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册封(1 / 1)

('

第736章 册封

元佑二年二月辛亥(28)。

赵煦亲自出宫,在宰执大臣丶元老勋贵丶宗室外戚们的簇拥下,来到了景灵宫,视察已经竣工的宣光殿。

宣光殿,就是他父皇的神殿。

也是供奉其御容画像之地。

而在今年之前,因宣光殿未完工,故而他父皇的御容画像,只能权奉安于仁庙的文德殿中。

赵煦领着宰执文武们,里里外外的,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宣光殿内外。

确认不存在任何纰漏后,赵煦这才率着群臣来到了宣光殿前的文德殿,那被权奉安于此的先帝御容画像前,进行祭拜。

自然,这是一场冗长的仪式。

先需在文德殿中举行盛大的祭奠,祭拜先帝神灵,并祭祀仁庙神灵。

然后还需礼部官员,宣读祭文,告知列祖列宗,今日宣光殿已竣工,先帝神灵宜当于忌日,正位宣光殿。

然后,就是作为孝子的赵煦,亲自宣读礼部草拟好的上先帝尊号制书。

于是,大宋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喜迎加谥。

从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变成了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这是封建王朝的造神运动。

通过对已故的先帝的神化,从而使得当政的皇帝,获得神性。

自唐以来,历代帝王,纷纷效仿。

只是效果已经微乎其微了。

别说是老百姓了,就算是赵煦自己也不信这一套。

所以,到得如今,给先帝加谥,早已经沦为了一种程序。

什麽时候加?加几个字,都有规矩了。

等这一切程序走完,已是当天的傍晚。

赵煦回到福宁殿,休息了片刻,吃了些东西。

冯景就来报告:「大家,郭舍人来了,言是奉两宫旨意,来面奏三月大臣陛见班次安排。」

「嗯!」赵煦睁开眼睛,道:「叫郭舍人进来说话。」

「诺!」

片刻后,郭忠孝就被带到了赵煦面前。

见了赵煦,郭忠孝顿首拜道:「启奏陛下,臣奉两宫旨意,特来敬呈三月上旬群臣陛见班次……」

说着,他就将一纸奏疏,呈递于赵煦面前。赵煦让冯景接过来,然后拿在手上看了一下,接着他就微微吁出了一口气,多少有那麽一点紧张与兴奋夹杂的味道。

在这张班次表上首先是三月甲寅(初二),资政殿大学士吕惠卿,将于崇政殿陛见。

吕惠卿后是奉恩旨起复,故御史中丞舒亶于下午陛见。

接着就是在三月乙卯(初三)。

高丽国入贡使丶僧统官义天,于紫宸殿陛见。

同日在紫宸殿,元佑二年新改朝官文臣及新改大使臣之武臣,由通见司丶军头引见司,分别引领面圣。

然后戊午日(初六)。

吏部与都堂所举荐之元佑二年馆阁试官员,陛见于紫宸殿。

接着在乙未日(初七),枢密院所举今年应试阖门的武臣丶勋贵丶外戚子弟,陛见于垂拱殿,并由军头引见司安排在垂拱殿后殿演武。

紧接着,在庚申日(初八)。

新除中书舍人孔仲平丶新除左谏议大夫梁焘丶新除试工部郎中兼权管勾元佑浑运局公事韩公廉等陛见于垂拱殿。

如此频繁且大规模的陛见班次安排,不夸张的说,只要加上正常的大臣参朝以及宰执陛见丶取旨班次。

那麽,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成年君主的日常政务活动。

至少,已经能赶上嘉佑时代,身体渐渐多病的仁庙的日常政务活动了。

这在实际上,意味着赵煦将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

过渡期已经开始了。

将班次表放下,赵煦对郭忠孝道:「卿所奏,甚为合理,便依卿所排班次安排罢!」

「臣恭遵圣意!」

赵煦想了想,吩咐道:「卿明日将吕学士的乞见札子誊抄一份送来与朕,朕须得看上一看,以便了解这位学士……」

虽然赵煦对吕惠卿是很熟悉的。

但在这一世,他还从未见过,更不曾接触过。

自然,还是要做做样子,假装了解一下。

「诺!」

接下来的两天是赵煦最忙碌的日子。

因为,从二月壬子(29)到三月癸丑(初一)。

他都需要出宫,前往景灵宫,并主持一系列繁琐丶冗长丶辛苦的仪式。

包括但不限于奉安丶祭奠丶慰灵丶祭祖并逐一前往列祖列宗的御神殿,逐一宣读告列祖列宗,先帝神灵将正位于宣光殿的祭文。

以他如今的身体情况,只能说是勉强支持。

每次忙碌一天后,回到宫中,他就直接累趴下了。

但他乐在其中。

因为,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

混同江,辽主耶律洪基行宫大帐。

此刻,一场御前会议正在召开。

「气煞我也!」耶律洪基当着群臣,一副怒火升腾的模样。

「此国中人,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他几乎是咬着牙齿说道。

左右群臣见着,都是互相看了看。

作为耶律洪基如今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同时也是辽国清流领袖的萧兀纳出列拜道:「臣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

「如今国家,当以征讨高丽为要……」

宰相梁颖也劝道:「陛下万乘之尊,岂能因一小丑而动怒?!臣乞陛下,暂息天怒……」

萧兀纳和梁颖,自然是已经知道了耶律洪基忽然将日本使团上下,全部投下大狱,还派了好几个国中有名的酷吏前去严刑审讯的事情。

审讯结果,他们也是有所耳闻的。

萧兀纳与梁颖,都已经听说了一些审讯的细节。

什麽日本国国主,自称天皇,其国主自诩其国为『日出之国』,将中原视为『日落之国』……

还有国中权臣藤原氏,架空国主,动辄逼迫国主出家,然后扶立幼主……

他们自然知道,这些事情,确实有些犯自家皇帝的忌讳。

「息怒……」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朕如何能不怒?」

「日本诓朕丶欺朕,以为朕是黄口小儿乎?」

萧兀纳连忙道:「陛下……臣闻昔年汉武之时,有夜郎国国主问汉使,汉与夜郎孰大?」

「汉使并不以为事,汉武亦未曾加罪……」

「日本小国,偏居一隅,一叶障目,臣乞陛下勿与此等小丑计较……」

其他大臣纷纷称是,你一言我一嘴的给日本开脱起来。

其目的自是昭然若揭——阻止老皇帝,贸然用兵于日本!

要知道,现在的辽国皮室军主力,基本都在高丽半岛。

太师耶律迪烈麾下,如今已有马步军二十馀万之众。

', ' ')('

为了支持这二十馀万大军的行动,辽国的府库基本都被掏乾净了。

南院的汉人丶北院的契丹人丶奚人,都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

国中已经颇有微词了。

也就是讨伐高丽,灭亡高丽,是辽国的政治正确,同时,税赋压力也还没有加到让人无法接受。

加上宋辽交子贸易,向辽国国内输送了大量商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

不然的话,别说汉人了,北院的契丹人和奚人,早就跳起来了。

现在,高丽都还没有平定,耶律洪基就又要急吼吼的开辟第二战场,而且还是需要渡海攻击的第二战场?

萧兀纳和梁颖等人在知晓这个风声后,几乎是被吓得冷汗淋漓。

赶紧就来找耶律洪基劝说了。

耶律洪基听着这些大臣们的话,只是冷笑。

他心里面清楚,这些大臣说的对!

日本,东海小国,偏居一隅,困于海上。

只是这天下格局的边角地,论重要性甚至还不如生女直的山林!

正常情况下,日本人别说关起门来,自称天皇了。

他就算是自称宇宙大至尊,三清道祖丶如来佛祖在世。

也不会有人去管!

毕竟,自大唐崩溃,天下就没了至尊和天可汗。

于是,一时之间,昔年的大唐天下,从西域到交趾,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帝!

旁的不说,党项人建立的夏国,就是关起门自称皇帝/兀卒的。

党项人不仅仅有自己的年号,自己的历法。

甚至还建立与宋辽截然不同的制度丶体系丶文字。丶典章。

宋辽两国对此都是心知肚明,只是假装不知道罢了。

所以,日本人自己关起门来,学着大唐天子,自称天皇。

若是过去,耶律洪基即使知道了,最多笑骂一句:「东海蠢邦,不知天高地厚!」

但现在不一样了啊!

一个大安岛,一个月起码产银千馀两。

以此类推那整个日本国,该有多少白银?

而他现在就缺银子!

没有银子,灭亡高丽就会无比困难。

但只要有足够的银子,那就可以去南朝大量采买!

拿着南朝的商货,犒赏三军,笼络女直丶渤海诸部,并推恩高丽官民。

于是,耶律洪基看着萧兀纳丶梁颖等人,问道:「纵然诸位相公所言有理……但其国中权臣藤原氏擅立国主,以下犯上,颠倒纲常……」

「朕为天下主,也要熟视无睹吗?」

这就让萧兀纳与梁颖等人,一时间都有些语塞了。

毕竟,谁都知道,这位大辽天子的忌讳!

这位陛下年纪越大,就越忌讳丶恐惧于权臣当政,祸乱纲常,乃至于废立天子!

因为,他是真的有一个未成年的皇太孙!

因为,他是真的经历过权臣乱政丶窃国的危机!

但没有办法!

萧兀纳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国中民生艰难啊!」

「幽燕十八州的军民,前年丶去年,皆遭旱灾,庄稼歉收……」

「今王师又顿兵于高丽……」

「若再跨海伐国……」

「臣等恐,国中生乱,与他人可趁之机!」

梁颖等人也是纷纷劝告。

耶律洪基听着,却是笑了起来:「朕知相公们的担忧……」

「但是……有个事情,相公们却是忘了……」

耶律洪基咧嘴笑起来:「那日本国,文恬武嬉,武备松弛……」

「只消一支偏师,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将之拿下!」

「正如去年,萧不哒野所为!」

去年,萧不哒野带着两三千号人马,渡海追击逃亡的高丽乱军,一路追到了日本。

然后就是嘎嘎乱杀!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辽国君臣都震惊了!

因为,萧不哒野等人不仅仅损失轻微——只折损了两三百人。

而且大半都是落水而死。

但他们带回来的战利品,却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不止有着大量财货,还有着上千的妇孺。

且,这些财货和妇孺,都是日本人主动送的,求这些祖宗退兵的退兵费!

当时,辽国军中就曾起过征讨日本的心思。

但被耶律洪基压了下去——当时的他,心思全在高丽身上,根本不关心小小的日本(主要原因是他看过带回来的那些日本妇孺,实在没长在他的审美上,太矮丶太瘦也太乾瘪了,日本的财货质量也不好,与南朝的商货相比,简直是垃圾)。

加上,当时日本人立刻入朝,奉上贡物,言辞谦卑,以臣属辽国。

耶律洪基面子得到了满足,自然不愿节外生枝。

萧兀纳等人当然知道这个事情,只是他们实在不想节外生枝,去冒风险,正欲继续劝说。

就只听耶律洪基道:「不瞒各位相公,萧不哒野的大军,如今已经到了日本国!」

「正在那位日本忠贞大臣平正盛引领下,征讨逆臣藤原氏,以正本清源,维护纲常!」

「萧不哒野昨日遣人来报,言已全取日本所谓的筑前丶筑后两国,正在率军向着其所谓的丰丶肥等国进军……王师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日本百姓皆箪食浆壶!」

群臣目瞪口呆。

已经开打了?

而且,还已经打下了两个国?

萧兀纳和梁颖等人都是不可思议。

国,在他们的概念里,还是很大的。

却不知道,日本的所谓国,与春秋时代的那些百里小国相差无几。

耶律洪基也同样不清楚。

但不妨碍他开心!

「故此,朕已经决意,加萧不哒野,为东面日本招讨使兼提举日本金银寻矿使,总督大军,经略日本,正本清源!」

「另外,加封日本忠贞之士,故日本国国王后人,壹岐太守平正盛为开府仪同三司丶筑前刺史丶管内观察使……」

这样说着,他就看向了在一旁的翰林学士王师儒:「便请学士,为朕制诏,随后遣使渡海,往日本册封!」

王师儒看了看萧兀纳等人,最终躬身拜道:「臣谨遵德音!」

打都打了,还能怎麽办?捏着鼻子认了呗!只是……

那萧不哒野最好一切顺利……

不然,若出了差池,影响到了军国……

萧兀纳发誓,一定扒了他的皮,将他的脑袋悬首示众,以儆效尤!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雏菊 暗恋成殇,终是你 病娇少爷的白月光 重生后,被老公和他的白月光爆炒 猪爹精厕 同行人(群像) 夏日(完结) 她被艹短篇 岁无苦雨(母子1v1) 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