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妃,一路好走....”刘承祐手扶堞墙,双目泛红,喃喃自语,“待朕百年之后就来陪你....”
伤感了一阵,刘承祐起驾回宫,什么事也不想干,只想回庆寿宫暖阁躺着,缅怀爱妃过往的点点滴滴。
刚回到暖阁,一名小太监跑来低声道:“启禀官家,后赞在殿外求见。”
刘承祐盖着暖和的锦被躺在绣榻上,迷迷糊糊打瞌睡,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哼唧道:“嗯....叫他进来~”
刚说完猛地睁开眼,坐起身子:“你方才说谁?”
小太监怯怯地重复了一遍。
刘承祐瞪大眼,后赞回来了?
他不是在泾州么?难道泾州生变?
不对啊,一月前,他才接到后赞密报,说是唐主李璟的六皇子出现在泾州,要想办法生擒回京献给他?
难道后赞把李璟的儿子抓回来了?
刘承祐眼睛一亮,急忙道:“宣后赞觐见!”
小太监急忙退下传旨。
没一会,暖阁外响起一声撕心裂肺地哭嚎声,只见灰头土脸的后赞,手脚并用地爬了进来。
“陛下!陛下啊!”
刘承祐被他这副披头散发,浑身脏臭的模样吓一跳,捂住鼻子嫌恶地挥手道:“退远些,不许靠近!”
后赞不敢靠拢,跪在距离绣榻一丈远的地方,磕头哭诉道:“托官家洪福,让微臣还能够有命活着回开封,还能再见官家一面....”
“为何这般狼狈模样?究竟出了何事?”刘承祐不耐烦地呵斥道。
后赞又哭又骂地把他在泾州的遭遇说了一遍,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史匡威和朱秀勾结唐国皇子,想要借助唐国支持,反叛自立!本来微臣已经抓到了李从嘉,却不想朱秀竟然悍然出兵截击,反而又将人抢走!
微臣拼命厮杀才逃出敌人追击,不敢久留,一路逃回关中,马不停蹄地赶回开封,向官家禀报!”
刘承祐又惊又怒,厉声道:“史匡威和朱秀竟敢公然出兵袭击禁军?”
“官家明鉴,微臣带去泾州的飞龙军将士死伤无数,全赖官家洪福齐天,才保得微臣逃命!”后赞痛哭流涕。
“彰义军....果然反了!”刘承祐攥紧拳头,咬牙切齿。
后赞恨恨地抱拳道:“请官家拨给微臣兵马钱粮,臣必定率军扫平泾州,生擒史匡威和朱秀!”
刘承祐坐在榻上,铁青着脸,半晌没有说话。
后赞急了,刚想再劝,刘承祐摆摆手道:“彰义军地处偏远,对于我大汉江山来说,不过是疥癣之疾,何况如今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在此时节外生枝....”
“官家....”后赞怔了怔,听出刘承祐话中意思。
只是他想不到,还有什么比平定藩镇反叛更重要的事。
“你附耳过来!”刘承祐朝他勾勾手指头。
后赞跪行几步,跪在绣榻旁,刘承祐俯身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后赞精神大振,大喜道:“如此大事,的确比对付彰义军更紧要!官家圣明啊!”
刘承祐得意冷笑:“此事不可声张,待明日,你与李业、聂文进、郭允明一同入宫,朕再与你们详细商议!你回来也好,朕安排你到禁军任职,替朕掌握兵权,有你们四人助力,朕铲除逆臣便是胜券在握!
等朕掌控了朝堂,再出兵收拾彰义军不迟!”
“臣愿为官家效死命!”
第273章 马庆受难
开封城有内外城之分。
内城既是汴州城旧址。
内城西水门南岸角门街,毗邻汴河,这里有一座水牢,乃是当年汴州州府衙门大牢的一部分。
如今这里划归刑部司刑司管辖,是一处羁押特殊囚犯的地方。
午后,春光明媚,一架四抬平肩软舆出现在监牢大门。
这种兜底凹陷,四面用帷幔遮挡的软舆已经基本具备明清轿子的形制。
四名魁梧大汉卖力地抬着软舆,国舅李业惬意地坐在其间,四周还有六名青袍佩刀的护卫。
听闻国舅爷到来,监牢属吏急忙大开中门,恭敬地跪倒在一旁迎候。
软舆落地,打瞌睡的李业惊醒,走出来四处看看,懒洋洋地抻抻懒腰。
“近来此处可有异样?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出现在附近?”李业唤来狱吏询问。
狱吏赔着笑脸道:“回国舅爷的话,小人们尽心看守,一切安好。”
“嗯~”李业点点头,朝随从示意。
随从取出一锭银铤抛给狱吏:“国舅赏你们的!”
“哎哟!~小人们谢国舅爷赏!”
几名狱吏大喜过望,急忙跪倒在地磕头。
“起来起来~”李业不耐烦地说道,“关押在此处的乃是朝廷的重刑犯,你们切记看守好,也不许向外人泄露分毫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