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威双手撑着御案,一阵剧烈咳嗽,苍老之态尽显的脸上一片病态潮红。
好一会,郭威才平复气息,冷声道:“天雄军,是朕的心血所在,绝不容王殷之流捣乱!邺都那边,朕会亲自出面收拾,你只需帮朕盯紧王峻!”
“臣遵旨!”
郭威想了想,又道:“朕听说,信陵坊混战,朱秀手下护卫竟然以一敌二,不输殿前禁军,可有此事?”
王令温笑道:“确有此事!
之前臣向官家汇报过,朱秀手下有一批从彰义军中出来的老卒,都是勇悍的河西汉子,训练有素,如今成了侯府护卫。”
郭威倒也没多想,笑道:“朱秀这小子,练兵还是有一手的。不过眼下,还是让他待在监牢里,给朕好好反思反思。你去告诉冯道和范质,火器监和新闻署事务,若有不懂之处,尽管派人去监牢里询问朱秀,除此之外,任何人不得前去探视,也不许谁跟他过多交谈。”
顿了顿,郭威又叮嘱道:“让张沆照顾好饮食起居,也不要让那小子饿了冷了。
总之,让他在监牢里蹲几个月,磨磨毛躁性子。”
王令温笑道:“官家对朱秀还真是偏爱,拿他当作子侄对待。”
郭威笑道:“但凡天才都是恃才傲物的,朕好好捶打捶打,磨磨他的傲性,改改轻佻脾气,将来才能成为我大周的股肱栋梁。”
王令温告退后,又过了一小会,一个矫健颀长的人影踏着坚实步伐走进大殿。
“微臣王审琦,叩见官家!”
郭威笑道:“仲宝,近前说话。”
王审琦上前几步,距离陛阶一丈处止步,微微躬身做聆听状。
郭威满目欣赏地望着他:“世人都以为你王审琦是乾祐年初,朕镇守邺都时招揽的亲兵,殊不知,早在开运五年,朕在洛阳时,就和你一家相识!
朕记得,当时朕在城外遇见契丹人,兵败逃亡,在洛阳城里东躲西藏,恰巧躲进你家后院牛圈。你娘发现后没有声张,还让你送了些水粮给朕。
朕躲藏两日,才和部下重逢,逃出城去!
一晃眼,你王仲宝也从一个虎虎少年,成长为一位昂藏丈夫!”
王审琦抱拳沉声道:“全赖官家栽培,微臣才有今日!”
郭威捋须大笑:“当年朕就断言,你小子有名将之姿,如今看来的确不假!”
王审琦依旧面不改色,被皇帝当面夸奖,连丁点欢喜得意之色都没有。
这份沉着淡定,让郭威非常欣赏。
郭威道:“经此一事,王峻不会再信任你,朕调你担任铁骑军副都指挥使,去李重进麾下带兵,朝廷上的事,你就不要多管了。”
王审琦忙拜谢道:“微臣多谢官家!”
郭威轻轻叩击御案,沉声道:“依你看,李继勋、韩重赟、赵匡胤三人是否已被王峻收买?”
王审琦沉吟片刻,谨慎道:“启禀官家,今日信陵坊案件,此三人事先的确不知情!
李继勋、韩重赟本就是王峻提拔,又多受他照顾,在案件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听从王峻命令行事,倒也不奇怪。
并不能由此断定,此二人会替王峻卖命。
依微臣看,他二人心里还是以官家和朝廷为重,绝不会跟随王峻造反作乱!
至于赵匡胤,就更不会了,微臣和他在洛阳时就认识,算是布衣之交,自忖对他还算了解。
赵匡胤对官家、对我大周,绝对赤胆忠心!”
郭威笑道:“朕知道你跟三人交情匪浅,不会帮他们说好话吧?”
王审琦正色道:“微臣与三人确有私交,但也绝不会因私废公!此三人对官家的大周的忠臣,微臣敢以性命作保!”
郭威安慰道:“你向来谨慎持重,朕相信你的判断。这三人都是禁军里的年轻翘楚,朕不希望他们跟错人、走错路,有机会,你多提点提点。
培养人才不容易,朕当然希望我大周军中英杰辈出,将来平定天下河山一统,还要仰仗你们呐!”
王审琦忙道:“官家乃圣明君王,惜才用才,天下英才必将尽数归拢在我大周旗下!”
郭威指着他,笑道:“你小子越来越会做官了,朕记得你以前可从来不会拍马屁的!”
王审琦略显赧然,再怎么耿直忠厚,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浸染旧了,难免受到影响。
“好了,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等王审琦退出大殿,郭威闭目沉思片刻,低沉道:“来人,传旨,免除史彦超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职,调任深州团练使,即刻出京,不得延误!
高怀德接任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仍领忠州刺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