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页(1 / 1)

('

凭此花团锦簇又有一番真知灼见的文章,朱秀博得个“当世文宗”的美称。

东京时报自从创立以来,柴荣每期必读,甚至比邸报看得还仔细,这篇轰动一时的文章,自然也反复读过。

一来享受文章里的赞誉吹捧,二来作为皇帝,文章里透露的许多隐喻和战略概念,让他耳目一新,对天下局势的思考相当有助益。

柴荣把孩子交给乳母,招呼朱秀对案而坐,笑道:“文章写得不错,就是溜须拍马太过,一场小胜,不足以歌功颂德,以后还是多往实际处下笔!”

朱秀忙揖礼道:“臣不过是稍加润色,并无夸大其词之处!河东会战,不仅能昭显我大周军威,更能借此大胜提振百姓信心,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地方,宣传工作一定要做好!”

柴荣笑着点头。

这种宣扬功德的事情,按照柴荣的性情,原本是不屑加以利用的。

不过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朱秀这篇文章一出,京城内外,朝野上下反响热烈,军心民意对朝廷的支持达到新高度。

柴荣也乐见其成,允许朱秀放手去做。

刚好朱秀可以借助中书舍人的职务便利,协调各部使司,出一期最新的朝廷邸报,专门刊载这篇文章,再好好宣传一下河东战果,叫各地藩镇州县都能知道,大周在河东如何显威。

像是契丹大军集结,兵临忻口威胁太原,逼迫周军撤军,周军在太原城下受困于大雨,粮草不济,还生出劫掠邻近百姓的丑事,自然是轻描淡写用春秋笔法带过。

总结下来就是,大周之所以没能灭亡北汉,一是天时不利,补给受阻,二是河东凋敝百姓疾苦,天子怜惜,不忍心再让百姓受战乱之苦,最终下诏撤军。

这场以刘崇和契丹人勾结主动挑起的大战,最终以周军辉煌大胜退兵而告终。

师出有名,战无不胜,斩首敌方两员大将,叫进犯之敌仓惶逃回。

特别是斩杀契丹政事令耶律敌禄,更让百姓觉得出了口恶气。

当年耶律德光南下灭晋,在河北中原造的孽,百姓们都还记得清楚。

这种刻到骨子里的深仇大恨,恐怕是难以忘怀的。

柴荣笑道:“朕看过你的文章,越发觉得朝廷应该对将来的进取路线有统一认识。

朕想,广泛征集朝野意见,就当朕亲自出题,来考考我大周的官员们,对于天下大势有什么看法。”

朱秀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众臣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不错!”柴荣兴致勃勃,“一统天下是朕的事,也是大周百官的事,大丈夫身在乱世,当以此为责!”

朱秀笑道:“陛下豪情万丈,我大周经过河东会战,凝聚众心,不管是军中还是百姓,都对大周统一天下抱有期待,真是民心军心可用之时!

不知,陛下对于这篇献策文章,可有具体名目?”

柴荣略作思索,笑道:“就写两篇,一篇叫《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一篇叫《平边策》!”

“哦?”朱秀诧异一愣,旋即忍不住抚掌而笑:

“此命题宏大却又不失核心思想,容易思考下笔,想写好却不简单!对于百官而言,这可是一次难以轻松应对的考验!”

柴荣期待满满地道:“朕就是要考教考教我大周的官员们,看看其中有多少腐朽庸碌之人,又有多少可堪拔擢的良材美玉!”

第536章 仕途抉择

一番简单商讨,柴荣就决定要在下次朝会上宣布,用此两个命题,向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征集文章。

“此次公开征集百官建言献策,你就不用参加了,把机会留给旁人。”

柴荣啜了口茶,笑道:“你若是参加,未免有失公允。”

朱秀忙道:“臣保证不会提前泄露题目。”

坐在长案另一端的符金盏接话笑道:“陛下是怕你文章写得太好,最后这头名又落在你身上,难免叫人说闲话。”

朱秀愕然无语,无奈道:“皇后高看臣了,这满朝百官里,还是有不少能人奇才的,臣可没有信心一定能夺魁!”

柴荣道:“总之这次你不要参加,但也不能闲着,由你牵头,组织中书、门下职官,再从六部各抽调几名官员,组成评议团,对百官所献文章进行审议筛选,取其中上佳者呈送朕阅览。

务必做到公正、严明,不分官职大小,职权轻重,也不必看官员品性德操,只看其文章有几分才学。”

朱秀忙道:“臣遵旨!”

符金盏又插话道:“朱秀只是个中书舍人,让他牵头审阅百官文章,怕是职位低了些。”

柴荣想了想,笑道:“皇后所言有理,那就升朱秀为中书侍郎,参议朝政,临轩册命,与王溥一起执掌中书!”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