却是该送啥寿礼,便问道,“这寿礼可怎么备?”
李老娘看李梅儿,“要不,庄家从前送的两支参带上,我让你嬷嬷拿去给大夫瞧过了,是不掺假的二十年的山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估计李老娘连价都一并估了,李梅儿想了想,却是道,“要我说,备些家里土产便罢了,再搭些寿桃寿面,像鑫伯伯过寿时,差不厘便好。不然,倘明年到哪儿去买这参呢?咱家本就是小户人家,也不用充大户。而且,二十年的参是中等参,说不得陆家便是用也是用更好的,若送去无用处,也是白搭。”
三个女人商量了回,决定就按寻常的寿礼备,不过,寿面寿桃都李梅儿亲自做的,也算是一份心意。
到了陆老太太寿辰那一日。李家一家子都换了新衣,书香在街上雇了两辆车,男人一辆,女人一辆,带着备好的寿礼,过去陆家赴宴。
一进陆家主宅所在的胡同,车便不得不停下来,实在是前头的车一辆辆的堵满了整条胡同。李彦道,“反正就几步路,咱们走过去吧。”
李老娘已然咋舌,在儿子的搀扶下下了车,往前望一眼,除了人就是车,赞叹,“我的乖乖,人可真多。”
蒋氏对一干孩子们道,“山青康哥儿跟紧了相公,梅梅儿牵好你弟弟跟着我,都不许乱跑。”生怕人多把孩子丢了。
好在外头车辆人马多,里头人也忙碌,却并不显得杂乱。李家人一到便被请了进去,男人去前院儿,女人去内宅。
李梅儿健哥儿跟着李老娘蒋氏,由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媳妇引着到了正厅,陆二太太带着儿媳妇儿正招待来宾,见着李老娘还说,“这才多少日子不见,您老又年轻了些,上次跟您聊的欢喜,哪日闲了正可多说说话儿。”
李老娘很实诚的表示,“成!您哪日闲了想找人说话,着人过去叫我一声,我成日在家也是无事。”
陆二太太笑,请李家一家人往侧厅坐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侧厅里李老娘倒是见了三五熟人,起码邻居家汪太太,李老娘是认得的。还有庄姑妈和庄家的几个儿媳也在这儿。
倒是李梅儿,被引去了姑娘们坐的地方。
这里是一处别厅了,一明两暗的格局,相当宽敞,屋里桌椅柜榻一应俱全,墙上悬着书画,百宝阁上摆置着光泽素雅的玩器,花几上供着几盆碧绿的水仙,香炉里燃着不知什么香,香味恬淡很是舒服。
厅内穿红着绿的大小姑娘也有二三十口子,讲究些的又带了自己的丫环,故此,颇是热闹。
来做客的姑娘们由陆家三位姑娘招待,陆知瑜是其中岁数最大的一个,且她性子向来温和,倒是人缘最好,她见着李梅儿,便十分热络地与她说道:“妹妹比我上次见着似是长高了一些,越发出挑了,一会儿有时间,咱们再好好说说话。”
说着便引了庄二丫庄三丫过来,笑,“你们表姐妹定是极熟的。”
庄二丫看到李梅儿,便笑着说道:“要知妹妹也来,就请你们乘我家的车一道来了。”
李梅儿一笑,道“多谢表姐了,我们雇车也是一样的。”
庄三丫也对李梅儿道,“刚正说起梅儿妹妹呢,我们都在自家做些点心,可却都不如梅儿妹妹你做的好。”
李梅儿谦虚地笑,“三丫姐过誉了。”
庄三丫又问,“妹妹在家做什么呢?我前儿正想着哪天过去找妹妹说话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没什么事,田里刚收了白菜,我帮着我娘腌泡菜来着。”
李梅儿说着,林霖不知从哪里闪出来,鄙夷道:“在家还要你亲自腌泡菜?你家里没丫环使唤么?”语气里明晃晃的就是嫌弃李梅儿土包子。
李梅儿却懒得与她争这口角令人笑话,只淡淡一笑道,“虽有丫环,可家里活儿多,也要自己做的。”
“你不是还自己做生意的吗,怎的不花钱多买些丫鬟,果然是乡下来的,小家子气的很……”林霖不依不饶道。
“我父亲不过一介举人,家中确实是小门小户,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去学那高门大户的做派,学不像反倒是东施效颦了。”李梅儿脸上笑容渐淡,语带嘲讽地看着林霖说道。
“你说谁东施效颦!”林霖也不傻,听说李梅儿是在影射她们家,急赤白脸地拔高嗓音道。
她身旁的费可欣许是觉得在这儿争吵不好,也顾不得给她圆场了,便拉着她往外走,也不知在林霖耳畔嘀咕两句什么,林霖总算没当场发作。
李梅儿眼看着讨人厌的走了,便对着陆知瑜一笑,道,“失礼了,我是随意惯了的,想到什么话就直接说了,陆姐姐是斯文人,让你们见笑了。”
陆知瑜笑,“哪里哪里。妹妹这边儿坐吧。”心说,上次就知道这位李姑娘不是好惹的,如今越发口齿伶俐了。
倒是庄家姐妹,虽然比李梅儿都年长,但见着李梅儿这笑面虎的退敌方式,心下都是佩服的了不得,决心学习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