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宋参也不得了,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年仅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堪称神童。
宋参说话啰嗦了些,还时不时引经据典,朱秀听得津津有味,史匡威却一个劲地打哈欠。
宋参说了一大通,将他主管的四曹事讲的清清楚楚,涉及到全军后勤总务,他能分门别类的归纳清晰,也算不简单。
顺带着提了几嘴财政事项,就将介绍钱粮大事的机会让给了支使裴缙。
裴缙讲话简练,内容也很简单,两个字概括彰义军目前的财政情况:缺钱,缺粮。
总结下来一个字:穷!
史匡威听罢脸色愈黑,使劲抓头。
接下来跳过朱秀,推官、巡官等依次汇报工作。
左侧第一排入座的几位节度府主要文官,只有朱秀没作汇报发言。
史匡威又朝右侧望去,都知兵马使薛修亮粗声道:“帅爷,四月时,临泾、良原两县,有暴民因为不满征粮发生暴动,我率兵镇压,折损不少兵马,请帅爷许我招募健勇,再将牙外军扩充至三千兵额!”
史匡威皱了下眉头:“钱粮不足,只怕再难供养一千兵员。”
薛修亮笑道:“近来关中也不平静,大批流民从宁州、邠州出逃,为防止暴民生乱,牙外军扩军确有必要!如果帅爷许可,我薛家可以为帅爷负担这一千兵马的粮饷。”
史匡威微微凝眼,旋即笑道:“三千五百牙兵的钱粮用度,大部分都靠薛氏周济,如何还能给薛氏增添负担!何况泾州原州人丁稀薄,再扩军的话,只怕百姓难以负担,此事不可行!”
“可是帅爷....”
薛修亮还想争取,薛修明出声打断道:“以彰义军眼下的情况,确实无法再招募男丁充军,此事以后再说!”
薛修亮压下眼皮,有些不甘地抱拳道:“谨遵帅爷令!”
简单询问了下泾州防务,史匡威咳嗽一声说道:“诸位,本帅今日有一项重要安排宣布!”
第57章 人事之争
“掌书记一职空缺许久,本帅已经决意,由濠州朱氏弟子、淮中俊彦、幽燕士林翘楚、河北俊杰—朱秀担任我彰义军掌书记!”
史匡威大手一挥,洪亮的嗓门正式将朱秀推到台前。
朱秀掸掸衣袖,站起身朝众人揖礼,微微昂着头,满面微笑,骄傲中透露谦逊,低调中彰显不凡。
只是面庞却忍不住有些发烫,狠狠剜了眼老史,这黑厮胡乱吹捧之前也不跟他通个气,什么淮中俊彦士林翘楚,他可真敢吹!
史匡威隆重介绍完,厅中众人却无一人响应,你看我我看你,全都不约而同地垂下眼皮不吭声,场面陷入诡异的安静中。
薛修亮凶狠目光朝朱秀望来,横肉狞笑,似乎不怀好意。
薛修明轻轻拨动茶盖,嘴角挂笑,也不言语。
左侧靠后位置,一名头发花白大半,穿青袍的老头颤巍巍站起身,拱手道:“敢问帅爷,这位朱郎君年岁几何?师从何家?有何功名?从前担任过何职位?”
“此乃安定县令,温泰!”
朱秀身后响起细微提醒声,他偏头一看,是支使裴缙。
裴缙端起茶盏,若无其事地喝了口茶水。
“原是温公,失敬。”朱秀鞠身揖礼。
温泰哼了声,似乎不屑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郎寒暄,提高嗓门道:“请帅爷示下!此子凭何担任掌书记?”
史匡威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虎着脸道:“温县令有所不知,濠州朱氏也是世代书香门第,朱秀幼时拜在檀州名士四有先生门下,潜心求学多年,天文地理、经史子集、礼乐诗书无一不通!
在沧州时,朱秀曾做过天雄军行军参谋,郭威郭大帅也对他赞不绝口,想要委以重任!本帅多次请求,才向郭帅讨来人才!”
朱秀瞥了眼面不改色的史匡威,这黑厮说谎吹牛逼一本正经,说真话反而是嬉笑怒骂。
一众官员交头接耳起来,天雄军的鼎鼎大名谁人不知,这朱少郎年纪轻轻竟然能当天雄军的行军参谋?还受到枢密副使郭威的看重?
濠州朱氏?书香门第?没听说过!
檀州名士四有先生?更是闻所未闻!
薛修明和薛修亮相视一眼,惊讶之余更多的是质疑。
温泰也是一惊,乍一听这少郎的简历还真挺唬人。
薛修明放下盖碗,温和笑道:“观朱少郎姿容俊美,风度温雅,想来也是世家出身。只是檀州名士四有先生,恕某孤陋寡闻,确实没有听说过。”
刚说完,厅中响起一片附和声。
“两年前我曾到过河北,没听说过檀州有名士字号四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