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定摆摆手:嗐,这还不简单吗?不管是从美国,还是从日本的情况来看,越是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就越高。我们国家的生产总值也上来很久了,而且我们传统文化里就一直倡导,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金融危机之后,就业压力也不小,干教培这行从长远来看,无论如何都是错不了的。这也是你们看好这个行业,不断往里面加注的原因所在。
董天海不断点头。
林蔻蔻和裴恕则是意想不到。
两人竟然已经开始聊上正事儿了?
他们相互望了一眼,没再说话,只坐在一旁听起来。
老和尚眼睛盯着棋盘,显然还在琢磨自己把棋下在哪儿,只分出一点心思来说话:但无论在什么地方,行业的兴衰都是要跟政策挂钩的。归根结底,还是得顺着风走。现在社会不提倡内卷了。
董天海道:可如果K12不能做,那教培行业还做什么?
他投的千钟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K12教育。甚至可以说现在市面上几乎所有教培机构,最大的收入都来自K12版块。
毕竟,谁不说家长的钱最好挣?
要把这块全裁掉,那这公司不就只剩个空壳?
智定抬起那乱糟糟的眉毛看他一眼,道:只是国内很可能受影响,又不是所有地方都受影响。
董天海:
这时的智定,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压低了声音,以至于看上去有些鸡贼:我们国家的国情如此,教培行业才这么赚钱。国内不让干,那就找个替代品,接着干。反正你公司的人员都在哪儿,国内国外无非就是成本和市场规模差一点,但好歹能止损。
董天海都感觉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错:您的意思是
智定干脆把话说明白了:你看看外面哪个国家跟我们最像。
董天海迅速一盘,心里已经翻江倒海,说话竟抖了一下:印、印度?
智定立刻一脸孺子可教的欣慰。
林蔻蔻惊呆了。
裴恕也惊呆了。
好家伙,才下一盘棋,他就给董天海分析起了局势,出起了主意!
不让卷中国人,竟然叫人搞业务出海,去卷印度人?!
这得是有多损?
人印度人做错了什么?
他们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现在虽然还赶不上中国,但依靠人口拉动的需求,以及全球产业转移,经济会慢慢起来。就算现阶段有钱投教育的人没那么多,对你们来说也够了。
老和尚立刻就分析印度到底错在哪里。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能有效预防风险,届时避免大规模裁员。再说国内教培行业,也不就是这么彻底完蛋了,还是有一些领域能做的。
国内不让卷,就去卷国外,乍听起来还他妈很有道理。
董天海有一种在听天方夜谭的感觉。
他现在人已经麻了,脑袋也不太转得动,几乎是呆滞着问:国内教培还有希望?
老和尚捏着一枚棋子,伸出手指头来,竟是朝林蔻蔻跟裴恕指了一下。
两人都是一愣。
董天海更是一头雾水:林顾问跟裴顾问?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老和尚把白眼一翻:这都不明白你还混什么?
董天海:
老和尚深深叹气,俨然一副他觉悟不够高的样子:未成年人不让卷了,你卷他们啊卷成年人又不犯法!
林蔻蔻、裴恕:?????
你他妈有胆再说一遍!
搞职业教育大有前途。老和尚看着林蔻蔻冷哼一声,比如每次看到她,我都觉得人力资源这行的门槛太低!就应该人手一本从业资格证,不考过不准她入行!
第83章 职业病
猎头卖的是人,做的是人的生意,是人力资源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像业内虽然一向都称某猎头公司,比如歧路猎头,实际上在工商部门那边注册的名称是歧路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但不同于其他行业,比如法律、会计等,都严格要求从业者有相关资格证书,人力资源这行虽然也有人力资源资格证,可这属于有证锦上添花,没证无伤大雅的事,从来不严格要求。
像林蔻蔻,就从没考过证。
开玩笑!她两届金飞贼奖得主,名号放出去不说十个有十个知道至少也有八个知道,出来混还用带资格证?
林蔻蔻三个字就是资格证!
所以在听到老和尚这番话时,她简直冒出满脑袋的问号:从业门槛低?我们这行丛林法则,优胜劣汰,卷生卷死,要什么资格证!老和尚你说话就说话,别阴阳怪气。你一个出家人在这儿教人搞内卷,你有职业道德,你考证了吗?
智定万分淡定:我们佛教协会有戒牒证,老衲是通过考试,持证出家,可不是什么无证从业的野路子。
林蔻蔻:
老和尚瞅她一眼,补了一刀:所以你真的没考证是吗?
林蔻蔻:
万千脏话全在肚子里,憋得她脸都绿了,好半晌后,才硬邦邦地顶了一句:我林蔻蔻,不需要考证。
智定于是扭过头,指着她对董天海道:看见了吗?这种人,以后都是潜在用户群。
董天海看着林蔻蔻,点点头,深以为然。
林蔻蔻:
裴恕在旁边毫无良心地笑出声来。
谁能想到,董天海跟智定这一场谈话,林蔻蔻才是最终的输家呢?
直到从小佛堂里出来,她脸色都不好看。
智定老和尚说快到做晚课的时间,结束下棋后,便拿着他的扫帚,告辞先走了。
林蔻蔻就站在后头看着他,咬牙切齿道:果真都是假人,修的都是假佛!
这是先前董天海见完张贤之后说的原话。
可没料到,董天海本人听她这么说之后,竟摇了摇头:这是真人,修的是真佛。
林蔻蔻冷冷看向他。
董天海咳嗽了一声,避开了她的目光,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已经收干净的棋盘,不免若有所思:不过是真没想到我现在知道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我来见这个人了。
天知道董天海坐下来后听见对方说教培行业要凉时,心里有多大的震撼。
可顺着老和尚的思路一想,便觉得背后发冷。
至于后面说对外搞业务出海,对内改卷成年人,他反倒已经平静了不少。
裴恕问:您接下来什么打算呢?
董天海心头沉重,道:我虽然觉得他说的事可能会发生,可现在毕竟没有发生。整个行业正是如日中天时候,难道这就要我赌一把,现在就开始逆势而为吗?
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现在自断臂膀?
就算他做事向来极有魄力,遇到这种恐怕也得好生掂量掂量。假如赌对了,自然高瞻远瞩;可如果赌输了呢?只怕立刻便要沦为业内笑柄。
这代价,可一点也不轻。
着实想了一会儿,董天海才道:这位大师的确是有远见卓识的,但事关千钟教育接下来的发展路线,我得找我的团队商量一下,然后才能做决定。
董天海这样的人都有秘书团队,承担的是智囊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