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秀摇头道:“可是既然死了人,就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否则耽误盐政推行,百姓吃不上好盐,节度府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
沈学敏苦着脸道:“如今良原百姓不信官府,李光波又率兵占据县衙,叫嚣要为民做主,拿我这个县令问罪,还要让节度府重新选派县令赴任....”
朱秀恼火道:“此事性质太过恶劣,决不可助长李光波的嚣张气焰!地方镇兵霸占县衙,驱赶县令,简直就是造反之举!”
寻思片刻,朱秀果断道:“史节帅到临泾县视察去了,如果等他回来再禀报,只怕来不及!城中还有百余牙兵,我们点起兵马,即刻赶赴良原!”
沈学敏咽咽唾沫:“可是帅爷不在,没有兵符,我们如何调动牙兵?”
朱秀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撅着屁股在办公桌上锁的抽屉里一阵翻找,找出那道老史早就留下的手令。
有这道手令在,他就是彰义军牙内副都指挥使。
“严平陈安!你二人拿节帅手令,即刻前往大营调兵,轻装简行,一个时辰后,开赴良原!”
“遵令!”
望着二人接令而去,沈学敏满面惊异。
身为掌书记却暗藏节帅的调兵手令,看来节帅对他不是一般的信任。
朱秀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毕竟是他第一次带兵外出行动。
关铁石驻守盐厂也走不开,这一趟只能他亲自去。
“对了,带上史向文,有他在,谅李光波也翻不出浪花!”
朱秀冷笑,他的首席贴身保镖史灵雁,跟老史去临泾了,不过不要紧,他还有一位终极大杀器握在手里。
一想到史向文那小山般的巍峨身躯,朱秀心里满满的安全感。
第78章 捉拿李光波
安定县通往良原的道路年久失修,冰碴子混合泥土又湿又滑。
堆积路旁的泥雪在阳光照耀下倒映出白光,呜呜的北风刮过,少了几分凛冬寒气,多了些开春回暖之意。
朱秀骑着黑蛋,率领百余名牙兵步卒,昨日出发,夜里露宿在一处村庄,天明时再度赶路,终于赶到良原县城外。
听说朱小郎君要率人赶往良原办差,牙兵们响应纷纷,踊跃报名,就算没有牙内副都指挥使的调令,他们甚至愿意担些风险,跟随朱小郎君干私活。
无他原因,朱小郎君为人和善,没有官架子,出手大方,能跟弟兄们打成一片,大伙都喜欢他。
上次有弟兄跟随朱小郎君跑一趟盐仓,领到五十文钱,可把其他弟兄羡慕坏了,就盼着小郎君有事招呼,给弟兄们一个挣外快的机会....
黑蛋驮着朱秀一路轻快小跑,春天来了,黑蛋的驴叫声也格外亢奋。
史向文肩扛一根铁棍,大步流星地走在驴子旁,大脑袋左右转悠,满眼新奇地望着野外风景,他已经好久没出来透过气了。
沈学敏、严平和陈安各骑一匹矮脚驽马跟在后面,这趟来良原,朱秀没让马三随行,把他留下守家。
“大郎,待会我让你揍谁你就揍谁,不可胡乱出手,以免伤及无辜。”朱秀望望那根比他胳膊还粗的铁棍,咽咽唾沫,千叮万嘱。
“噢~”史向文裂开大嘴憨憨笑着,用力点头。
铁棍捏在他大手里,好像捏住一根稻草,轻飘飘不费力。
这根制作粗糙的铁棍是用锻造兵器后的废料打造成的,分量却一点不轻,无需什么技巧,只管抡起来往人身上招呼。
最适合史向文这样天生巨力的无双猛士。
良原县城门口,守门的地方镇兵,远远瞧见一队人马气势汹汹而来,大惊之下,本想召集人手阻拦,突然瞧见一名面貌凶恶的巨汉,肩扛铁棍,恍如一座小山般迎面而来,立时吓得双腿打颤,躲避一旁不敢露头。
直到队伍入城,守兵们才赶紧派人去县衙通报。
城门内侧一处酒肆,薛修亮冷眼注视着朱秀率兵入城。
“走!”薛修亮搁下酒盏,起身准备离开。
身旁随从陶文举急忙扔下一把铜钱跟上。
陶文举便是奉命潜入阳晋川盐厂打探消息的那人。
他心心念念想回盐厂打工挣钱,只可惜没来得及溜走,就被薛修亮叫上赶来良原。
回不去盐厂,他的安全生产规范手册也白背了,还少挣了几十文钱。
陶文举趁酒肆伙计不注意,从桌子上顺走两枚钱币,挎上包袱小跑出酒肆。
酒肆后门,十余名薛家护院早已等候在此,薛修亮跨上马,率人往县衙赶去。
“二爷,咱当真要对李光波下手?那可是定难军李氏子弟!听说定难节度使李彝殷还是他的大伯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