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新创的大周朝全面剖析了一番,还对周主郭威和他身边的亲信重臣相继介绍了一遍。
其中,似乎就有这朱秀的名字。
虽然资料较少,但此人年纪着实太轻了,在唐国朝廷还引发一番讨论。
有的夸赞此人乃是不世出的隐士奇人,有天纵之才。
有的不屑一顾,认为虚名大于才能,周主郭威竟然会重用这样一位少年人,当真是糊涂到家,大周朝肯定也会如刘汉王朝一样短命。
周宗当时没来记得细看邸报,对于朱秀的篇目只是一扫而过。
想当然地认为此人恐怕也是个官宦之后,因为与郭威沾亲带故,所以才被委派重用。
没想到听了徐铉介绍,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这朱秀,此番前来江宁,当真是为了寻亲?”周宗疑惑道,朝朱武看去。
朱武挺起胸脯,骄傲无比地道:“就是俺兄弟!俺们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朱武当然听不懂徐铉介绍的一连串头衔,只是听出来,他兄弟朱秀好像在北边很有名气,得皇帝钦封侯爷,做了大官!
“俺地娘嘞~咱朱家祖坟终于冒青烟啦~”
朱武在心里激动狂吼,眼睛都湿润了。
周宗再度震惊了。
得到徐铉肯定,又亲眼见到朱秀的亲大哥,这么说来,那朱秀根本不是什么官宦之后,而是个妥妥的九代贫农出身!
弄了半天,老朱家还是他们老周家的佃农?
周翎抓了人家的老娘和兄嫂一家,难怪人家要绑架自己的闺女!
都是周翎那个不学无术的孽障惹的祸!
周宗脸色铁青,又在心里把周翎痛骂一顿。
可是周宗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佃农子弟,只是幼时在县学读过几年官学,凭什么能成为周主宠臣,开国侯爷,还当了一镇副帅,节度一方?
宿州那可是淮河以北重镇,大周朝和唐国相持前线,周主一即位就宣布组建镇淮军,明摆着对淮南虎视眈眈,唐国朝廷还为此紧张不已,商讨如何应付周军威胁。
镇淮军节度使李重进,那是周主外甥,副使就是这朱秀。
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能耐堪当重任?
周宗丝毫不怀疑周主郭威看人用人的眼光,更不敢怀疑郭威御下的手段。
能让郭威如此重要和信任的年轻人,周宗心里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他十分想认识一下这个朱秀。
周宗老眼微眯,回忆往昔。
快有十年了吧,那还是在后晋天福六年,唐升元五年,他作为先帝李昪的使臣,出使汴梁朝见晋帝石敬瑭。
在宫廷晚宴上,周宗见到了时任朱州节度使的刘知远,和他麾下一员亲信大将,正是郭威!
周宗跟刘知远对饮几盏,谈笑了几句。
郭威那时默默坐在下首,几乎靠近殿门的位置,刘知远把他叫来,敬了周宗一杯酒。
就这一杯酒,给周宗留下深刻印象。
那真是一位威武不凡、煞气自露的猛将啊,周宗懂得一些面相之术,端详郭威面容后,当场就断定此人将来绝非池中之物。
果不其然,十年后,他做了中原之主。
回过神来,周宗好奇地问:“这朱秀莫非是位无双猛将?”
徐铉哑然失笑:“非也!此子身子骨倒算康健,身材挺拔,但要论身手武艺的话,别说当将军,就连禁军六军的选拔也通不过。”
周宗更是稀奇,狐疑道:“照此说来,这朱秀是个文士?他有何能耐担任一军副帅?”
徐铉想了想,笑道:“朱秀之能,非在拳脚勇力,而在其心思玲珑,智慧过人。相传他能仰观天象,俯察地势,当年契丹主耶律德光南侵,朱秀在沧州观测天机,断定耶律德光将命丧河北,果然,不出几日,耶律德光就在镇州病逝。
朱秀恩师檀州隐士四有先生,乃是一位自比孔明、房杜的奇人,黑火雷便是朱秀所造,其中机密便是得自四有先生所传。
如今四有先生已经仙逝,朱秀便继承了恩师名号。”
顿了顿,徐铉正色道:“下官在泾州与朱秀相处数月,自问对他有所了解。此人不仅擅长民政,对于军务也有独到见解之处,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帅,假以时日,必将出将入相!”
周宗越听越惊讶,越听越好奇,徐铉是什么人他非常清楚,从来不见他对谁有如此高的评价。
没想到却对那身世离奇,经历传奇的少年县侯朱秀推崇备至。
周敏和周剡面面相觑,若非说话之人是徐铉,鼎鼎有名的江南大才子,他们真想指着鼻子骂一句臭不要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