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页(1 / 1)

('

她说话声发颤,目光流露怨愤:“父亲和你定下亲事,皇帝赐婚,我却无从选择,对吗?”

朱秀愧疚叹息:“对....”

“我若跟你去开封,几时才能回来?”

朱秀愧色愈深:“不知道....”

周宪紧咬唇:“去到开封,你会如何待我?”

朱秀看着她噙满泪水的通红双眸,诚恳地道:“我会给你一个名分,护你平安,许你自由,让你衣食无忧,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周宪面颊有些苍白,两行泪水无声滑落。

她明白朱秀话语里的意思了。

只要她愿意,仍旧可以嫁给朱秀,却不一定是以正室夫人的名义....

周宪惨然一笑,轻声道:“你走吧~”

朱秀沉默了会,起身走到房间门口,顿了顿,回头道:“娥皇,我不会逼你,但我希望你能选择相信我。这或许很自私,但生在乱世,又有几人能够真正为自己做主?”

房门打开又闭拢,朱秀下了楼梯径直走出孤竹斋小院。

周宪无力般瘫坐在地,眼泪嘀嗒掉落,瘦削的双肩微颤,双手掩面,努力压抑住哭泣声。

楼下刘婶听着阁楼隐隐传下的啜泣声,忧心忡忡地叹息....

第419章 随军高参

长沙生乱的消息还未传回,大周另外一位使臣倒是率先抵达江宁。

来人是颍州防御使方广夏。

方广夏是在颍州接到郭威旨意,命他担任副使前往江宁,正式册封薛居正为大周国使,全权负责两国盟好之事。

颍州距离唐国不过相隔一条淮河,方广夏接到郭威旨意即刻动身,唐国方面又有李璟下旨,令沿途关防大开方便之门,确保周使一路畅通无阻直达江宁。

所以方广夏只用了十日不到就从颍州来到江宁。

朱秀陪同薛居正出城迎接方广夏,这位方使君是个地地道道的地方大员,为官二十余载,竟然从没去过京城。

天福末年,原本轮到他入京述职,没等走到开封,就听到河北遭遇契丹人大举入侵的消息,只能慌慌忙忙原路返回。

去年中,方广夏主动上表请求入京觐见,得到隐帝刘承祐许可。

半路上,又逢广政殿事变爆发,开封戒严,朝廷下旨取销了当年的述职活动,方广夏又只得打道回府。

兜兜转转,方广夏一直在淮北一带任职,历经石晋、刘汉、大周,却连开封都还没去过。

得知他的遭遇,朱秀也是哭笑不得,对这位年逾五十的瘦小老头深表同情。

他的经历让朱秀想起了远在泾州安定县的温泰温老头。

温老头是大唐灭亡前最后一届泾州乡贡,原本要赶到洛阳参加科考,才刚刚踏入关中地界,洛阳就传来哀帝禅让,梁王朱全忠代唐建立大梁的消息。

大唐亡了,温老头好好一个前途无量的乡贡身份,眨眼间没了。

世道动荡如汹涌波涛,人人皆如水面之上的轻舟,随波逐流、起伏,没有遭遇倾覆之祸也是天大的幸运。

作为大周鼎立之后封赏的最年轻开国侯,朱秀的大名在一众官僚贵族集团声名远播,方广夏自然也是久闻其名。

得知他是濠州人,当即亲热地换了一口淮北家乡口音。

无奈朱秀尴尬地表示听不懂。

接方广夏到鸿胪寺暂居,当着二人之面,方广夏宣读大周皇帝制书,封薛居正为大周国使,方广夏为副使,全权负责与唐国订立盟约。

通篇数百字的制书,没有提到朱秀。

仿佛他已经被大周皇帝遗忘了。

朱秀趴在地上直咧嘴,透过这份没有半个字提到他的制书,似乎能感受到郭大爷对他的不满和气愤。

原因不外乎郭大爷知道了他当面向唐主表露投效之事。

薛居正和王令温此前说过,这件事他们不会隐瞒,也不敢隐瞒,会如实上报。

朱秀相信以郭大爷的智慧,不会猜不到这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但这篇没有提到他的制书,还是表明郭大爷为此事相当生气。

朱秀嗅到了一股吃醋的酸味。

莫得法,只能等回到开封,当面向郭大爷请罪好了。

郭大爷下达给薛居正的指示,总结下来只有几点:不结盟,不对抗,扩大通商,保持现状。

在此基础上任由薛居正发挥,与唐国谈判。

朱秀在心里大呼佩服,郭大爷这是把李璟的小心思看透了呀。

可以订立和平条约,但是结盟就免了,免得将来唐国用各种道德借口约束大周的军事行动。

后三点指示也完美契合当下两国现状,朱秀猜测谈判过程小有波澜,但李璟一定会接受。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