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咻咻咻~
几支羽箭带着呼啸声在耳边响起,全都落在赵匡胤身后。
“哐哐哐~”望塔上响起刺耳的铜锣声,代表有紧急状况出现,需要支援。
两名看守急忙推动栅门想要封闭大门,赵匡胤大喝一声猛地扑上前,拎起老拳狠狠砸在其中一人面门上,抢过刀一个地滚往前挥砍,又将另一名看守手里的刀劈飞,弹起一脚将其踢翻。
两个身强力壮的牙军战兵,就这么三俩下被赵匡胤打翻在地。
望塔上的看守拼命敲锣,听到警讯声,大批看守聚拢过来。
浑和尚一马当先,拔刀在手,率人冲出生活区,怒吼:“站住!”
赵匡胤回头看了眼,顺着木梯跑上石岗,一路上又轻易地打翻几个看守。
石岗西面是一处陡崖,有五六丈高,爬上去可以通往树林,这是赵匡胤经过严密谋划后确定的越狱路线。
气喘吁吁地跑到陡崖下,他扔下长刀,抠住岩石土块,身子紧贴岩壁,手脚并用往上爬。
浑和尚率领看守追上,刚要下令放箭,忽地瞧见山坡树林里有人影晃动,大笑道:“赵大耳,休要白费力气,你是逃不出去的!”
赵匡胤爬得汗流浃背,一门心思要逃出升天,然后去找朱秀算账,哪里会将浑和尚的话听进耳朵里。
山风顺着崖顶轻轻拂过,赵匡胤感受到头顶传来些许清凉,让他疲惫的身躯感到几分振奋。
快了~快了!
只要爬上山崖,他就自由了!
赵匡胤一只手抓住生长在山崖顶的茂密草叶,脚下奋力一蹬,大半个身子出现在崖顶。
他终于爬上来了!
崭新的景色出现在眼前,山崖顶,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有嶙峋乱石,有清冽溪流....
清晨璀璨的日光投射在身上,赵匡胤汗淋淋的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可是很快,他的笑容一点点凝固,因为他看见不远处的树林里,一个浑身沾满草屑,披散一头狮鬃长发的巨汉钻了出来,迈开大步朝他走来。
巨汉怀里抱着一只瑟瑟发抖的野兔,脖子上挂着一条软趴趴的黑蛇。
赵匡胤趴在崖边,浑身僵住,不知道该上还是该下。
史向文一双大脚出现在赵匡胤面前,蹲下身子,好奇地望着他,两双眼睛大眼瞪小眼。
“你要去哪?”史向文歪歪大脑袋。
“....我....”赵匡胤无言以对,只有满腔苦涩。
史向文闷闷地道:“石头哥说,不能让你跑了,你哪也去不了。”
赵匡胤下半截身子还挂在山崖外,脚踩一块凸起的岩石,上半截身子撑在崖边。
他浑身轻轻发颤,突然有种悲愤落泪的冲动。
史向文眨巴眼,挠挠头:“别怕,只要你不跑,我就不会揍你....你乖乖回去,我把这条蛇送你玩....兔子也行....”
“我....”
赵匡胤刚想说什么,脚下踩着的石头突然碎裂,身子失去支撑,手上抓着的草叶又吃不住力,整个人朝后仰倒。
崖下传来一片惊呼。
赵匡胤惨叫一声,从山崖下滚落,重重摔了几下,眼一黑失去知觉....
第154章 盐厂偶遇
朱秀按照原定计划,来到阳晋川盐厂视察工作。
盐厂已经全面恢复并且扩大生产规模,目前日产量在一千八百斤左右,正朝着极限生产力日产两千斤迈进。
迁移户的迅速增加,为泾州带来大量劳动力。
除掉分得田地在家务农的一批,还有大量优质青壮劳力被盐厂、新设立的水利施工队瓜分。
这些都是节度府组建的官营产业,所有人员登记造册,按月按劳领取报酬。
其中盐厂绝对是青壮择业的第一选择,整体薪酬水平在泾州民间首屈一指。
只是盐厂招工不分男女,择优录取,还要经过多番考核,目前已经趋近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
从军当兵是泾州另外一个热门行业,只可惜朱秀本着精兵简政的原则,取消各县镇兵制度,转为地方团练,其中大部分人手归乡种田,精壮者经过考核,一批补充入牙军,一批转为隶属于县衙管辖的治安警捕队。
中唐以来,京畿地区的治安由金吾卫和街使以及街使下辖的徼巡负责,后期金吾卫渐渐有名无实,缺乏兵源,治安权责以街使为主,招募军卒充任。
以往镇兵的存在,一方面为了维护地方治安,一方面弹压地方维护节度使权威。
经过良原县李光波率领镇兵为恶事件后,朱秀深觉镇兵的存在弊大于利,严重侵犯县府权力,把持地方财源,为祸不小。
结合中唐以来的街使制度,和后世两宋年间的巡检制度,经过慎重考量,隶属于地方县府管辖的治安警捕队应运而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