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你是在陛下继位的那一年,为的太史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其后分封与郡县之争,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铺设驰道通达天下各地。这么多大事,你有太多可记的了。后世绝不会忘了你这个太史令,忘不掉你叫太史达,我这点戏言就别记了,我是胡诌的。”
太史达摇摇头。
“陛下已然承认,此乃达亲眼所见。史官据实直诉,一字不改。”
太史令只害怕记的事少,不会嫌记的事多。
记得越多,越可能名流千古。
“给脸不要脸是罢?”
嬴成蟜立刻脸黑,他刚刚弄好的衣领再次被他揪凌乱。
“你干的了太史令就干,干不了就换人。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会写字的人有的是,赶紧给乃公删了!”
太史达一字一顿。
“一,字,不,改。”
嬴成蟜松手,望向看戏的始皇帝,认真道:
“我不想被记在史书上,能不能换个太史令,我是认真的。”
他所发明创造的物事,所提出的政令,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是他自己所想。
这个功,追根溯源并不是他的。
提出来改变现状,让这个天下更好一些,让他过得更舒服一点,他很乐意。
领他人之功,被大书特书,他不乐意。
他是搬运工,是誊抄者,不是创造者。
所有出自嬴成蟜笔下的,诗词,都是用的原作者名姓。
即便这个天下除了他以外,没有人知道原作者,他依然固执地写上去。
一遍又一遍得和“知情人”重复。
“那不是我写的。
“是鲁迅,杜甫,李白,金庸,古龙,陆游,吴承恩……所写。”
始皇帝收起笑脸,同样认真道:
“可以。
“然秦史一直是由太史一家所记,若是不让太史一家担任,换做其他氏的人,天下不会认同。
“他们只相信太史所记的历史,不会相信其他氏族。”
嬴成蟜望着太史达,淡淡道:
“那就从太史家找一个识相的。”
他在对太史达表明他不是在吓唬人,他是真的要换人。
太史达神情更坚定了。
“长安君果然有帝权!”
“……”
嬴成蟜要宦官去太史家宣人。
在笑眯眯看着这一切的始皇帝认同下,章台宫一应人选,皆受嬴成蟜凋令。
“臣太史节,拜见陛下。”
太史节是太史达二弟,其长的和大兄一样魁梧,满脸的络腮胡看不出相貌区别。
嬴成蟜指着太史达,对太史节道:
“你兄长不听令,已被免去太史令之职。”
丢给太史节刚刚自己落笔的竹简。
“自今日起,你是新的太史令,我的篇幅只在屯留兵败乃止,听明白了?”
太史节看向始皇帝。
始皇帝点点头,为亲弟背书。
“一切以成蟜所说为准。”
太史节面露狂喜,奔到同样长有一脸胡子的兄长前。
“快记下!长安君有任免官职之帝权!”
太史达仰头看向嬴成蟜,高声道:
“早便记下了。
“帝一年,长安君有任免朝堂官吏之权,已掌帝之权柄。
“一字不改!”
嬴成蟜:“……”
始皇帝借着吃瓜果的动作掩饰笑意。
[竖子还想篡改史书,痴心妄想。]
嬴成蟜沉着脸色疾步走到章台宫前,把突然出现的章邯腰间宝剑拔出。
“随他去。”
骤然紧张的章邯,郎官,宦官,宫女在始皇帝的命令下没有多余动作。
宫内宫外,各行其事。
嬴成蟜斜提着宝剑,满是杀气,一脸杀意地走到太史达,太史节两兄弟面前。
他抛飞秦剑,秦剑在空中打着旋。
在空中反手握住秦剑剑柄,骤然压在太史达脖颈,剑刃割破衣领压在肉上。
“想生,想死。”
太史达不敢乱动,额头冒汗,老实道:
“想生。”
嬴成蟜下压秦剑,太史达脖子骤疼。
一旁大气不敢出,生怕误了兄长性命的太史节早已没了喜色。
他脸色煞白,见到那剑上已是有血,这一剑已然见血。
嬴成蟜毫无感情波动地道:
“改则生,不改则死。”
太史达本能向后靠,躲避秦剑,畏畏缩缩,哆哆嗦嗦。
这位看着是个猛将,实则是个文官,一身不是死壮而是虚胖的太史令声音中满是恐惧。
“史官秉笔直书,一字不改。”
第384章 秉笔直书,不因个人好恶而篡改历史
“你想死,我成全你。”
嬴成蟜手背上有三条青筋高高隆起,犹如泥鳅一般。
太史家老二在旁看的真切,不欲看到大兄就此离世的他来不及仔细思考,化心间恐惧为勇气嘶喊。
“长安君就不怕如崔杼一般,为后世万万人所唾骂嘛!”
崔杼是齐国大夫。
齐庄公姜光与崔杼的细君棠姜通奸,崔杼愤怒异常,却因齐庄公身份尊贵而隐忍下来。
但崔杼的隐忍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得寸进尺。齐庄公作死,在一次和棠姜通奸之后,把崔杼放在家中的帽子拿出来赏给他人。
这相当于明目张胆告诉所有人,他刚刚去崔杼家中玩了崔杼细君棠姜。
这下子崔杼忍不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莒国国君来访,齐庄公在城北设宴招待莒国国君。
崔杼身份高贵,本应入宴。但他推说身体有恙,未去赴宴。
次日,齐庄公到崔家问候崔杼,趁机又与棠姜私会。
崔杼带领武士当场击毙齐庄公。
杀死齐庄公以后,崔杼在齐国独掌大权,齐国新的君王都是他立的。
齐国太史令叫太史伯,对这一重大事件做了记录。
【崔杼弑其君。】
崔杼想要其改成“死于疾病”,太史伯不从。
崔杼一怒之下,把太史伯杀了。
递补的太史令是太史伯弟弟太史仲,他的弟弟接着照写,崔杼照杀不误。
太史伯三弟太史叔出任太史令,仍然接着照写,崔杼便又杀了太史叔。
崔杼本以为杀了三个人,太史一家不会再有送死的人。没想到太史伯四弟太史季自动递补之后,依旧照写“崔杼弑其君”。
远在外地的南史氏听说崔杼连杀三位太史氏的史官,毫不畏惧地拿着简册赶往都城。
等于告诉崔杼你杀了太史氏还有我南史氏,你弑君的历史一定会记录下去。
崔杼见如此杀下去,不但不能掩盖自己弑君的事实,反而罪过更大,只好罢休。
南史氏听说崔杼不再杀人,历史真实记录,才放心地返回驻地。
嬴成蟜气势一滞,神色有所动摇,脸上原本必杀太史达的决心不见了,手里拿着的秦剑略微松了几分,不再贴着太史达脖颈。
太史节眼看有用,趁热打铁。
“长安君若要杀长兄,请把我太史节一起杀了罢。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和齐国的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叔,太史季四兄弟一样,名流千古了。”
“你威胁我!”
嬴成蟜霍然扭头,眼中怒火汹涌澎湃。
太史达感到脖颈又一次微痛,刚才已经拿开的秦剑又压上来了。
太史节缩缩脖子,没想到嬴成蟜是这么个反映,被吓到勇气体验卡提前到期。
始皇帝正坐坐的累了,改正坐为盘坐。
右手手肘拄在右膝盖上,手掌托着右脸,左手食指在左膝盖上不规则敲打,一脸兴致盎然。
[装的挺像。]
当事人太史达急了,二弟不给力,亲自上场自救。
“达不欲死!
“这竖子自小就蠢,长安君不要和这竖子一般见识,不要冲动!
“长安君杀我不过是一剑的事,但这一剑落下不只是杀了我太史达,更是杀了长安君千古美名。
“二弟方才所言虽不中听,但杀了达会让达名垂千古却是事实。长安君既然不喜达,就应该让达活着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