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中城早已萧条,街道鲜有人影。几张碎白纸屑,从天散落,撒在黎献愚披散的长发上。
他凹陷的眼珠子微微转动,耳尖一颤。
身后有嘈杂的人声。
他转身朝街道尽头走去。
一丝清脆琴声刺穿喧嚣,扎进他耳朵里。随即琴声一转,宛若哀鸟悲鸣,不断下降、下降、下降,瞬时骤然扬起,冲上云霄后戛然而止;沉寂片刻,琴声转而化作溪流,滚动在温润的鹅暖石之上,绵延不绝。
黎献愚双眼发红,他识得这曲,这是《乌夜啼》,是徐公廉的成名之作。他无法自控,一步一步朝人群走去。
人群围绕着法场。法场之上,屠刀之下,一位白衣男子,抚琴而坐。琴声从他的指尖流出,一声一声地哀鸣。
“哎,这可是文坛领袖徐先生?”
“正是。当真是一个高风亮节之人。”
“是何罪名?”
“如今世道,需要什么罪名?不过是他不肯屈服于周氏家族,才落得此下场!”
黎献愚听得耳边之人谈论着,但徐公廉因何被问罪,他再清楚不过。
一旁的一位白衣书生抹泪,“好一首《乌夜啼》!听之叫人肝肠寸断可惜!可惜!”
“周氏家族得权以来,屠杀了不少文人名士,如今徐先生也被残害……下一个会不会是黎先生?毕竟当今名士里最负名望的,除了徐先生,就是黎先生了。哎,要我说,这济中三贤怕是一个也逃不了!”
那书生愠怒,“黎献愚?不过是个贪生怕死之辈!见同党被诛,便佯装放诞,实则屈服周氏!首鼠两端!”
有人争论,“你何故诋毁黎先生?他可没出来做官!哪里有你说屈服周氏?”
两人争论了几句,忽而法场上爆发出断裂的琴声。
人声戛然而止,所有目光齐聚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