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匡威一屁股坐在草墩子上,冷笑道:“朝廷对咱们不放心,要分权!他奶奶的,老子就知道,早晚逃不过这一刀。”
朱秀又将公函看了几遍,脸色也有些难看。
刘承祐空降一个节度副使到泾州,认还是不认?
认的话,平白将彰义军的大权交出去一半。
不认的话,就是明目张胆与朝廷对抗,忤逆圣意,说是造反也不为过。
后赞还兼任邠州留后,相当于掌握静难军兵权。
王守恩一走,静难军只剩一个烂摊子,邠州一地鸡毛,后赞这是来收拾乱局的。
“此人我知道,官家心腹,做酷吏起家,母亲后氏是个娼妇,不知其生父是谁。后氏死后,后赞随其父来到开封,其父为他寻了个属吏职位,便不再管他。
这后赞倒也了得,十几年间,从一介小吏当上飞龙使,又是官家潜邸旧臣,深得宠信....”
史匡威大口嚼着羊肉,含糊道:“总之,这厮是个阴狠难缠的人物,官家派他来,存心是想争权,不给咱们留活路啊!”
朱秀面色凝重,后赞之名他也知道,原名后匡赞,后来应该是为了避讳,史籍上改称后赞。
能从一介微末小吏,做到如今天子近臣的高位,足以见得他的心性能耐远超常人,绝对不可轻视。
“真他娘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长安来的那些商贾,都他娘的一个个是大嘴巴,把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现在满城都知道了,彰义军马上就要来一个节度副使。”
史匡威骂骂咧咧,从史向文手里接过刚烤好的肉串。
“老子想过啦,要是后赞那厮铁了心要夺权,老子索性让给他,让他来掌管彰义军!到时候,咱爷仨就整日躲在这里烤肉吃算逑!”
史匡威说着气愤话,嗦竹签的动作却一点不慢。
朱秀笑了笑,仰头望着湛蓝天空,忽地道:“马上入秋,快了....”
“快什么?”老史油汪汪的黑脸很是狐疑。
朱秀没有回答,正色道:“后赞来者不善,但我们决不能与他正面冲突,不能让朝廷找到借口治罪!一年,我们要做好忍一年的准备!”
“你真想让老子当一年的乌龟?”
史匡威恼怒大骂,“真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就率人跑到武州当土匪!反正那里如今是吐蕃人的地盘,朝廷也管不到。朱小子,到时候你跟不跟老子去?”
朱秀拿起蒲扇蹲在烤架旁扇风,笑道:“真要落草为寇,凭咱爷几个也能干出一番名堂。”
史匡威豪气大笑:“那是!我家大郎有万夫不当之勇,再加上有你这个狗头军师,走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朱秀狠狠怒瞪他一眼,专心致志烤肉串。
“嘿嘿朱小子,你刚才说‘快了’是什么意思?”老史觍着脸凑近,“难道天象又有警示?”
朱秀斜睨他一眼,怪笑道:“天象告诉我,你四十五岁那年要当爹。老史,恭喜啊!~”
史匡威眼一瞪,气得跳脚:“混账小子!讨打!”
朱秀逃开,大声嘲笑道:“这几日后宅帮厨的李婶时常私下里去见你,你俩摸黑鬼混,不正是要当爹的先兆?”
老史气得脸红脖子粗,又羞又骚,脱下一只鞋朝朱秀扔去:“碎嘴的小王八蛋!别让老子逮住~”
俩人在院里嬉笑怒骂追逐,史向文乐呵呵地看着。
第203章 魏虎的选择
立秋刚过,陇山关便有了几分秋凉之意。
关外大片裸露的褐色山岩,更是增添几分萧瑟之气。
站在关城极目远眺,高耸的山脊线上,偶尔可见一群群旄牛翻越山脊,啃食生长在两侧山坡的少许苜蓿。
随着牛群出现的,必然还有作牧民装扮的吐蕃人。
吐蕃人站在山顶,同样远眺着陇山关,他们或许根本不是居住在附近的牧民,而是隶属于丹斗寺大堪布—拉钦贡巴的吐蕃军人。
当吐蕃人看到陇山关城上汉军军旗鲜亮飘扬,汉人守军坚守城头时,总会忍不住骂咧几句。
以陇山关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只要汉军内部稳定,坚守城关,吐蕃人几乎没有可能越过关城,进一步侵蚀平凉地区。
关内,驻军营地,一副井然有序的景象,看不出丝毫异样。
有换防回营休整的军士,三三俩俩走在一块,兴奋议论着昨日晚间,从平凉转运来的物资补给,米粮肉菜供应充足,最关键的是竟然还有酒。
关外已有两月不见吐蕃人踪迹,斥候打探后确定,小股袭扰敌军已经退至瓦亭川一带,距离陇山关有四百余里之遥。
这意味着,陇山关的军事警戒已经结束,守军可以暂时歇口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