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美咬牙切齿,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小子竟敢主动受死!
如此一来,真要斩了他,被沧州百姓唾骂的,反倒成了自己!
赵普惊异不已,细细咀嚼朱秀最后脱口而出的两句诗。
其中蕴含的意志和情操,相当高洁深远啊!
女将军虽然没有赵普才学深厚,却也被字字铿锵的两句诗所震撼,疾呼道:“少郎君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悦耳的声音仿佛天使妙音传入耳朵,朱秀扑通乱跳的心终于落地,一种劫后余生的莫大幸福感让他热泪盈眶。
两名兵士将他搀扶起,朱秀低着头声音沙哑:“夫人愿意相信晚生一片赤诚之心?”
女将军温声道:“你且在沧州城安顿下,待我派人前往濠州,打探你的族亲下落,有消息后,再派人送你南下团聚。”
朱秀忙感激道:“濠州远在淮南,夫人人生地不熟,还是不劳烦了。晚生歇息几日,就动身南下寻亲....”
女将军笑道:“不麻烦,武宁节度使是我父亲旧部,淮水一带也在武宁军治下,我手书一封,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传回。”
朱秀嘴角扯了扯:“...夫人恩情,晚生感激不尽!”
“来人,送朱少郎下去歇息!”女将军笑着唤来随从。
朱秀又忙道:“晚生还不知夫人尊君是?”
女将军微笑道:“家父乃当朝侍中,泰宁军节度使,符彦卿!我是符氏长女,符金盏!今后莫要称呼夫人,唤我一声大娘子即可!”
咣~朱秀脑海中炸响一道雷电,惊得他目瞪口呆。
五代!他竟然穿到了五代末期!
这个换皇帝如换走马灯,武人恣意张狂,文人以泪洗面的混乱时代!
第3章 认识这个世界
在沧州刺史府衙住了三天,朱秀终于搞懂自己身处怎样的一个时代。
如今是大汉天福十二年五月,公元947年。
这个汉,便是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周,中原第四个王朝,史称后汉。
正月时,后晋成德军节度使、河北行营都部署杜重威,举十万兵马投降契丹,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顺势南下,一举攻破开封,俘虏晋帝石重贵,后晋灭亡。
耶律德光废石重贵为负义侯,迁往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降开封府为汴州。
二月,耶律德光服汉家冠冕,登上开封皇宫正殿,接受百官朝贺,改国号为大辽。
晋军大将,北平郡王、太尉,北面行营都统刘知远,在河东晋阳称帝,立国号大汉,升晋阳为太原府。
刘知远传檄天下,号召各地藩镇军队、义士起兵反抗契丹。
契丹人在汉地烧杀劫掠,美其名曰“打草谷”,河北、河东、中原、山东等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诸州军民纷纷表态归附新建立的刘汉朝廷,枪口一致对外反抗契丹人,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陷入一片乱战之中。
朱秀坐在房间里,搁下笔叹口气,看着面前写的满当当的几张纸发呆。
他整理出一份年代记事表,记录下近几年将会发生的大事件。
当然,历史是在前进变化的,朱秀并不能保证,自己前世所学,能与历史轨迹完美契合。
不过,他现在还是只孱弱的小蝴蝶,想来不至于影响大的历史走向。
907年大唐王朝覆灭,五代正式开启,距今已过去四十个年头。
期间,中原大地轮换四代王朝,一共上台四姓十一位皇帝。
这是一个早上起床龙袍加身,晚上就有可能被砍头的年代。
刘汉朝廷同样短命,这似乎已是五代王朝的历史宿命。
直到终结者赵大的出现,中华历史才迎来新的拐点。
朱秀两手撑着下巴,满面呆滞,回想赵大的发家轨迹。
身为官N代的赵大,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不久的将来,他会到郭威帐下效力,逐渐崭露头角。
郭威如今是刘汉朝廷第一大将,担任北面行营招讨使,名义上节制河北诸州兵马,总体负责对契丹作战。
不过具体人在何处,朱秀还没打听到。
就算知道,眼下整个河北兵荒马乱,他也不可能跑去提前投效郭大爷。
再说,如今这年头,根本不缺大腿,郭大爷、柴荣、赵大,一根比一根粗。
抱的早不如抱的巧抱的妙,在这点上,朱秀觉得自己需要好好筹谋一番。
再不济,这沧州城里就有现成的美腿可以抱。
符金盏,符大娘子。
老符家世代将门,门生故旧遍天下,树大根深。
她爹符彦卿,从后唐开始就是一大军阀,政坛常青树,不管换了哪家皇帝,老符家照样是豪门显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