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广胜迟疑道:“卑职觉得将军多虑了,朱秀再怎么聪慧,终究是个少年人,性子孱弱,只怕狠不下心对将军下手。”
魏虎走到桌旁,端起酒盏慢条斯理地喝了几口,抹抹嘴道:“为了争夺权力,什么事做不出来?你别看那小子整日笑哈哈一团和气,真要戳到他的痛处,他一定会毫不留情地动手!别忘了,跟他有交情的是老帅,可不是我!”
庞广胜苦笑了下,没再说什么。
“告诉弟兄们,打点行装,明早动身回安定。走之前,将陇山关的防务交接好,不要让吐蕃人有可趁之机。”魏虎叮嘱道。
庞广胜领命,走到屋门口又停下,犹豫着问道:“其实将军从一开始就知道,割据原州以南三县之地根本行不通,如此行事,只不过是想试探朱秀对将军可有防备。如今看来,朱秀还是提防着将军的,他手中掌握的力量,也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
魏虎赞许道:“我身边众人,只有你最懂我的心思。”
庞广胜笑道:“将军的性子像老帅,粗中有细,明知原州三县不是立足之地,又岂会自寻死路?之前是卑职多虑了。”
魏虎放下酒盏,忽地道:“如果我投靠拉钦贡巴,放吐蕃人入陇山关,再借助吐蕃人的势力占据原州三县,这立足之地岂不就成了?”
庞广胜惊愣住,旋即笑道:“将军憎恨吐蕃人,又怎会甘心臣服,将军这是在跟卑职说玩笑话。将军歇息会,卑职下去传令。”
“去吧。”魏虎笑了笑,端起酒盏目送他走远,目光重新变得阴沉。
“看来你还是不够了解我,为了权力,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只是比起投靠吐蕃人,投靠开封朝廷,岂不是更好的选择....”
第204章 打工仔李从嘉
清晨。
盛和邸舍。
客房内,徐铉披着外衫,趴在书桌上沉沉昏睡,李从嘉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褥子滑落大半在地。
昨日,徐铉无意间得到一本农耕手册,细看之下惊为天人,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地捧着研读一夜。
据说这份农耕手册出自节度府,大多数官吏人手一份。
虽然抄录裁装的较为粗糙,但内容却让人耳目一新。
手册对农事生产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解,从节令到粮种、土壤、水分、光照,耕作方法,农具选择,肥料的制作与施肥技巧,甚至庄稼的间作搭配等等一应俱全。
就算再不懂农事的人读过一遍,也能对农业生产有初步了解,知道粮食是如何从田间地头来到饭桌。
手册里肯定了耕农的重要性,极力宣扬农业生产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徐铉最喜欢农耕手册开篇一句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先。”
“前汉有《汜胜之书》、北魏有《齐民要术》,没想到当今也有贤者著此农耕手册!如此边塞之地,小小节度府内,也有这般大才,真叫徐某大开眼界!中原果然多俊杰,刘汉朝廷不可小觑啊!”
读完农耕手册,徐铉感慨连连。
夜已破晓,他却毫无睡意,奋笔疾书整理一些连他都未听过的农事技法。
直到邸舍后院几只大公鸡叫得破嗓,他才难耐困意,伏案而眠。
刚睡一会,房间门被敲响,传来一个陌生声音:“请问可是徐先生下榻之处?”
“咚咚”敲门声响了好一会,敲门的人连续问了好几遍,徐铉才睡眼惺忪起身去开门。
李从嘉呼噜声停歇,翻了个身子,抓抓屁股继续大睡。
打开房门,徐铉揉揉眼睛仔细看,不认识来人:“阁下是?”
那人忙施礼道:“搅扰了,请问可是徐茂才徐先生?”
徐铉拱拱手道:“正是鄙人。”
那人笑道:“在下是报社的,特来通知徐先生,您前日投稿的文章已经批准录用,将会刊印在下一期的头版,这是您的稿费,请收好。后续如果反响不错的话,报社还会付给您一笔奖金,具体多少视当期报刊销量而定....”
徐铉愣住,脑袋嗡嗡,那人后面说的话已经听不太清。
他的第一篇文章,就被报社录用,这刹那间的激动喜悦,就如他当年考中乡贡举人时一样。
“徐先生?徐先生?”来人见徐铉捧着装钱的布袋,一脸痴怔,喊了他好几声。
徐铉忙回过神,歉然道:“是鄙人失态了。”
来人笑道:“无妨,如先生一般的在下见了不少,这年头,要不是沉甸甸的钱拿在手上,谁会相信写一篇文章还能赚钱?”
徐铉捏捏钱袋,一种没来由的幸福感填满内心,让他感觉到踏实、满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