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不行?”江野试图从理论上说服晏桦。
晏桦低头吃面,懒得搭理江野,“一天天想点正经吧。”
江野坐在桌子对面问:“什么正经的?”
“今天中秋节,晚上吃什么?买菜没?”晏桦转移了话题,免得江野脑子里都是黄色废料。
江野挑起一筷面说:“晚上十九和十七说他们俩要做饭,让我们去他们那吃。”
“前天就把高压锅拿走了,说要做个大菜。”
晏桦闻言挑眉,许久后感叹道:“他俩的厨艺,一个比一个一言难尽。”
十九和十七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一直吃食堂。后来流浪又是饥一顿饱一顿,根本没正经学过做饭,好不容易遇到晏桦,在汽修店住下后,总算有时间正儿八经地学做饭了。
但是可能这两人对食物的要求确实不高,做出来的饭菜,可谓是色香味俱不全。
高二冷战那段时间,江野也真是敢想,还让他做得饭让十九冒充是自己做的。
晏桦当时一眼就看出来了,且不说十九就不会撒谎,磕磕绊绊的。而且十九和十七在厨房捣鼓一个星期都难做出一顿像样的饭。
晏桦想到这里又提醒说:“下午你去看看,别我们晚上一口饭都吃不上。”
江野点点头,“那我去看了,你就答应我?”
“不可能,一码归一码。”晏桦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在江野再次开口前,他指了指桌上的月饼道:“等会去把这盒月饼带给他们,别人送了好几盒,我们两吃不完。”
“知道了。”江野望了望桌上的月饼,想起之前小时候的事情。
晏桦不爱吃月饼,他嫌甜腻腻的。
最重要的是,他也不爱过节。过年和生日这两个最重要的节日他都没过过,更不用说些其他的中秋端午了。
但是江野小时候很在乎这些。
因为江野妈妈会记得各种节日,就算是被家暴带着江野东躲西藏的日子,也会在中秋节给他买个月饼。
因为妈妈的习惯,所以和晏桦在一起生活后,江野也很在乎这些。
2000年中秋是他们在一起过的第一个中秋节,那时候中秋节还不属于法定节假日,江野学校不放假,晏桦还在建设车行更没有放假这一说。
那一年中秋节是星期二,江野周末去车行找晏桦时,就问了一次。
“桥哥,你中秋节晚上回来吗?”
晏桦犹豫说:“看吧,不忙我就回来。”
“好吧。”江野略有些可惜,但是也没有纠缠,晏桦那时候没车,晚上回来看他,只能坐公交回来。
如果车行临时有事,或者太忙,赶不上最后一班公交就没时间回来了。
晏桦揉了揉江野脑袋说,“你到寝室写会作业,我晚上吃饭的时候带你去百货大楼买月饼,再给你买几件新衣服。”
江野却说:“只买月饼,开学刚买了新衣服。”
“去看看吧,买双鞋也行,过节嘛。”晏桦自己不爱过这些节日,但是他知道江野喜欢这些,也愿意哄小孩开心。
临近中秋,百货商场里来来往往的顾客络绎不绝,每次人多的时候晏桦都会把江野的手牵得很紧。
晏桦第一次当家长,很担心弄丢小孩,要时刻确保江野在自己身边。
卖月饼的摊位前站满了挑选的人群,晏桦攥住江野的手挤开了两个位置。
“想吃什么口味的月饼,挑一挑吧。”
江野看着琳琅满目的月饼,视线却停在他们的价格牌上,选了许久后指了指一处说:“桥哥,我想要这个。”
江野手指的方向是老式的酥皮月饼,外面包着红红绿绿的油纸,咬一口都掉渣,里面还是五仁馅的,各种馅料,里面还有冰糖和青红丝。
“除了这个呢?还要别的吗?”晏桦扫了一眼,发现江野挑的是月饼摊中最便宜的一款。
“不要了。”江野摇摇头。
晏桦拿起一款广式月饼说,“再拿点枣泥馅的吧,你不是爱吃甜的吗,早上出门拿一个,路上饿了吃也行。”
江野有些犹豫,相比于五仁馅的,他确实更喜欢枣泥的。
晏桦看出了江野的心思,找了个袋子装了几个枣泥馅的,又指了指另外几款月饼说:“这几个都是一个价,再挑挑喜欢的。”
晏桦挑了一个问:“莲蓉馅?”
“可以。”
“水果味的呢?”
“怪怪的。”
“鲜肉月饼?”
“不要。”
“咸口的要吗?”
“不爱吃咸的。”
晏桦知道江野的口味习惯,“那就挑点甜的,但是你这几天要少吃点糖了,晚上吃完月饼后记得刷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