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秀心肝儿一颤,急忙拱手道:“牙帅放心,下吏一定谨言慎行,潜心跟随郭帅学习,绝不让牙帅失望!”
“如此便好。”
柴荣见他态度还算端正,温声道:“郭帅身边能人众多,有的善于刑名,有的善于术算,有的善于排兵布阵,军务民政俱是人才济济。你虽是四有先生高徒,博采众长,但终究年纪尚小,不可生出孤傲之心,小觑天下英才,当谦恭守礼,虚心求教....”
朱秀咧嘴笑了,心中有几分暖意,柴荣的谆谆教导,如同一位敦厚亲善的兄长,在诫勉家中不懂事的幼弟。
话语间,充满深重期待。
朱秀起身长揖:“牙帅教诲,朱秀铭记在心!”
柴荣微笑颔首,又取出一份书信:“淮南之地近来也不太平,伪唐趁我中原战乱之际,多次出兵骚扰。虽说有符娘子为你介绍了武宁节度使的关系,但我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不太稳妥。宿州刺史慕容延钊是郭帅旧部,与我关系匪浅,这里有我亲笔手书一封,你带去,他自会对你多多照顾。”
朱秀上前接过书信,心里感动万分。
慕容延钊啊,又是一位大佬,还真想去结识一番呢。
说不定以后一起邀约着去苏州买地建宅子,宅子就叫燕子坞、参合庄,再选一处水榭花园建一座藏书阁,名字就叫还施水阁....
抢了姑苏慕容家的名号,改叫姑苏朱氏....
不知道若干年后,金大侠写这一段时,会不会为起名抓破头....
柴荣见朱秀捧着书信,脸上笑容猥琐且古怪,不由暗暗摇头,少年人心性不定,就算才智绝伦,也还需要好好历练一番,送他去邺都,接受父亲严格教导是对的....
“打算何时启程?”柴荣淡淡道。
朱秀回过神,忙道:“明日就走。”
柴荣道:“原本我准备派一队人护送你去,不过史节帅不日也要返回泾州,他会先到邺都,然后走水运入关中,恰好与你同路。他主动说,会护送你到邺都,如此,等你先到邺都拜见郭帅,再由郭帅派人送你去濠州。”
朱秀怔了怔,史匡威要跟他同路南下?
还主动做他的保镖?
老史这个黑面炭对他也太好了些!
朱秀想了想,同意了。
本来他打算不去邺都,直接南下去濠州,从濠州进入南唐国境。
不过既然柴荣发话,他就老老实实听从安排,免得惹人生疑。
等到了邺都,离开史匡威,他再找机会南下不迟。
至于郭大爷那里,唉,只有将来有机会再见了。
不是不相信郭大爷和柴荣,只是小命这玩意,还是攥在自己手心里比较稳妥。
“万望牙帅保重,朱秀....去了!”
朱秀吸吸鼻子,红了眼睛,声音有些哽咽,三分做作七分真情。
毕竟柴荣待他真心不错,也为他安排好走郭大爷的后门。
可惜刘承祐还活着,对于他犹如芒刺在背,实在不得不跑路。
柴荣皱眉,轻呵道:“何故做此小儿女之态?记住,往后你也是行伍中人,大丈夫刀头舔血,如何能像妇人似的哭啼?”
朱秀抽噎了下,低垂眼皮,脸色黯然,自嘲似的笑了笑,长揖及地,默默退出屋去。
柴荣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院外,想到他刚才那副依依不舍的嘴脸,不禁露出笑容:“这小子....”
摇摇头没作他想,柴荣继续伏案忙碌。
第40章 别了,沧州城!
翌日清晨,西门外,一千五百余彰义军兵士列队完毕。
他们,即将踏上回归泾州的路途。
放眼望去,这一千五百多个河西兵,几乎人人带伤,缺胳膊断腿,掉耳朵、瞎眼睛、脑袋开瓢的不在少数。
有须发皆白的老卒,有比朱秀年纪还小,却稳稳当当骑一匹比自己个头还高的河西大马的娃娃兵。
他们面庞黝黑,眼神坚定,身材精瘦,有的相互搀扶,有的牵马拖车....
破损的木盾绑缚在背,砍翻卷的手刀斜挎腰间,灰扑扑的肩巾沾染黑色的血迹,生锈的胸甲痕印斑驳....
史匡威骑马从队伍前跑过,扫视众人,高举一柄风嘴大砍刀,雷声怒吼:“回家!”
“吼~吼~吼~”
将士们吼叫如龙,一双双眼睛里闪烁激动。
“出发!”
史匡威大手一挥,一杆破损的土黄色河西军旗迎风招展,带领队伍往西南方向缓缓前进。
璀璨的金红色朝霞映照下,这群千里远征的河西汉子,回家了。
朱秀牵着灰毛驴站在官道旁,心里对这支残破的彰义军生出钦佩之意。
与天雄军相比,彰义军的兵员素质、装备给养、薪俸饷银远远不如,放眼天下,只怕也是条件最差的几个藩镇军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