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秀唉声叹气:“不拿下淮南十四州,我主不会退兵。”
李德明深吸口气,很是失望地深深看了眼朱秀:“既如此,你我往后不必再叙朋友之谊,当各为其主,各凭本事!”
说罢,李德明拂袖而去。
朱秀追出营帐大喊道:“德明兄,我主陛下欣赏兄之才华,若是在江宁失意,大可以来投开封!你我共事明主,匡扶天下,岂不快哉?”
李德明没有理会他,脚步匆匆而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下。
朱秀摇摇头轻叹口气:“言尽于此,该如何选,就看你的造化了......”
翌日和谈,自然又是无疾而终。
数日后,长江沿岸传来消息,李璟命齐王李景达为帅,统兵向扬州进发。
命禁军大将柴克宏率领一军攻打滁州。
命舒州刺史朱元增援泸州、和州。
命静江军节度使林仁肇率水路兵马增援寿州。
南唐一面派遣使团求和,一面紧急调遣兵马全面反攻。
柴荣接到传报大怒,以江宁朝廷反复欺诈为由,扣押孙晟,驱逐李德明,周唐二次议和彻底告吹。
第557章 兵进扬州
显德三年六月,就在柴荣御驾起程返回开封之际,唐主李璟遣江北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李景达率精兵三万,枢密使陈觉为监军使,武安节度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从瓜步渡口渡江,欲图前往六合进行围攻。
唐军过江后,李景达得知周将韩令坤率领骑军突袭扬州,急令屯驻泰州的右卫将军陆孟俊率万余泰州军救援扬州。
李景达则继续率领唐军主力前往六合围攻。
此次李景达出兵的主要目的是收复滁州,只有先攻破六合,唐军才能继续往滁州行军。
驻守滁州城的赵匡胤得知唐军大举来攻,一面派人火速禀报朱秀,一面率五千兵马驻防六合。
朱秀从濠州赶往扬州,途径天长县时,接到赵匡胤和韩令坤的急报。
六合有赵匡胤坐镇,行营马军都指挥使赵弘殷也从濠州率领三千骑军紧急增援,朱秀倒是可以放心。
韩令坤则在急报里提出一个大胆构想。
此前他率骑军突袭扬州,果然发现扬州城防备空虚,数百骑周兵冲到扬州城下,守城唐兵才反应过来,慌慌张张关闭城门,组织人手以弓弩反击。
若是强攻,韩令坤有把握一日内拿下扬州。
不过唐军将领陆孟俊率领援兵正在赶往扬州途中,此时并非攻城的最佳时机。
韩令坤派人通知米信,让他率领步军赶至扬州城东北方向的邵伯镇,他自己则率领骑军往西撤退。
同时放出风声,周军因为兵力不足,无力对抗唐军援兵才匆忙撤兵。
邵伯是陆孟俊增援扬州的必经之地,韩令坤率领骑军绕了一个大圈子,秘密返回邵伯镇,准备在此伏击唐军援兵。
朱秀得知此计划不禁会心一笑,当即批准,派人赶往韩令坤军中,命他照此执行。
按照后世历史走向,韩令坤占据扬州后,得知唐军大举增援,急忙派人向六合赵匡胤、濠州张永德求援。
赵匡胤兵力少,无力救援,只让他不论如何死守扬州城。
甚至派人警告说,韩令坤麾下兵马若是胆敢从扬州撤离,途径六合时,一律按照逃兵罪论处,斩断双腿!
韩令坤无奈,只得咬牙死守扬州,最终找到机会在邵伯方向击败唐军增援。
张永德倒是率兵来救,只是晚到一步,扬州和六合惊险获胜,两度大败唐军。
可以说,在原本历史上,韩令坤的扬州大捷是被赵匡胤逼出来的。
而这一次,韩令坤麾下兵马人数占据优势,此前滁州大捷、天长大捷也助涨他的信心,麾下又有猛将米信相助,所以主动请求在邵伯镇伏击唐军。
朱秀自然是顺水推舟,同意了此项计划。
陆孟俊如果多派探马查探,清楚周军在扬州附近的真实兵力,就不会匆匆忙忙赶往扬州城。
可惜,这位以凶残杀戮著称的马楚旧将,显然是个不太会动脑的莽夫。
朱秀在天长县停留两日,处理淮河下游周军各条战线军务。
史匡威、田重进所部已经从都梁山出发,朝着楚州进军。
唐军将领查保靖利用洪泽湖和白马湖之间密布的水网,多设水寨,层层递进,防备周军。
史匡威率军与楚州唐军初步交手,皆是获胜,正朝山阳方向推进。
张永德已经扫清濠州唐军残余势力,回到濠州城坐镇,观情势判断是否需要出兵救援。
寿州方面,李重进、王彦超、司超三人分工配合,与唐军援兵大将林仁肇在安丰县附近几度大战,互有胜负,围困寿春的行动还在继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