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1 / 1)

('

朱秀点点头,案情真相不出他的预料。

“将张乡长继续关押,严加看管,案情经过如实向百姓公布。继续发放白盐,不要让良原百姓再为吃盐受穷。”

朱秀认真叮嘱道。

沈学敏道:“少郎君所言,下官记住了。可李光波....”

朱秀摆摆手:“此事与你无关,是我一时大意,钻了别人的套子。你安安心心做你的县令,打理好良原县,我回去后和节帅商量,让你兼任良原镇将。”

沈学敏嘴唇嗫嚅,满脸愁苦。

朱秀瞥他一眼,笑道:“行啦,无需担心,天塌不了!只要彰义镇没换主人,你就还是良原县令。我要连夜赶回安定,今后你自己多保重,若有难处,及时来报。走了~”

朱秀摆摆手,领着几个牙兵匆匆告辞。

沈学敏长叹口气,冲着他的背影深深鞠躬。

第81章 说明1

没必要纠结柴荣到底是姓柴还是姓郭。

我也认为在当时情况下,柴荣应该是改随郭姓。

柴荣自小丧母,柴守礼对他不管不顾,所以我想他可能对柴姓本身没有多少感情。

但谁知道呢?

旧五代史对此记载也前后不一致,先是说“世宗讳荣,本姓柴氏”,这里说本姓,那么说明他当时继位前后应该姓郭。

可后面记载,柴荣率军北伐入幽燕时,当时百姓议论“初,幽州闻车驾将至,父老或有窃议曰:‘此不足忧。且天子姓柴,幽州为燕,燕者亦烟火之谓也,此柴入火不利之兆,安得成功。’卒如其言。”

五代会要记载“世宗姓柴氏,太祖养子也”。

辽史记载“周主威崩,养子晋王柴荣嗣位”。

到底是姓柴还是姓郭,这个问题司马光和王安石就争吵过,司马光认为姓郭,王安石认为姓柴。

为什么传到后世,大多都只知道世宗柴荣,而不是世宗郭荣?

这就要问问老赵家,坐了天下后,如何看待当年赵大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件事了。

或许老赵家认为,让柴荣姓柴,老赵家以宋代周能更加合理合法一些,颜面上也过得去。

我觉得写柴荣比写郭荣更顺手一些,叫法上也更为知名,写郭荣总觉得怪怪的,少点感觉,就这么简单。

毕竟,连郭威原本都有可能不姓郭,而是姓常,叫做常威.....

郭威年少时依附后唐捧圣军指挥使常思,称常思为叔父,当时人都把郭威当作常氏子弟。

当然,这个说法应该不太靠谱,我常威没有如此牛逼....

只是想说,姓氏争议这个东西历朝历代都有,历史的东西谁说得明白,知道是谁,不太离谱,符合大众认知也就行了,没必要较真。

最后感谢大家的投票支持!

第82章 祸事开端

安定县城门口,薛修明和薛修亮早已率领数百名牙外兵等候在此。

一辆华丽马车上,一名素装党项妇女不时掀开窗帘,朝官道方向眺望,满面忧心惶惶。

不一会,远处掀起阵阵尘埃,一队人马徐徐出现在众人视线里。

“来了!”薛修亮攥紧腰间长刀,脸色阴狠。

薛修明捻须眯眼,神情淡漠,看不出喜悲。

朱秀率领队伍抵达,暗中打手势,示意牙军戒备,轻轻夹了夹黑蛋两腹,驴子低低叫唤一声,迈出蹄子上前两步。

“见过薛司马、薛兵使,在下惶恐,劳动二位出城迎接....”

朱秀跨坐在驴子背上,拱手笑着打哈哈。

薛修亮怒道:“朱秀!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良原纵兵行凶,害死李光波!你可知李光波乃是定难李氏子弟,此事传到定难军,就算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这个....”朱秀搔搔头无言以对,看看激愤难平的薛修亮,再看看面沉如水的薛修明,心中感慨万千。

比起此二人,朱秀觉得无耻二字离自己尚远。

“李光波乃我薛氏姻亲,此事我薛氏定不与你干休!”薛修亮色厉内荏,悲愤大吼。

朱秀大翻白眼,两手一摊:“直说吧,你们到底想怎样?李光波的棺木就在后面,你们要就拿走,不要我就帮他选个风水宝地埋了!”

“真是岂有此理!你虐杀李光波,还敢如此嚣张!”薛修亮眼圈红红,一脸痛心疾首。

朱秀撇撇嘴,演的太过了些。

一声凄厉悲呛哭声从马车传出,那素装党项妇女跌跌撞撞朝李光波的棺材跑去,几名伺候的婢女急忙跟上。

想来她就是李光波的姐姐,薛修明的续弦夫人,定难李氏女。

朱秀跳下驴子,冲她揖礼。

李氏顾不得理会他,扑在棺木上失声痛哭,涕泪横流,伤心欲绝。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