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修明皱了下眉头:“闭嘴!莫要吵到爹!”
薛修亮恶狠狠地扫了扫几名郎中,重重哼了声。
“几位,家父究竟还有多少时日?”薛修明淡淡道。
郎中们相互看看,低声讨论了会,其中一人拱手道:“至多熬不过两月。”
卧房内,几名徐娘半老的妇人闻言嘤嘤哭出声,趴在床边呜咽,悲伤的呼唤着:“老爷....”
薛修明叹口气拱拱手:“知道了,你们尽心照顾吧,让老太爷最后这段时日,走的安稳些。”
几名郎中急忙还礼。
来到屋外,薛修亮挥手驱退仆佣,压低声急道:“大哥,原定计划开春以后,我们带上老爷子,前往凤州拜会焦继勋,如今老爷子只怕撑不到那会,这可如何是好?
去不了凤州,见不到焦继勋,如何请他支持你取代史家,执掌彰义军?焦继勋当年在保大(延州,今延安一带)领兵时,老爷子可是无偿资助过钱粮,助他渡过难关。
有老爷子在,焦继勋对你我兄弟还亲热三分,老爷子一走,单凭一个儿女亲家的关系,只怕焦继勋不会将薛家放眼里。
你别忘了,焦继勋有六个儿子,娶薛家女儿的不过是个小妾生的庶子,没了老爷子这层关系,薛家在焦继勋面前说不上话!”
薛修明笑了笑,伸手从冰雪覆盖的桃枝上摘下一瓣桃花,轻轻拭去雪沫。
“哎呀大哥你倒是说话啊,急死我了!”
薛修明淡淡道:“去不了凤州,就请焦继勋到泾州来。”
薛修亮瞪大眼:“如何将焦继勋请到泾州?再说,请他到泾州来作何?”
“老爷子过世,焦继勋是薛家的儿女亲家,难道不应该来吊唁?顺便请他来做个见证,让他知道史家已经不适合继续执掌彰义军!”
薛修亮满脸狐疑,猛然惊道:“大哥,你不会是想对史家下手?”
薛修亮抬手比划了个斩首动作。
薛修明眼缝里闪烁寒芒:“薛家走到如今这步,如果不能更进一步取代史家掌管彰义军,等待我们的只有两个下场,要么认输服软,被史匡威排挤出彰义军,安心做个富家翁。要么双方兵戎相见,拼个你死我活。如果是你,你甘心吗?”
薛修亮道:“我当然不甘心!咱们薛家在泾州也算兵强马壮,凭什么屈居史家之下?当年要不是薛家出钱出力,史家能在彰义站稳脚跟?”
“所以,时不我待,史匡威已经起了戒心,他弄个毛头小子担任掌书记,就是在向我薛家示威!”
薛修亮不屑冷笑:“姓朱的小子的确有些古怪,不过顶多也就有几分急智罢了,不足为虑!难不成,还是诸葛武侯在世?凤雏重生?史匡威难道以为,找个什么隐士高徒来,就能对付我薛家?可笑!”
薛修明眯眼,想到了那日在节度府前厅,朱秀立于檐下吟诵雪赋时的场景。
“那一篇《雪赋》的确是蹙金结绣,文采之高当世罕有!他背后之人,必定是一位胸藏韬略的饱学之士!”
薛修亮疑惑道:“可檀州隐士,四有先生我们当真没听说过!”
薛修明沉吟道:“继续派人前往河北打探,查清楚那小子究竟是何来头!”
薛修亮应了声,又满不在乎地道:“大哥,要我看,就算那姓朱的小子真是什么名士子弟,咱们也无需在意。天下间满腹经纶的才子多得是,凭他一人能翻出什么浪花?
乱世里,有人有钱有粮才是王道,彰义军的钱粮都掌握在薛家手里,论兵马,咱们手里的加一块,真要火并,未必输给史匡威!”
薛修明淡笑道:“刀兵相见终究是下策,毕竟,往后我薛家执掌彰义军,这些都是薛家的根基!”
“嘿嘿,还是大哥深谋远虑,想的长远,能兵不血刃当上节度使自然最好。到时候咱们薛家以泾原二州做根基,静待天下形势变化。
就是不知,这开封新立的刘汉朝廷能安稳多久,万一中原大乱,我薛家崛起于西北,便是称王称霸,割据一方也不无可能....”
薛修亮越想越兴奋,已经开始幻想薛家在他兄弟二人手中崛起的光辉时刻。
薛修明淡然道:“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先想想如何应付眼下局面。史匡威这次从陇山关运回来许多卤盐石,你不觉得奇怪?”
薛修亮想了想,确实有些可疑,卤盐石又不能吃,不远千里的运回来作何?
“还有,原定运送五百石粟麦去邠州换取食盐,也被史匡威以邠州战乱为理由取消了,这里面定有古怪!牙军从陇山关回来,再也没传出过闹盐荒的消息,他们的盐从何处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