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威在信中催促,让朝廷速速把他和聂文进、郭允明、后赞四大元凶绑送至刘子坡,然后解散驻扎在七里郊的大军,等郭威杀了四大元凶,用他们的脑袋祭奠开封城含冤遇难的死者后,再派人请官家出城,商量退兵一事,还要对邺都将士做出安抚和赏赐。
比起岩脱带回那一封书信,这一封信措辞更加严厉,警告之意浓重,最后还说“等到邺都将士开进开封城,官家只能悔之晚矣!”
“官家!郭贼欺人太甚!等到擒拿此贼,一定要将其碎尸万段!”李业悲愤怒吼。
刘承祐恼恨地背着手一阵踱步,“还用你说,等到破贼之日,朕一定要手刃郭贼!”
李业紧盯着行军沙盘看了会,心中暗暗觉得不妙。
慕容彦超屯兵七里郊,迟迟不见动静,郭威大军在赤岗列阵,又派兵进驻刘子坡,与朝廷大军遥遥相对。
如果再拖延下去,一旦战事不顺,朝廷恐慌之下,难免就会出现响应郭威书信的声音,让官家绑了他们四人送到郭威军前赔罪。
李业非常了解官家的性情,刻薄寡恩,毫无情义可言,一旦他认为朝廷无法击败邺都叛军,一定会生出与郭威讲和的念头。
到时候他们四颗脑袋,就是谈判的筹码。
绝对不能让官家和郭威有讲和的希望出现。
李业眼珠子乱转,看来只有想办法催促慕容彦超出战,早早和邺都大军决战,两军打得难解难分,死伤惨重,双方都被逼到没有退路之境,他们的脑袋才能保住。
“还请官家速速下发催战诏书,催促慕容彦超进兵刘子坡,与邺都叛军决战!”李业戚然大喝,噗通一声跪倒。
瞧他满脸悲愤的样子,不知情的,还以为家门被灭的一方是他才对。
第304章 母子离心
刘承祐也想赶快击败邺都叛军,擒拿郭威至太庙谢罪。
古往今来,堂堂一国之君,被反臣兵临城下、困守都城者寥寥无几,如此奇耻大辱若是不能洗刷,刘承祐觉得自己枉为天子。
可是再怎么破敌心切,一些粗浅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贸然下令催战,只怕会打乱慕容彦超的布置。
刘承祐沉吟片刻,犹豫道:“朕已经拜慕容将军为帅,令他统领禁军迎击叛军,此时下旨,容易让慕容彦超误以为朕不信任他。
何况临行前,朕也当面承诺,军务之事全由慕容彦超做主,昨日慕容彦超遣人回报,经过侦察,邺都叛军气势正盛,应该暂避锋芒,待其锐气消褪,再找时机出兵....”
李业满脸愤慨:“可是郭贼公然写信挑衅官家,邺都大军屯兵赤岗,派人散播谣言,说是官家受臣等蒙蔽,杀害功勋老臣,残害忠良,残暴不仁....逆贼如此败坏官家名声,臣实在忍受不了!朝廷王师在叛军逼迫下,不发一兵一卒,传出去天下人会以为朝廷怕了邺都叛军,官家怕了他郭贼!”
刘承祐果然被李业激得满心怒火,阴沉脸色恨恨地道:“郭贼奸诈,想以此来动摇人心!待破敌擒贼,朕一定要将他剖心挖腹!”
李业急忙添油加醋地道:“郭贼如此可恨,更应该从速破贼,叫天下人看看朝廷王师威武,就算是邺都叛军在皇威浩荡之下也不堪一击!”
刘承祐还是迟疑地摇头道:“朕和你对于军务之事都不甚了解,还是应当听从前方将帅的建议,此战当以稳妥为重,一味求快难免出现纰漏....”
李业脸色变了变,眼珠子轱辘辘转悠,咬牙低沉道:“可是慕容彦超手握重兵,又迟迟不肯发兵与叛军交战,臣担心时间一长,这里面生出变数....”
刘承祐眉头一拧,听出李业话中有话:“你是担心慕容彦超背叛朕?”
此话一出,连刘承祐自己也被吓一跳。
如今开封禁军有三分之二都掌握在慕容彦超手里,一旦生出二心,或者与郭贼暗中有联络,临阵倒戈之下,对于朝廷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刘承祐倒吸一口凉气,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一副处境。
李业眼神闪烁地道:“臣并非说慕容将军不忠,只是为防不测,官家应该有所准备才是!
试想,就算邺都叛军士气正盛,也应该派遣兵马试探敌军虚实,可慕容彦超率军进驻七里郊以后,只是下令军士挖掘壕沟土堑,勒令军士不得出营门一步。
而邺都叛军屯兵赤岗,与七里郊遥遥相望,双方皆是按兵不动,这里面恐怕有不妥之处....”
刘承祐急忙道:“如何不妥?”
李业煞有介事地道:“臣倒不担心叛军打到开封城下,而是担心慕容彦超拥兵自重,拿开封城和官家的安危作筹码,和郭贼展开谈判。又或者,慕容彦超以禁军统帅自居,自以为官家和朝廷的安危系于一身,由此心生傲慢,开口讨要各种好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