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永德麾下,其中一个指挥就是韩令坤!
韩令均自己吓得跑去找他兄长坦白,韩令坤知道后,让石守信通知我,我才知道此事。”
赵弘殷道:“此事背后推手,不用猜你也应该知道是谁。李重进和张永德清剿都城贼盗,民间治安为之一清,官家和朝臣对他们赞不绝口,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
而朱秀,则让定远侯府威名大振!那些敢觊觎侯府的宵小日后都要想想,自己禁不禁得起禁军打压!”
赵匡胤拿出一枚玉佩,正是赵匡义抵押给混混头子的那块。
“你以为朱秀会上门找赵家讨要说法?呵呵,他才不会!昨日上朝在大庆门,他把玉佩当面交给我,说是自己花了五百缗钱从当铺赎回来的,让我转交给你。
他还说,你年少不懂事,让我不要责怪你,此事到此为止,他不会追究,也不希望两家情义因此受影响....”
赵匡胤说话时满脸无奈,可想而知昨日在大庆门,朱秀跟他说这番话时,他有多么无地自容。
赵匡义惊怒道:“此玉佩顶多值三百缗,怎么可能花五百缗从当铺赎回?”
赵弘殷看白痴一样看着他:“人家是给你个机会,用五百缗钱消除误会,修复两家关系!
真要闹腾起来,官司打到御前,也是赵家理亏!”
赵匡义愕然无语。
赵匡胤苦笑:“朱秀此人报复心极重,他只让说书人编故事博人一笑,没有派人透露你的名字,大肆宣扬此事,已经是给赵家面子!”
赵弘殷略显失望地叹口气:“此子年纪轻轻手段老辣,出手果断一击必中,二郎啊,你跟他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赵匡义低着头,死死攥紧拳头,眼里闪烁着畏惧、愤怒、不甘。
他向来对朱秀嗤之以鼻,没想到初次交锋就落得个完败下场。
赵弘殷摇摇头慢悠悠走出房门,只留下一句:“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赵匡胤送老父亲回后宅歇息,没过一会,他又匆匆赶回。
闭拢房门,赵匡胤拉着赵匡义坐在案几边,低声道:“你方才说朱秀所谋深远,是何意思?”
“大哥你....”赵匡义怔了怔,奇怪兄长为何又说起这个话题。
赵匡胤拍拍他的肩:“朱秀确实有超乎常人的长远目光,有些事我不可能直接问他,他也不会跟我说实话。
如果你能从他的行事轨迹里分析出蛛丝马迹,或许能猜到他在谋划着什么。”
赵匡义振作精神,抓过纸笔铺开,唰唰写了起来。
“想要分析此人,还要从他在沧州出现时开始....”
房间里灯火摇曳,兄弟二人窃窃私语声彻夜不断....
第468章 周宪要当尼姑?
聚云楼的段子讲了几日,也就没了后文。
开封城王孙贵戚间的风流韵事多了去,相互间争风吃醋的趣闻比比皆是,比这还要狗血奇葩的桃色趣谈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坊间议论的风向很快就被其他事情吸引。
最近一件吸引开封百姓关注的事情,莫过于东京时报的创立和首刊发行。
原本都城百姓了解时政和朝廷动向,只能从官方邸报流传出的只言片语来推断、猜测,如此一来容易造成谣言满天飞,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百姓们便惶惶不安。
现在好了,有《东京时报》这类面向普通百姓发行的官方报刊,以官方口吻向百姓解读时政新闻,宣传朝廷政策,让都城百姓们有机会接触了解到最新的朝廷动向。
新闻署在御街、横街,开封旧城区的广福、咸宁、景福、春明四大坊市各自设立一处报刊售卖点,面向百姓公开发售,首刊三千份一经上市,不到半日便被哄抢一空。
每份时报定价五文钱,不算便宜,但也不能算太贵,以都城百姓的消费力完全可以承受。
购买时报的不光是士人学生,还有许多在京官员。
不管是谁,先期购买都要现场排队。
朱秀打算先发行几期看看市场反响如何,往后再推出月刊、年刊、合刊,按月、季度、年等不同时间段预订投送上门等服务。
等东京时报在开封城打响名头,彻底普及开,再用官方推广的方式,在全国各府州设立分号。
朝廷邸报主要抄送给在京官员和天下府州县主官,东京时报作为服务对象更广的官媒喉舌,起到引导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
首刊报纸为了造足噱头,朱秀请示过郭威后,把近来朝廷上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大张旗鼓地在报纸上公开宣扬。
甚至邸报和吏部文书都还没出尚书省,东京时报就已经完整刊载了这部份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