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那支赤金嵌宝簪你不是更喜欢吗,你若是真想要外祖母这支,我让给你也不是不可。”李元春看妹妹那模样,便忍不住打趣道。
李元夏一听连忙摆手,“君子不夺人所好,我怎么能抢姐姐喜欢的,只要是姐姐你喜欢的,我都让给你,无条件的。”开玩笑,那支赤金嵌宝簪多美啊,可比百福金簪光秃秃的好看多了。
李元春和李梅儿看李元夏这大方模样,均是忍不住笑了,两人免不了又是打趣了她一番。
“对了,这里哪一只是阿易哥送的啊?”李梅儿忽然又问道,她知晓周沐易如今还在京城参加武举,大概要九月才能回来,他虽不能来参加李元春的及笄礼,但及笄的礼物肯定是早就托人送回来了。
李元春闻言,脸颊就微微红了红,略带着些羞意的,用青葱食指指了指一支桃花簪。
李梅儿立马拿起那支桃花簪端详了一下,而后便笑着打趣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阿易哥这支桃花簪可是寓意匪浅啊。”
李元春的脸顿时更红了,忍不住伸手打了李梅儿一笑,嗔怪道:“就你贫嘴!”
李梅儿却是依旧嬉皮笑脸,吐了吐舌头,道:“我不过就是把阿易哥的心思说了出来,元春姐你恼什么啊,这不是早晚的事儿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元春越发恼羞成怒,追着李梅儿就在屋子里打闹了一圈,李元夏还在旁边给她姐加油鼓劲儿,直到两人都跑累了,才重新在椅子上坐下。
李梅儿倒了杯茶灌下去,长舒一口气道:“也不知阿易哥武举考的怎样了,能不能中个武状元回来。”
“不管他中不中,只要尽力了就好。”李元春也微微喘着气,神情温柔地说道,她其实并不在乎做不做官太太,只要未来的夫君正直上进,对她关怀体贴,她便心满意足了。
“姐夫一定没问题的!我姐就是做官太太的命!”李元夏对周沐易倒是十分有信心,握着肉拳头说道。
“阿夏想做官太太吗,以后让娘给你找个会念书的相公。”李元夏忍不住打趣起妹妹来。
“我才不喜欢那些个白面书生呢,我以后也要找个会功夫的,上战场杀敌那才是大丈夫!”李元夏并没有小女生的害羞,十分爽快地说道。
“那叫阿易哥帮你物色,他定是认识许多这样的人的。”李梅儿也笑着调侃道。
一听到要让未来姐夫给自己物色夫君,李元夏这才方有些觉得不好意思,扑过去哈李梅儿的痒痒道:“我才不着急呢,还是让姐夫先帮你物色吧。”
两人顿时笑闹在了一起,屋子里头一片欢声笑语。
转眼便到了李元春及笄宴的日子,李梅儿早早起来,换上了前些日子新做的衣裙,一件石榴红斜襟短袄配樱草色的长裙,短袄上斜襟镶的是一道寸宽的樱草色的料子,腋下斜襟止处系一段窄窄的天蓝带子,且在此处裁出窄窄的腰身,腰上挂着天蓝色丝缕打的长长的流苏穗子垂下。
裙下摆则是镶一圈半尺宽的石榴红,往上隔三寸,又镶一圈窄些的石榴红镶边儿,镶面儿上用樱草色的绣线绣着连绵的梅花纹,这纹样简单,没什么颜色变化,是李梅儿自己绣的,就是她素来手脚慢,也不过两日就做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梅儿这一身是高腰袄裙,她个头儿虽不高,这样穿来也瞧着比例极好,整个人似拉长一般。这衣裳颜色用的也活泼,颇有几分少女的天真稚美。头发则是编成小辫梳成双丫髻,两根红头绳绑成蝴蝶结的样子垂下来,发间用小小的银簪子装饰,可爱的很。
“怎的不再头上戴几支金簪,这样素净。”李老娘看着李梅儿的装扮,有些不满意地说道。
“今儿是元春姐姐的大日子,我们这些做陪衬的,自然要打扮的素净些好,再说了,祖母您瞧我们头发这么黑这么亮这么好看,首饰衬一下头发就好了。除了那暴发不会打扮的,谁家会插一脑袋金银哪?真土包。”
李老娘道,“我看你就是个烧包。”
祖孙两个斗了回嘴,蒋氏便笑,“该走了,时候差不多了。”
李鑫家在族中是数一数二的,她的女儿及笄,族中的族人亲戚们自然都到了,还有一些嫂子亲眷的过来帮衬预备席面儿,亲戚朋友的过来除了送及笄礼,主要就是夸李元春,反正是啥话好听就说啥。
大家在一处说笑,分外热闹,还有人打趣李老娘,“我说大娘,您看您,这去了州府,就跟从前不一样了,大娘你这么满头金银一身富贵的,要是您模样没咋变,我还真认不出您了。”
李老娘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拍拍膝上的湖绸衣裙道,“还不是我们家那鬼丫头,平日里就偏好打扮我这老婆子,今儿非叫我穿这一身,还给我这么涂脂抹粉、穿金戴银的,我就说了,一把年岁的,瞧着也不像啊!”
旁边众人都含笑听着,不过心中都暗暗想,您老这口气,显摆的也忒明显了吧!
“哪里不像啦!这样的好衣裳好首饰,正该您老穿戴哪!咱们阖族,您跟刘大娘最是有福气。”刘大娘说的是族长太太刘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李老娘一向敬重刘氏,虽然她时常有些爱显摆的脾气,听这话急忙连连摆手,“可不敢这么比的,大嫂子的见识脾性,哪里是我能及的?咱们族里我这一辈儿的,没人及得上大嫂子。”
刘氏也过来了,正坐在一处说话,闻言笑道,“哪里就及不得了,我看妹妹就很好,心直实诚,人品上乘,所以儿孙皆孝顺,家业兴旺,福气自生。”
李老娘笑嘻嘻地,“嫂子夸得我这老脸都火。辣。辣的,别个我也不懂,就盼着儿孙们好就行啦。”
李老娘想起刘氏的孙子煜哥儿今年好像也参加了秀才试,便又打听,“煜哥儿今年也参加秀才试了吧?不知考中了没有?”
一提到自己的孙子,刘氏面上也带上了自得的笑意,笑回道:“侥幸中了,只是先生说他文章还不够扎实,若是要考举人,恐怕要再磨砺个好几年。”
“那煜哥儿可有想过去州府的白鹭书院读书啊,我家山青现在就在白鹭书院呢,这不前几日才急急回了书院,这书院也是课业重,放假也就放那么几日。”李老娘笑呵呵地说着,顺便又暗搓搓地夸了自家儿孙一回。
刘氏一听,脸上的笑容便有些尴尬了,无奈叹道:“那白鹭书院,我家煜哥儿前些日子也去考了,可惜没考中,如今进了清风书院,正在那里读书呢,那儿名气虽不如白鹭书院响,但先生们的学问也是极好的。”
“清风书院啊,我知道的,那里的先生还专门来过我家,说是我家山青得了案首,要请他去书院里念书呢,不仅给免了学费,还要给他发奖学金,只是山青一直想去白鹭书院,就没答应那先生。”李老娘又是平平淡淡地来了一句,顿时让在场众人更是惊叹连连。
“哎呦,您家山青可真是文曲星下凡啊,小小年纪就这样有学问,竟是得了案首,太了不起了!”
李老娘听着众人的奉承,差点就有些飘了,忽然,那原先住在她们家对门的二婶子忽然开口问道:“我记得山青今年也十二了吧?这婚事可有定下啦?”
李老娘心中顿时警惕起来,防贼一样地看着那二婶子,不悦道:“山青这才多大啊,男孩子家,都是事业最重要,先立业再成家,再说了,他爹娘如今都在京城,他的婚事我可做不了主。”
二婶子闻言却是不赞同道:“三弟妹,这山青小子从小就在你家长大,不是跟你的亲孙子一样的,只要您老同意,她爹娘还有什么话说,再说成了亲也不耽误读书啊,还多了个人照顾,不是更好。”
李老娘知道二婶子打的什么算盘,轻笑一声,语气有些鄙夷道:“二嫂,您家里没读书人,可不知道读书人跟咱们想法不一样,他们个个都是极有主见的,更别说山青这样聪慧过人的,从小到大,他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的,小事都是如此,更别说是终身大事了,而且我们家山青这样的文曲星下凡,那定是要娶个读过书的媳妇儿的,就算不是饱读诗书的才女,好歹也得琴棋书画样样通晓不是。”
这话倒是赢得了周围众人的赞同,觉得如蒋山青这样的文星,是得娶个知文识墨的媳妇儿,不然以后两人连话都说不到一块儿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婶子脸上的表情瞬间有些不好看,她们家全家上下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他大孙子倒是在族学读过几年书,不过也就是认得字的程度,连论语都背不下来。李老娘方才那一番话,可算是对她的嘲讽了。
二婶子不服气,哼了一声道,“老话还说了呢,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家家的,读那么些书做什么,把心都读野了。”
二婶子说这话的时候,李梅儿正好拉着李元夏一起过来,听到了这言语,心中立时不满,忍不住开口道:“二堂祖母这话可是说错了。”
二婶子刚刚被李老娘暗讽,心里正有气呢,这会儿又被小丫头给反驳了,脸上立马带了些怒色,不满斥责道:“你个小丫头懂什么,别以为读了几年书就啥都知道了。”
李梅儿冲着在座的长辈们行了个礼,这才又抬头说道:“别的我不好说,不过二堂祖母方才说的那句话,碰巧我还真是知道的。”
刘氏闻言,也是笑道:“那梅丫头你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李梅儿笑了笑,继续说道:“许多人听了这句话,都会同二堂祖母一般,认为咱们女子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可这句话其实另有一种解释:女子如果没有才学,就看她有没有品德。
本来这句话的上联是“男子有德便是才”,下联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上联的意思是希望一个有为的男人,要以德行为主,以才干为辅的意思,告诫每个男子要以德行为主,而非叫男人不要重视才干。
而下联的意思依然是劝女子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非贬辱女人不能有才干。这句话之所以会让世人误解,是因为人们都错解了“无才”的“无”字。这个“无”字是“本有而无之”的意思,也就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并不是真正没有才学,才干的意思。”
李梅儿这一番话说出来,众人都是恍然大悟。刘氏更是忍不住恍然大悟,夸赞道:“梅丫头不愧是读了这么多年书的,若不是你解释了,我还不知这么多年我都理解错了这句话的含义呢。”
李梅儿立即谦虚道:“族长太太您谬赞了,其实这些都是珍姑祖母她告诉我们的,珍姑祖母总说女子也应该读书,很是痛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谬论。她认为女子只有读了书,懂了道理,以后才能更好的辅佐夫君,教导子女。”
“可见梅丫头你前些年在珍姑太太那里读的那些书没有白费,哪家要是娶了你这样的媳妇儿,那才是大福气呢。”刘氏又是夸赞了一句,显然对李梅儿十分欣赏。这话李梅儿就不好接了,只能羞怯地低下了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李老娘看孙女给自己长了脸,更是得意,忍不住又说道:“我家这丫头,就是从小爱念书,我也常说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做什么,能识字算数就行了,可这丫头就是爱读书念诗,这不才去了州府没多久,就进了个什么诗会,里头的人都是些官家小姐,隔三差五地就邀她去作诗呢。”
众人一听,呦,这可真是了不起啊,李彦家的丫头都能跟州府的大家小姐一起论诗作画了,将来的前途当真是了不得。
有些个心思活络的,这会儿已是在打听李梅儿的婚事了,虽说她这会儿年纪还小,可先打听起来也没啥问题,毕竟先下手为强吗。
李老娘对自家孙女儿的婚姻大事早已有了打算,自然只说丫头还太小,她娘打算及笄之后在打算婚事之类的。
李梅儿早已受不了被这一群长辈像是看香饽饽一样的打量了,再者她也着实没有练成李老娘那样厚的脸皮,就赶紧拉着李元夏逃跑了。
两人跑到了一处安静地方,李元夏才问她,“你真加入了那什么诗会,我可是记得你最讨厌作诗的,原先咱们一起上课时,珍姑祖母一让咱们作诗你就装肚子疼。”
“你可甭提了!”李梅儿无奈摊手,“我那是被赶鸭子上架,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祖母那张嘴,都是夸大了说,我哪有隔三差五就去参加诗会啊,统共也就去了一次,还差点要了我半条命。”
“那你跟我说说呗?州府小姐们的诗会是个啥样子?”李元夏十分好奇地追问道。
李梅儿这才大致把自己参加诗会的经过给她说了。
李元夏听完之后,也是皱着眉头道:“这些州府的官家小姐也太霸道了些,明摆着就是看不起咱们这种小门小户的,梅儿,那诗会你不去也罢!”
“我本也不打算再去了,我跟她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李梅儿拉着好友的手,笑着赞同道,心想着这才是跟我三观相合的好朋友吗。蒋山青说的果然是对的,三观不合,怎么能做朋友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梅儿又同李元夏聊了些州府的趣事,两人才重新回了前头吃席。
李元春的及笄宴热热闹闹地一直到了下午,众宾客们酒足饭饱,便一一告辞了。李梅儿家因着与李鑫家关系不错,除了李老娘抱着健哥儿先回去休息了,蒋氏和李梅儿都留了下来帮忙。
说是帮忙,其实也就是帮着主家送送客人,那些收拾的活计自有丫鬟下人们去做,李梅儿就陪着李元春和李元夏送那些同龄的姐妹们。
李梅儿站在门口,有些无聊,就心不在焉地四处看着,眼角余光忽然就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定睛仔细一看,还真是那人,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李梅儿想了想,便对身边的李元春说道:“元春姐,我想起来了,二婶子方才好像有事儿要找你,你进去看看吧。”
李元春不疑有他,点头便转身进了屋内。
一旁的李元夏却有些疑惑地问道:“我娘有啥事儿找姐姐,我怎么不知道?”李元夏一直跟李梅儿待在一起,吴氏若是同她说了什么,她不可能不知晓。
李梅儿也没解释,只是朝着不远处的一个地方努了努嘴。李元夏顺势看过去,一看之下,脸色也是变了,语气不善开口问道:“他怎么在这里?”
李梅儿无奈一笑道:“有件事我没同你说,他如今也在白鹭书院念书,跟山青哥哥算是同窗,这次从我们从州府回来,他就是跟我们一起回来的,前几日,他还想托我给元春姐带及笄礼,被我给拒绝了。”
“这人怎的这般阴魂不散,我姐都定亲了,他还纠缠不休的,不行,我得去跟他说清楚,不能让他再继续缠着我姐了。”李元夏这般说着,就怒气冲冲地往前冲,李梅儿都没来得及拉住她。李梅儿无法,只能也连忙跟上了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铮本只是想躲在暗处再看看李元春,即便只是再看一眼,他也心满意足了。只是隔了这么久再见到心上人,他忍不住看着看着失神了。
李元春今日及笄,自然是打扮的十分精心,她梳了个垂鬟分肖髻,簪上了百福金簪,另配一支海棠绢花儿,少女的娇艳动人扑面而来,且她原本就生的美艳,这会儿更是让人移不开眼。
何铮看的痴了,也没发觉李梅儿她们已经发现了他,等到李元夏怒气冲冲地朝他藏身的地方走来,他才慌乱地醒过神来。
这会儿他再想找地方躲已是来不及了,且那样也不磊落,何铮自诩君子,只能硬着头皮看着李元夏和李梅儿走到跟前,然后躬身行礼道:“在下唐突,见过两位姑娘。”
李元夏才懒得跟他见礼,开门见山道:“少说废话,我过来是为了警告你,以后不许再出现在我姐面前,我姐已经定亲了,明年就要成亲,你要是再纠缠不休,我可就对你不客气!”她竖着眉毛,尽量做出一付凶悍模样。
何铮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李姑娘,你恐怕是误解我了,我并没有想打扰你姐姐,我知晓她定了亲,本已是打算将她忘了的,就是想着来看她最后一眼……从此往后,便彻底断了这念想了。”
李元夏本就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若这何铮和个无赖,她也能疾言厉色地怒喝,可他如今这般失意可怜的模样,她倒是硬不下心来了,气势顿时弱了几分,佯装生气道:“你别做的这般深情款款的,你若是真的那么喜欢我姐,当初你娘上门的时候,就应该是过来提亲,而不是污蔑我姐勾引你,让她离你远些了!”
何铮听了这话,脸色当时就变了,皱眉急急追问,“我娘当时去你家拜访,不是过去提亲?”
李元夏顿时像看傻子一样地看着何铮,“你娘来我家做什么你会不知道?你要是不清楚,回家再去问问你娘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何铮沉吟了片刻,脸色顿时变得越发难看,他弯下腰,深深朝着李元夏作了一揖,直把李元夏吓的后退了几步。
“你这是做什么,别以为你行这样的大礼,我就会同情你,让你见我姐,我跟你说,门都没有!”李元夏有些惊慌地大声道。
李梅儿实在是看不过眼了,拉了拉犯傻的李元夏,低声道:“听他怎么说。”
李元夏镇定了一些,方才点了点头。
何铮直起身子,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看着李元夏,真诚道:“多谢李姑娘告知我真相,说起来我与你姐姐……也是阴差阳错,不过既然是有缘无分,我也不会继续强求,只希望你姐姐往后一生顺遂。”
何铮说完,也没再看李元夏二人,转身便离开了。他走出去不远,李梅儿便看到他似是将手中的一样物什仍在了墙角的废墟处,看模样似是一个盒子。
“他……不会再来了吧?”李元夏呐呐问道。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有些如释重负,又有些同情。
“应该不会来了,他能想通了最好。”李梅儿回道,觉得何铮这人其实也还行,就是性子有些太优柔寡断了。
“那咱们回去吧,一会儿二婶子找不见我们,该担心了。”李梅儿吁出一口气,拉着李元夏便往回走。
李元夏走了一会儿,忍不住又往回看了一眼,总觉得那人方才那个背影,着实是太寂寥了,让人心中很不好受。
遇见何铮只是李元春及笄宴的一个小插曲,李梅儿很快就给忘到了脑后。
李元春及笄之后,李鑫家与周家的婚事也算真正定下来了,婚期定在了明年的二月,那时天气正还暖,正适合准备婚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梅儿隔日又带着自己亲手做的鞋袜和内衣去见了珍姑太太,且把见着陆老太太的事情也一起同她说了。
“是阿菀啊。”珍姑太太回忆了一会儿,唇角便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姑祖母跟陆老太太关系很好吗?”李梅儿忍不住同珍姑太太问道,想听听她说的跟那陆老太太说的有什么不同。
“算不上吧,当初在上书房读书的人那样多,她是三公主的伴读,而我只是侍奉九公主的宫女,只因当年的那些人如今许多都不在了,她才会觉得我这个当年的老朋友弥足珍贵吧。”珍姑太太笑着说道。
“是这样啊……”李梅儿点点头道,她还以为姑祖母跟陆老太太的关系很好呢,毕竟陆老太太对她那样热情。
“你见了陆家的姑娘?”珍姑太太没继续说年轻时同陆老太太的事儿,而是转而问起了陆家的几位姑娘。
“见了。”李梅儿点头应道。
“觉得她们怎么样?”珍姑太太笑着问道。
李梅儿犹豫了一下,不知该不该说实话,她对这些大家闺秀的观感,着实是不怎么样。
“随意说,在姑祖母面前有什么不能说的。”珍姑太太看出了李梅儿的犹豫,无奈地催促了一句。
李梅儿只得讪讪笑了笑,说道:“虽是官宦之女,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出挑。”李梅儿已是说的很委婉了,就陆七那眼睛长在头顶上的模样,那有世家小姐那贤淑端方的模样。
“陆家确实算不得的世家,至多也就算是个新贵,陆家全靠了陆老大人才起来,后头除了陆三爷还有些出息,旁的都不过尔尔。”珍姑太太同李梅儿大致说了下陆家的背景,话锋一转,又道,“若是真正的世家大族,教出来的女儿绝对不止这般,陆老太太的娘家,便是真正的世家大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珍姑太太这样说,李梅儿对陆老太太的娘家便好奇起来,不过她想想也是,若不是真正的世家贵胄,当年还未出嫁的陆老太太怎有资格成为公主的伴读。
珍姑太太接着说道,“阿菀的娘家姓孙,是先帝亲封的武安伯,当年也是跟着先帝立下了赫赫战功,才得了这世袭的爵位,阿菀是孙家的嫡女,当年也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闺秀。”
“那她怎么嫁了陆老大人?”李梅儿忍不住开口问道。若陆老太太的家世如此显赫,不是应该在门当户对的世家之间结亲吗。
“你是没见过陆老太爷,他年轻的时候生的十分俊俏,赞一句芝兰玉树也不为过,虽家世不显,但他自身极有本事,当年科举被先帝亲自点了探花,若不是当时适龄的公主都已经许了婚,先帝说不准还会招他做了驸马呢。”珍姑太太说着以前的事,嘴角一直带着淡淡的笑。
“真有这么好看,比山青哥哥怎么样?”李梅儿有些想象不出年轻时候的陆老太爷有多俊俏,她见过生的最好的男子便是蒋山青了,只能拿他做比较。
“不一样,陆老大人的气质更亲和些,山青太清冷了,让人难起亲近的心思。”珍姑太太摆摆手道。
李梅儿想想也是,蒋山青相貌十分精致,是正经的瓜子脸,有修长的眉,高挺的鼻梁,淡色的唇,还有一双眸光湛然的凤眼,较之许多美貌女子都毫不逊色,且他平日里又是个寡言安静的性子,总给人一种距离感,不太接地气。
“当年陆老大人中探花后骑马游街,不知惹了多少女子芳心暗投,阿菀就是其中之一,她后来百般求了父母,才得以嫁给了他。说起来她也算是求仁得仁,只是那婚后的日子究竟过得如何,便也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珍姑太太淡淡说道,似是对陆老太太求来的这段姻缘并不看好。
李梅儿歪头想着,陆老太太刚嫁给陆老大人的时候,约莫是幸福的吧,不过陆老大人这样的人,心思应该会更多的放在官场事业之上,对妻子估计也就是相敬如宾,且后来他还纳了妾,如今夫妻两人分居两地,感情恐怕早已淡了吧。
“阿菀就是个很标准的世家女子,温婉、贤良、端庄、大方。在人前几乎找不出什么错来,她们从小就学着该如何做一个当家主母,一生都谨言慎行,不会行差踏错一步。”珍姑太太叹了一声,对陆老太太的一生做了句评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这样的人生,不是太无趣了吗……”李梅儿忍不住评价了一句,若是让她也变成那样的人,在大宅门里谨小慎微地过完一生,她一定会憋屈死吧。
珍姑太太听她这话便笑了,摸了摸她的头道:“所以我并不是依照世家之女的法子来教你们的,我希望你们有自己的主见,去做你们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被禁锢在内宅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李梅儿若有所思,片刻之后才点点头道:“姑祖母,您放心吧,我从来没想过要进那样的世家大族里,就算以后我爹做了大官,我也不会想去攀附那样的人家的。”
珍姑太太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我知道,我教了你这么些年,梅梅儿是怎样的姑娘我还不知晓吗,只是你以后难免会和这样的人交往,姑祖母只希望你凡事多留一个心眼。”
“多谢姑祖母的教诲,我记住了。”李梅儿认真地点了点头,将珍姑太太的话记在了心里,这世上她能完全信任的人不多,除了她的家人,首当其冲就是珍姑祖母了,而她又是真真正正为自己好的人。
从珍姑太太那里出来,日头已是偏西了,李梅儿回到家的时候,才知晓吴氏方才带着儿媳戚氏和孙子李昂过来了,便去蒋氏屋里询问。
“鑫伯娘过来是有什么事儿?”李梅儿一边喝着酸梅汤解暑,一边问道。
“说是下个月中秋之后,想把昂哥儿送去清风书院读书,到时候想让咱家帮忙照拂一下。”蒋氏手中剥着一个新鲜的石榴,把剥好的石榴籽儿都放到李梅儿面前,一边回道。
“鑫伯伯和俭大哥不都经常在州府吗,怎么还需要咱家照拂?”李梅儿疑惑继续问道。
“你鑫伯伯和阿俭平日里做生意都忙,时常不在府上,州府的宅子只有丫鬟婆子伺候,你鑫伯娘放心不下,若不是她要操办春姐儿的婚事,且阿夏也需要人照顾,定是要陪着昂哥儿一起去州府的。”蒋氏回道。
“那俭嫂子呢,她怎么不陪昂哥儿一起去州府。”她可是李昂的亲娘啊,又那么宠爱李昂,怎么可能不陪他一起去州府。
“你俭嫂子她有身子了,刚满两个月,大夫说胎像不太稳妥,要尽量静养,这去州府又是坐船又是坐车的,她身子受不了。”蒋氏立马又笑着解释道。
“真的!俭嫂子有孕啦,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儿。”李梅儿闻言也十分高兴地说道。
李昂比她大了两岁,今年都十三了,戚氏自从生下他之后,这么多年一直没动静,据说是当年李昂在胎中养的太大,戚氏生他的时候吃了许多苦头,伤了身子,这才许多年没动静。没想到李昂都这么大了,她忽然又有了身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呢,方才你鑫伯娘过来的时候那可是满脸的喜意,一直同我说怎么都想不到,本以为这辈子就昂哥儿一个孙子了,没想到老天爷眷顾,竟又让儿媳妇儿怀上了。”蒋氏眼角带着笑意,显然也很为吴氏高兴,这会儿的人都希望家里子嗣兴旺,多子多福,虽说李鑫家已是有了李昂这个长孙,但能多几个子孙,不管是谁都是高兴的。
母女两人因戚氏怀孕的事儿又说了几句,李梅儿又问道:“鑫伯伯怎么忽然就想把昂哥儿送到清风书院去了,他在族学不是学的挺好的吗?”
李梅儿并不觉得清风书院就有多好,可她们镇上的大户却是一个个都将子侄往那里送。
“许是看族长家的煜哥儿中了秀才,有些着急了吧。”蒋氏猜测道。
“李煜比昂哥儿还大了两岁呢,今年都十五了,他中了秀才也不是很稀奇的事儿吧,鑫伯伯这般着急做什么,昂哥儿再读个两年,中个秀才肯定也没问题的。”李梅儿说道,觉得李鑫太过着急了些。
“你鑫伯伯这是在为昂哥儿以后铺路呢,如今看来,昂哥儿在读书上也是有些天分的,进士不好说,举人应该是没太大问题,若是他以后要当官,自然要有些人脉,你鑫伯伯生意虽说做的不错,但认识的大多都是些商贾之流,官场上的人脉并不多,而那清风书院多的就是达官显贵的子弟,这会儿让昂哥儿进去多结交一些,往后对他的仕途也有助益。”蒋氏细细为女儿解释道。
李梅儿自也想的到这些,却并不觉得这多有用,撇撇嘴道:“娘,您忘了阿易哥的事儿了吗,清风书院里达官显贵的子弟是多,可我看他们并不怎么看得起商贾人家的子弟,不然阿易哥也不会因为得罪了陆家的子侄,而被书院劝退了,想来那些官宦子弟都是眼高于顶的,恐怕不屑于同商贾子弟们交往,昂哥儿就算进了书院,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蒋氏却摇摇头道:“这不一样,你阿易哥进那清风书院,全赖你周伯伯捐赠了学衫,他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学问,自然会被书院里的小学生们看轻,可昂哥儿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那些官宦子弟只要不是笨蛋,应该都会与他交好,这样无派系无背景的学生才最好拉拢,你且看那煜哥儿,进了清风书院也有一段时日了,也没见出了什么事儿啊。”
李梅儿想想也对,阿易哥这个纯靠银子进书院的,难免会被人瞧不上,昂哥儿就不一样了,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希望鑫伯伯的苦心没有白费吧。”李梅儿叹了口气,没继续说什么了,心中也为李昂那小子担忧,也不知道他进了书院,能不能跟里头那些子弟们搞好关系。
李梅儿又在章水镇住了两日,便准备回州府了,眼看着马上就要到八月,还得回家准备中秋节的节礼。
一行人回到了州府的宅子,李老娘便与蒋氏说起中秋礼的事儿,“你姐夫家里,到时候等他从书院回来了,亲自跑一趟吧。中秋不比别的节下,连带重阳的礼,也一并带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蒋氏闻言自然应了,想着这次回章水镇也没去看看姐姐姐夫,便笑着说道:“姐姐姐夫过完年就出孝了,到时候她们应该会来州府吧?”
董姐夫丁忧了这三年,出孝了肯定是要来州府活动的,看看能不能谋到一个外放的肥缺。
李老娘叹了口气道:“那是一定的,只是不知到时候能不能谋个好缺。”
“一定没问题的,祖母您不是说我姑姑命里带着富贵吗,今次姑父出了孝,姑姑怎么着也要做个县令太太了。”李梅儿笑着与李老娘安慰道。
李老娘面上这才有了些笑意,十分得意道:“那是,你姑姑小时候你祖父拿了她的八字去算,人家算命先生就说,你姑姑命里带着富贵呢。如今看,可不是应验了么。”
“那算命先生有没有说我爹命咋样,以后是不是当大官的命?”李梅儿虽然对这些迷信活动存怀疑态度,但还是忍不住地好奇。
“那自然也是当大官的命,还说以后能见着皇帝呢。”李老娘依旧得意洋洋,觉得儿子将来定是前途远大,全然忘了那算命先生还说她和那死老头子以后能长命百岁呢。
说了一会儿李青青夫妇,蒋氏也想起了自己那远在京城的弟弟,心中不禁思念起来,叹气道:“也不知言之他们如今怎么样了?
李老娘笑,“能如何?做了翰林老爷,威风呗。”
李梅儿也在一旁附和,“对对,舅舅为人处世向来稳妥,做官也定是不赖的,娘您不用担心。”
“等过两年阿彦去京城参加会试,咱们不就能见着亲家他们了,也就是一眨眼的事儿,梅儿她娘你不用记挂,大舅爷不是也经常写信过来吗,说他们在京城都挺好。”李老娘又宽慰儿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氏点头笑了笑,她其实就怕蒋言之在信中只是报喜不报忧,毕竟京城居大不易,她娘家又人生地不熟的,刚开始去的时候定是十分不容易的,但以大弟的性子,自然光会挑些好的说,那些不好的事都是自己抗下了,她如今也希望两年能赶快过去,这般就能去京城瞧爹娘弟弟了。
中秋节礼的事情,婆媳两个商商量量的便也都决定了,然后便是秋后田里收成的事情,李老娘以往总是说,帮李梅儿和蒋山青存了钱置地,这话她自然不是随便说说的,除了章水镇的那几百亩祖地,一家人到了州府之后,也着实买了许多田地,虽说不全是上等田,毕竟州府不比镇上,许多田地都是那些大族们世代传下来的,变卖的终归少些,但她们还是托了李鑫的关系,在城郊买下了几百几百亩的田地,上等田和中等田都有。
家里田地的出产,自然都是李老娘收起来的,她老人家如今还是当家人。蒋氏的私房,都是归蒋氏的,李老娘也不要。再有,蒋山青的田里收入,她也都是叫蒋氏算清楚的,专门拿了个本记录,以后给蒋言之和蒋山青都是个交待。
算清了田里收入,李老娘蒋氏好几天都是乐呵呵的,可见收成不差。
大家趁着中秋将至,一并去保国寺烧香带郊游,再者,还要去看看她们家置办的田地,地段儿也是在保国寺脚下。
虽不都是一等的肥田,却也还好,分给几家佃户种着。这几家佃户共推出一个姓郑的做管事,跟蒋氏汇报田地的事儿。
蒋氏这回想让李梅儿多历练,便让她与那管事对接,李梅儿将模作样的听着,然后说,“我知你们这一年用心,过中秋的,每户两坛子酒两条猪腿,明儿个郑叔你去我家里拉来,给大家分一分,也是过节的意思。”
郑管事喜笑颜开千恩万谢,想着这主家年纪虽小,却是开眼的很。
郑管事并没有因为李梅儿年纪小就有些轻视,而是十分恭敬地给李梅儿讲了讲田里的事儿,还要家里女人杀鸡宰羊款待李家一行吃饭,李梅儿因着还要上山看一回她那面馆,便婉拒了,郑管事送她们老远,看她们上了车才罢。
李梅儿在车上便向蒋氏和李老娘邀功,“娘,我刚才说的还成不?”
蒋氏便笑,“挺像那么回事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梅儿闻言便喜滋滋的。
李老娘却是有些不满意道,“你这回怎这般大方了,一家两条猪腿哩。”还有酒。
李梅儿却自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这叫有舍才有得,这会儿咱们大方了,佃户知道咱们是好主家,自然好生干活儿的。但好也有个限度,人要一味好,那心眼儿坏的人便觉着你好欺,所以,好归好,但也不能叫人觉着好欺负。”
李老娘没想到自家孙女儿想的这般通透,老脸带笑地点头赞道,“丫头片子总算是有些心眼儿了。”
李梅儿一本正经,道,“祖母,我一直是有大智慧滴,只是您老人家没发现罢了。”
“才刚夸你一句,这尾巴就要翘到天上去了。”李老娘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觉得丫头片子真是不能夸。
一行人又去看了回李梅儿的面馆,看生意确实还不错,李老娘这才放了心,觉得孙女儿这铺子买的总算是不亏本了,一行人在面馆里吃了午饭,这才下山回家去了。
中秋过后,李昂便带着下人和书童到了州府,蒋氏和李梅儿亲自去码头接了他,李鑫和李俭同他一起来的,一行人一起去百味楼吃了宴席,李鑫就把人托付给李梅儿家了。
李昂对自家亲爹和亲祖父倒是一点留恋也没有,十分开心地跟李梅儿一起回了家,一进她家就十分熟门熟路地说道:“梅儿妹妹,这宅子我可比你熟,我小时候来州府玩儿的时候,就是住在这里的,如今这儿成了你家,也真是缘分啊。”说完就回头问李梅儿,“对了,我住哪间啊?”
李梅儿看他这自来熟的模样,没好气道:“你住西厢房,那里还有空房间,我娘早给你收拾好了。”说着就要领他过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等李昂安顿好之后,就去拜见了李老娘。
李老娘以往对李昂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他小时候还跟自家子侄打过架,但不打不相识,后来几个人都玩的挺好,他也经常会来家里串门,且都不是空手过来,时常会从家里带些瓜果蔬肉的。
李老娘最是喜欢这种懂礼数的小辈,对他一直都是和颜悦色的。也偶尔会请他吃些自家做的点心。
李昂也十分喜欢李老娘,他祖母吴氏平日里比较忙,关注他的时间不多,且吴氏年纪也不大,并没有老一辈的那种慈祥感,而他曾祖母又去的比较早,所以对别人家那宠溺慈爱的祖母,总是有些羡慕的。
“既然决定了要去书院读书,那就好好用功,你山青兄弟如今就在白鹭书院读书,虽和你不在一个书院,但也是一样十分用功的,你要同他多学学。”李老娘慈爱地叮嘱着李昂。
“二曾祖母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念书,争取后年就考中秀才,一定不会让山青他们拉下太远的。”李昂这会儿也是壮志踌躇,看着身边从前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考中的秀才,他自然也十分着急,想着早些赶上他们。
“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了,身子也很要紧,要那什么劳逸……”李老娘似是一下子想不出词儿了,便冲着一旁的李梅儿使眼色。
李梅儿会意,立即接话道:“劳逸结合,祖母她让你读书也别忘了休息呢。”
“我晓得的,谢谢二曾祖母关心。”李昂笑笑,又是躬身说道。
晚上为了给李昂接风,李家的晚餐十分丰盛,林婆子专门一早去市场买了只兔子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梅儿亲自做的炖兔子,香味能飘出去半里地,还煮了酸菜黑鱼,看着就十分有食欲。李昂啃了一条兔腿,又喝了两碗辣鱼汤,直吃的满头冒汗。
平日里向来吃的最多的康哥儿看李昂这样会吃,便有些庆幸地说道:“阿昂侄子,还好你就在我家住几日,不然你这架势,我可抢不过你。”
李昂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想着一会儿没人的时候得教训这小子一下,小小年纪的装啥大人,还阿昂侄子,定要让他改口叫哥才行。李昂第一次因为自己的辈分小而感到十分憋屈。
“行了,赶紧吃饭,哪那么多话。”李梅儿看李昂脸色尴尬,赶紧教训了自家弟弟一句,心想着弟弟这嘴真是越来越损了,看来是被山青哥哥给带坏了,以后得教他好好说话,不然以后容易被人打。
李昂在李家休息了三日,便去了书院参加入学考试,这一回同他一起考试的有几十个小学生,个个都是州府或是附近各县镇过来的。年龄都不大,大多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庄家这次也有两个孙辈参加考试,不过这两人也就是走个过场,凭着陆家大爷如今对庒素素的宠爱,庄家这俩孙子只要不是水平太差,都能进书院念书。除了庄家,另外还有汪茹的弟弟,也是今次参加清风书院的入学考试。
李梅儿对清风书院的考试也有些好奇,想着反正也闲来无事,便准备陪着李昂一起去,也算是长辈关爱了,她顺便还可以去面馆看看,上次去的时候看见街面上好像又有一家差不多的面馆准备开张,也不知会不会影响她家的生意。
因为要赶着上山,李梅儿天没亮就起来了,李昂因为紧张,昨晚上一夜都没睡好,早晨起来的时候,脸上还挂着两个黑黑的眼圈。
李梅儿便忍不住笑他,“不就是考个书院吗,又不是考秀才,你这么紧张干嘛?”
李昂讪讪一笑,“我这不是怕考不上,给家里丢人吗。”
李梅儿却是大喇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吧,要是考不上,鑫伯伯出些钱,你也是一样能进书院读书的,你看阿易哥,就他那水平都能进清风书院,你怕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昂听了李梅儿这话,却是苦笑一声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怀疑清风书院的水平了,可是真有传闻中的那样好。”
李梅儿十分客观地评价道:“水平肯定是还可以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小学生想进去念书,但我觉得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神,毕竟你看上一科的案首就不是他们书院出来的。”
李昂听完之后就是苦笑,无语道:“梅儿妹妹,山青可跟咱们不一样,他是文曲星下凡,谁能考的过他啊,我觉得清风书院那些学生们输给他,并不冤。”
李梅儿与有荣焉地扬起头,说道,“所以说吗,那清风书院也没多厉害,反正肯定是比不上白鹭书院的,所以你也没必要这么紧张。”
李昂还真被李梅儿说的放松了许多,点头道:“妹妹说的是,被你这样一说,我还真不那么紧张了。”
两人说着话,随意吃了些烙饼包子,就带上各色行装出发了,因为考试要进行一天,李梅儿昨日也专门帮李昂准备了今儿中午的吃食,虽说清风书院内是可以花钱吃午饭的,但李梅儿怕清风书院里的吃食也像白鹭书院一样的难吃,便还是给李昂准备了。
清风书院的位置在半山腰上,比去白鹭书院方便多了,不过一个时辰他们就到了书院门口,蒋氏李梅儿三人是步行上山的,快到书院门口的时候,就看到山路上有人骑马纵行,路上小学生纷纷躲避,李梅儿眼神不赖,看得出骑马的人也穿着墨蓝色的学生制服,不禁道,“这书院里还有人骑马?”
倒不是说骑马怎么着,实在是,马匹在这个年代是贵重牲口,故此,这年头儿,人们多以骡、驴、牛代步。如李鑫、族长、周家,都是有马车的。更别说陆家这样的大族,家里在城郊还有片马场,专门用来养马的。但即便是陆家,也从不让子孙骑马上学,陆老太爷坚持“苦其心志,劳其肌肤”的教育方式,陆家子弟上学都是走路。
庄家也骑得起马,不过,庄老爷结了陆家的亲,庄老爷努力将教育方式与陆家看齐,骑得起马,也不叫孙子骑,一样是走路上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