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重赟酸溜溜地讥笑道:“还不是因为你小子撞了大运,在巴公原莫名其妙吼了那么一嗓子,让陛下给听见!
你小子倒也有些心思,当时肯定是故意喊叫的,就是想引起陛下注意!”
马仁瑀恼道:“才没有!当时情况危急,逃兵众多,我气愤不过才喊的!”
“哼!~”韩重赟不信也不屑地冷哼一声。
马仁瑀觉得遭受冤枉,倍感委屈,咬牙怒视他。
张琼和杨信都在旁边劝说。
赵匡胤皱眉道:“都是自家兄弟,嚷嚷什么?仁瑀作战勇猛,得到陛下夸赞是好事,是咱们兄弟的荣幸!”
韩重赟怪声怪气地道:“满口朱县公,就差直接跑过去当面跪地投效,韩某可不跟这种吃里扒外之人称兄道弟!”
马仁瑀火气上头,冷冷道:“我也不愿跟没本事只会在背后发牢骚的庸人为伍!”
马仁瑀重重哼了声,朝赵匡胤三人抱拳,大步流星地走了。
韩重赟恼火道:“好个狂妄小子,你站住!~”
赵匡胤恼火地呵斥道:“你闭嘴!”
看看四周,几人的争吵已经引起其他禁军注意。
赵匡胤怒视韩重赟,低喝道:“再管不住你那张臭嘴,就给我滚回大营去!”
韩重赟嘟哝两句,不敢再多话。
他的年纪虽然比赵匡胤大,但赵匡胤如今是殿前四直都虞候,深受陛下和张永德器重,又在巴公原立下大功,前途光明。
韩重赟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全都寄托在赵匡胤身上,没有这座靠山,他早就被逐出禁军去了。
他和张琼、杨信一样,名义上是义社兄弟,但其实都是赵匡胤的部下。
马仁瑀原本也是,可他在巴公原大展神威,直接入了陛下法眼,从一个藉藉无名的禁军骑射手,直接擢升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就算不靠赵匡胤,马仁瑀的仕途也算入了正轨。
这就是人家的底气所在。
韩重赟则不具备这种底气,离开赵匡胤,他什么也不是。
第526章 目标太原
节度府中厅外,石守信率领内殿直禁卫值守。
朱秀伸长脖子往厅室里望,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到隐隐有怒叱声传出。
“什么情况?”朱秀小声问。
石守信瞟眼左右,嘴唇微不可觉地轻动:“陛下似是在叱责李筠。”
朱秀撇撇嘴,李筠确实该骂。
不好好骂一顿,让他知道利害,那厮就不会深刻反思。
潞州打得残破不堪,百废待兴,李筠竟然还有心思搞什么隆重迎驾仪式,强迫百姓故意摆出一副热烈欢迎圣驾到来的场面,简直荒唐。
也就是李筠仗着元老功臣的身份,换作别人,只怕早就被军法处置了。
毕竟高平县杀东厢军七十二将的屠刀犹在,樊爱能、何徽哪个不是从龙功臣,犯了大错照样被斩首,已经没有人会怀疑,皇帝陛下会因为顾忌元老功臣的身份不敢杀人。
石守信挎刀挺立,身姿如劲松,忽地低声道:“巴公原之战结局,早在朱县公预料之内?”
朱秀轻笑道:“为何如此问?”
石守信目不斜视,低声道:“从开封出发前,你叮嘱我,无论何时都要紧跟在陛下身旁!你话中含义,分明是指巴公原战事,你早猜到此战会无比凶险,以至于陛下亲冒失石冲锋陷阵?”
朱秀嬉笑道:“石虞候过誉啦!在下不过随口一说,哪有这么多玄乎预料?你身为内殿直都虞候,本就该贴身宿卫陛下,不是吗?”
石守信微皱眉头,斜瞟朱秀一眼。
朱秀咧嘴笑容实诚,石守信却从他眼底发觉几分狡黠。
当日巴公原大战,是他第一个率领禁兵跟随柴荣冲锋。
最后战事结束,内殿直骑兵只剩十几人生还。
没有他不顾生死贴身保护,柴荣不可能直冲刘崇中军黄旗所在。
战后,柴荣私下里召见他,大加赞赏。
石守信知道,经此一战,他彻底赢得皇帝信任,将来只要不犯大错,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短短半年之内,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内殿直禁兵,成为大周皇帝御前禁卫大将,堪称一步登天!
石守信也明白,若没有当初朱秀向李重进举荐,提拔他担任内殿直都虞候,他根本没有接近天子的机会。
若没有朱秀事先提醒,巴公原战场之上,柴荣突然不顾阻拦下场冲锋时,他很可能反应不及时,无法对皇帝进行贴身保护。
那样一来,皇帝陛下不一定会有危险,毕竟赵匡胤当时就在他身后不远,还有张永德、高怀德等将领,但他也失去了获得柴荣信赖的良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