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友娣迟疑道:“朱家在濠州的确还有些远房亲戚,只是许久不曾往来,自从他爹死后,更是断了联系....我娘家两个哥哥死得早,嫂嫂带着外甥早就逃到外乡去了。
倒是有几个堂表兄弟留在濠州,只是自从咱们逃到江宁就再没联系过,没来由的,人家又怎么会突然找上门来?
就算找来,咱家的那些穷亲戚,哪有胆子劫周家的船?”
朱武苦笑道:“八成是找错人了。”
杨巧莲道:“甭管他是不是找错人,听那姓周的和黑痣军汉话里的意思,这伙强人可不好惹,连周家也吃了大亏,还丢了一位千金娘子!
姓周的不杀咱们,估计是想拿咱们换回周家的娘子!”
“要真是这样,那咱们三条命算是暂时保住了....”吴友娣喃喃道。
朱武担忧地道:“若是找错人,万一他们和周家动起手来,有个死伤,岂不是受俺们家牵连?周家毕竟是地头蛇,那伙人再厉害,进了江宁城也讨不了好....”
杨巧莲气急:“咱们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不知道,你还有心思关心别人?”
朱武嗫嚅道:“俺家已经够倒霉了,可不能再连累别个,何况还是不相干的人....”
吴友娣又是欣慰又是疼惜地握住儿子的手:“大郎是个厚道人啊!你爹以前常说,厚道人不吃亏,菩萨也会多多保佑~”
杨巧莲红着眼睛道:“咱家都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了,还不吃亏?也不知是哪个天杀的告密,我咒他一家不得好死!”
吴友娣瞪了她一眼:“咱娘仨都在这,亮娃子和大丫也逃过一劫,人都好好活着,哪来的家破人亡?呸呸~少胡说!”
杨巧莲抹眼泪,呜咽道:“两个娃娃这么小,离了咱们哪能活得下去?”
朱武忍住伤痛,安慰道:“俺儿子机灵,南洼子又是他从小光着脚长大的地方,不会有事的!”
吴友娣坚定地道:“咱们原本以为,进了大牢就得死,不也好端端的活到现在?老天爷叫咱们活下来,一定有他的道理,我总觉得,周家这事不简单,或许就是咱家活命的机会也说不定!”
朱武用力点点头:“娘说的对,俺们得打起精神来,周家没对咱们下手之前,咱们可千万不能先倒下!”
杨巧莲看看丈夫,又看看婆婆,深吸口气压住心中伤感,用力点点头。
三双手用力地握住,在这生死未卜的绝境之处,给予彼此一点依靠和温暖....
第360章 公子填词,娘子谱曲
甘泉坊、寿安坊、市西坊三座里坊呈品字型分布,位居其中的便是江宁城最大的瓦子—王府街瓦子。
在大唐时代,这一片曾经是昭宗李晔第十二子,濮王李颀的王宅。
王府街瓦子算是江宁城最热闹的地方,丰乐楼、紫云楼、五凤楼等等最知名的正店酒楼都在其中。
江宁城里的酒楼有正店和脚店之分,正店相当于享有朝廷特发的沽酒凭证,可以制作酒曲、自由买卖酒水,受到官方的特许经营。
脚店则严禁制售酒曲,必须找正店购买酒曲,卖出的酒还要缴税。
这也是受南唐朝廷“茶酒盐铁专卖”政策的影响。
几大正店背后,都有江南士族、当朝重臣、勋贵的背景,凭借着酒曲专卖的福利,成为权贵们敛财的一大法宝。
朱秀一行人进了江宁城,直奔王府街瓦子,在一间名叫洪福楼的正店住下。
三楼有六间上房,胡广岳全部包下,朱秀带着两个娃娃居中,潘美和胡广岳一左一右,周宪和冬梅同住一间。
当然,白天的时候,周宪还得到朱秀房中伺候,随时准备端茶倒水,铺床叠被。
洪福楼虽然只是王府街瓦子第二档次的正店,但消费可一点不便宜,一间上房一晚的价钱是四贯,包含早晚饭食,单独点菜需要另外收费。
周宪和冬梅原本还嘀咕着,这伙恶人出不出得起价钱,当看到胡广岳把一锭黄灿灿的金子拍在掌柜面前,主仆俩相视一眼,吐吐舌头不再说话。
这伙恶人可比她们想象的阔绰多了。
胡广岳用略带嚣张的语气告诉掌柜,包下整个三楼上房,住多长时间待定,等走时一并结账,多退少补。
掌柜的自然笑的合不拢嘴,亲自领他们上楼,一间间验房,直到朱秀点头表示满意,才恭恭敬敬地退下。
江宁城里豪客不少,但直接掏金子结账的可不多。
听这伙人的口音,想必是往北边跑商的大商贾家的公子,带着儿女奴婢仆从出门游玩。
不过那位拿折扇的公子年纪轻轻就有一个七八岁的儿子和四五岁的女儿,倒是叫人羡慕,掌柜的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