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威叹口气,“此次临清王高行周卸任,官家将天雄军再度交回我手,李业等人百般看不顺眼,去了邺都也好,远离纷争难得清静。”
“他们看不顺眼又能奈何?契丹陈兵蓟州,倒是让他们去前线统兵迎敌好了!”柴荣轻蔑冷笑,一帮只会窝里横的奸臣,面对穷凶极恶的契丹人,只怕会被吓得尿裤子。
“我父子去了邺都自然清静,只是史弘肇和杨邠,还有那王章,三人联合起来与李业等人针锋相对,毫不退让,我担心矛盾激化,惹出大乱子。”郭威忧心忡忡。
柴荣苦笑道:“父亲还是劝劝史杨二公,犯不着跟小人一般见识,该忍让的还是要忍让,李业等人背后毕竟站着官家。”
郭威无奈道:“劝过几次,作用不大。史杨二人也有自己的私心,贪恋顾命大臣的权力不肯放手,拿官家当作小孩子一般应付。”
父子间一时竟然相顾默然,史弘肇和杨邠,与官家李业等人的矛盾,似乎已经尖锐到彻底对立的局面,根本没有化解的余地。
“罢了,等我们离京之前,再把二人请来,好好叙谈一番。”
郭威想到些什么,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一封皱巴巴的书信,递给柴荣:“你看看这个。”
柴荣展开来看,惊讶道:“父亲派人查到了朱秀亲族的下落?”
郭威笑道:“为父从河中回来后,就派人赶赴宿州、颍州一带察访此事,查到线索以后,又命人乔装打扮入境唐国,在濠州查到了朱秀家族的下落。这消息,是两日前传回的,现在已经能够确定,濠州确有朱氏家族的存在,不是什么官宦勋贵,只是一普通农户,不出意外的话,朱秀就是出自这家人。”
柴荣一边翻看书信,一边欣喜地道:“太好了!朱秀飘零多年,孤苦伶仃,若是知道自己还有亲人存世,一定会高兴的!”
郭威笑道:“朱秀帮了我们父子不少大忙,这次也算还他一份人情。”
“孩儿替朱秀谢过父亲!”柴荣起身揖礼。
郭威看着他,淡笑道:“如今朱秀的家人极有可能流落到江宁一带,那里可是唐国境内。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朱秀知道自己还有家人存活于世,南下寻亲的话,或许就一辈子不会回来了。
以他的才能,留在唐国朝廷效力,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柴荣愣住了,捏着书信缓缓坐下,神情略显复杂。
片刻后,他叹息一声,苦笑道:“家人亲情,乃人生在世难以割舍的血脉联系,不管朱秀作何选择,我都会支持他!作为兄弟和朋友,不论如何,我会把实情告诉他。”
“我儿宅心仁厚,将来必成大器!”郭威赞赏地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派人去叫张永德和魏仁浦,吃过晚饭,摆上麻将,咱们爷几个好好切磋切磋!”
郭威大笑一声,往厅室外走去。
柴荣小心收起书信,跟在身后,揶揄笑道:“父亲若输了,可不许赖账!”
“哈哈哈~郭雀儿从小跟人赌博,何时赖账过?今晚非得让你们见识见识.....”
第276章 君臣诀别
四月初八,契丹骑兵越过滹沱河突袭深州,深州刺史史万山出兵迎敌,反中敌军诱敌深入之计,血战突围失败,战死当场。
深州不过是个军事州,驻扎的兵马不算多,前边还有秦州、定州、赵州等重兵屯驻的节度州,在整个河北防线布置里,深州只能算作二线防御阵地。
可契丹人偏偏找到河北防线的薄弱漏洞,派遣骑兵偷偷渡过滹沱河,越过汉军防御前线,闪击深州。
史万山父子战死,深州告急,契丹骑军倚仗机动灵活,在漳水河沿岸大肆破坏,抢掠村庄城镇,截杀商队百姓,把汉军防御前线的后背腹地搅得风声鹤唳。
同时,大辽皇帝耶律阮调集重兵,进驻与秦州一山之隔的易县,还在滹沱河东岸布下重兵,连营十里,摆出一副要大举渡河强攻定州的架势。
一时间,大汉国河北防线全面告急,求援奏章雪片般送往开封。
十九日,汉主刘承祐在紫宸殿紧急召集群臣,商议河北局势。
大殿之上,黑压压的站满朝臣,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无故者不得缺席。
这次河北危机,可以说是大汉开国三年多来,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外寇入侵。
契丹人大兵压境,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动全面进攻,但小的摩擦不断,前线将士的神经已经绷紧,不知什么时候,一场惨烈的抗击契丹人的大战就要爆发。
三年多前,耶律德光率十万契丹大军南下,席卷河北,威压中原时的情形历历在目,这是所有大汉臣民心中未愈的伤疤,至今想起来仍然后怕不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