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662章 作为调查员的赵煦

第662章 作为调查员的赵煦(1 / 1)

('

第662章 作为调查员的赵煦

耶律琚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才从夷门坊的宅邸,慢悠悠的回到都亭驿。

昨天晚上,他与刑恕在勾栏里喝的伶仃大醉。

最后,是刑恕派人将他送回的夷门坊的『家』。

回味着昨夜李师师温柔体贴的照顾与服侍。

耶律琚心旷神怡,连走路都轻了几分。

然而,他刚刚走到被安排给他的院子前,好心情瞬间不翼而飞。

因为耶律俨,正阴沉着站在门口,冷冷的看着他。

「节度……」

「缘何彻夜不归?」耶律俨冷冷的问着他。

耶律琚心中冷笑一声,不屑的扫了一眼耶律俨,然后面朝南京方向拱手道:「某奉皇命,有重任在身,不需与学士解释什麽!」

「皇命?」耶律俨迟疑了一下,

「呵!」耶律琚笑了:「陛辞前,陛下没有交代吗?」

「也是……」他讥讽着,打量着耶律俨:「学士并非北院官,陛下没有交代也正常!」

耶律俨顿时噎住了,冷哼一声:「下官会上书陛下,将节度彻夜不归之事上报!」

这就是在威胁他了。

耶律琚岂是被吓大的?他耸耸肩,道:「学士愿上书便上书!」

「某奉命行事,问心无愧!」

瞧着耶律琚的神态,耶律俨神色变幻不停,最终选择拱手一拜:「既如此,下官便不打扰了。」

耶律琚冷冷的回了一礼,目送着耶律俨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这才呸了一声,骂道:「什麽玩意?」

「他该不会以为,他蒙皇恩赐国姓,就能和文忠王一样了吧?」

文忠王,就是韩德让死后的宫帐名。

韩德让算是辽国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承天太后就是在其辅佐和支持下,完成了中央集权与改革。

圣宗因感于其功劳,于是,赐其国姓,赐名隆运,使其成为辽国汉人士大夫赐国姓的第一人。

同时,他也是第一个以汉人士大夫身份,拜北院枢密使,执掌辽国军权的人。

更是第一个,以汉人身份,拜大丞相的人。

自韩德让之后,幽燕汉人豪族就和辽国完成了融合。

但,文忠王只有一个!

毕竟,不是谁都能与文忠王一样,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太后。

更不是谁都能和文忠王一样,能一边睡太后,一边执掌大权,还能一边让小皇帝视作父兄,真心祝愿。

甚至在其死后,将之陪葬承天太后陵侧。

让自己的父母与母亲的情人,相伴而眠。

耶律俨刚走,一个契丹贵族,就从院子里走出来,来到耶律琚面前,拱手一拜,然后弱弱的说道:「节度,万一那小人真的上书南京天子……」

「朝中小人们再串联攻讦……」

耶律琚无所畏惧,道:「放心好了,国舅与两位娘娘会帮我等说好话的!」

「再说,我等在南朝,披肝沥胆,为国事不辞劳苦,陛下也是知道的。」

「某也确实身负多项皇命!」

「这样啊……」那贵族顿时欢喜起来。

只是,他才高兴了一会,就又耷拉下脑袋:「终归有这小人在,好多事情,我等都无法畅快的做了!」

这次出使,他们这些随行的衙内,可都憋屈的很。

根本不像上次那般快活。

那耶律俨,因此在使团内部,天怒人怨。

好多人都说,这纯粹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他得意不了多久的。」耶律琚恶狠狠的说道。

「某打算上书南京,弹劾其在南朝,阻扰国事,干涉采买!」

那贵族一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当即道:「下官也要上书弹劾此獠!」

天可见怜为了挤进这次的使团里,他家里可是用了无数人情,还打点了好多人。

可哪成想,却遇到了耶律俨这个愣头青。

实在可恨!

「善!」耶律琚点头赞赏:「我等为国辛劳,那小人坐享其成都不肯,还横加干涉。」

说到这里,耶律琚就有些烦闷的解开了衣襟。

有耶律俨在,好多事情,就无法办好。

他和其他人,想要抬高采购价,也会变得困难重重。

若不抬高采购价,大家怎麽吃回扣?

大家没得回扣,国舅爷怎麽拿钱?

国舅爷拿不到钱如何去孝敬宫中皇后娘娘丶贵妃娘娘与建宁公主?

两位娘娘与公主殿下没得孝敬,怎麽侍奉陛下?

陛下不开心了,他们这些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不忠!

那耶律俨怎就想不通这一点?

……

福宁殿,东阁,静室内。

暖阁里的炭盘熊熊燃烧着,火光映照着屏风。

于是,这静室中的温度,变得温暖且舒适。

赵煦戴着一件专一制造军器局新制的棉口罩,端坐在坐褥上,听着身前不远处,坐着的刑恕的汇报。

在刑恕身旁,坐着户部侍郎章衡。

赵煦听完刑恕的汇报,沉吟片刻后,道:「辛苦爱卿了。」

「为朝廷办差,不敢言辛苦。」刑恕低着头答道。

「北虏国中财用,看来已是出现匮乏了。」赵煦悠悠说着。

他看向章衡,问道:「章爱卿,今年边境榷市,北虏与我朝的贸易,可发生了变化?」

章衡摇头,答道:「奏知陛下,根据各榷市监官奏报,今年北虏从边境榷市所购之物,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

「而河北诸州也都有上报,走私铜钱越境案件,越发频发。」

赵煦点点头,道:「北虏国中的钱荒,恐怕比想像中还要严重许多!」

「说不定,有些地方已退回到以物易物的范畴了!」赵煦颇为戏谑的评价着。

辽国现在的情况,在赵煦眼中,其实是很危险的。

一方面,宋辽交子条约,将本来应该支付给辽人的岁币,变成了交子。

采购地从边境变成了汴京。

这一变,就直接让辽人失去了过去两国边境贸易上最重要的支付手段——过去辽国几乎将岁币所得的全部白银,以及丝绸贸易上的大部分利润,都用在边境榷市贸易上。

而如今,随着汴京-辽权贵的直接贸易采购渠道开通。

辽国权贵,将得到的大部分交子,都用在采购奢侈品上。

但幽燕地区的商品需求,并没有消失!

于是,宋辽边境榷市贸易,成为了辽国幽燕地区的金融失血口。

大量铜钱,被贸易虹吸到大宋这边。

这必然导致,辽国国内更加严重的钱荒。

章衡说,河北各州上报的铜钱走私,日益严重丶频发就是证据。

而这个时候,偏偏辽人还开始攻伐高丽。

战争一起,黄金万两。

为了维持战争,辽人必然也一定会从幽燕地区,抽调兵马丶青壮丶粮食。

同时为了奖赏诸军,财帛也会被大量抽调。

这就像一个池塘,有两个大号水泵在同时抽水。

这池塘再大,也得被抽乾!

', ' ')('

何况,这池塘的蓄水量本来就少!

两个水泵一起抽,哪里受得了?

分分钟就会被抽乾净!

再这麽抽下去,幽燕地区的农民不造反才奇怪!

想到这里,赵煦就开始站在道德的高地,指手画脚起来了。

「由此可见,北虏主不修仁义,不恤民生!」

「若其将交子,用到民生之上,何来今日困境?」

三百万贯交子贸易,若不买奢侈品,而是选择大量采购大宋优质低廉的民生相关的商品。

基本可以满足辽国国内百姓的需求!说不定还能让辽国幽燕地区的统治进一步稳固。

不过,赵煦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封建专制君主,都是些什麽尿性?

中国有『何不食肉糜』,欧陆也有『为什麽不吃蛋糕』。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用雄辩的事实证明了——肉食者,才不会与平民百姓共情!

即使耶律洪基的节操和道德,远高于晋愍帝与玛丽皇后。

但想要让他把属于他自己的钱,拿去给平民百姓花?

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朕的钱!

凭什麽给尔等用?

就是,他解决这个事情的思路让赵煦很尴尬——请大宋加印三百万贯交子与他。

作为交换,耶律洪基表示愿意将从高丽府库缴获的白银丶黄金送来大宋,作为交子印刷的准备金。

不足的部分,耶律洪基表示,那是辽国调停宋夏战争的好处费。

真是好大的脸!

张口就来!

这也是昨天下午,两国谈判不欢而散的根本原因。

辽人,不说具体的白银丶黄金数字。

张口就要大宋加印三百万贯,并表示这完全是看在两国友好的份上的优惠条件。

希望大宋不要不识好歹。

刑恕率领的大宋谈判队伍表示:我去年买了个表!

夏国已经乞和,两国不日就能和议达成,不劳贵国关心。

赵煦说完,刑恕和章衡,自是都吹捧了一番。

赵煦摆摆手道:「根据刑学士的情报,辽人这次在高丽,大概搜刮到了二三十万两白银,一万多两黄金……」

「朕满打满算,总价值也不会超过百万贯。」

「却想要朕为其加印三百万贯的交子……真是可笑!」

说到这里,赵煦就自嘲的笑了两声。

虽然,这只是耶律洪基的开价。

刑恕从耶律琚那里探到的底价并非如此。

耶律洪基是做好了实在不行,就按照当初的条约来,从国库拿出白银丶黄金,充作交子准备金的准备。

但,辽人的傲慢与骨子里对大宋的轻视,还是让赵煦很不爽。

辽人这次摆明了,就是来碰瓷的。

讹到了最好,讹不到也没关系。

一点也不担心谈判破裂,更不担心赵煦不答应。

这何止是有恃无恐?

分明就是嚣张至极!

可偏偏,赵煦还只能忍着,最多过过嘴瘾。

不过,赵煦也不是个会吃亏的主。

他看向章衡:「户部。」

「臣在。」

「如今汴京一颗百年以上的圆木价值几何?」

章衡不太明白赵煦的意思,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奏知陛下,今京中百年以上老树,市价约在十贯到二十贯之间。」

赵煦点点头,当代的巨木价格是很低廉的。

这主要是如今拥有着储量巨大的原始森林。

赵煦想了想,就对刑恕道:「刑卿去与辽使说一下。」

「朕打算从其辽阳府等地,采购百年以上的橡树!」

「每株按其大小丶质量,以十贯到二十贯为算。」

这就是要给辽人输血,平衡贸易了。

同时,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橡树丶栎树,是如今技术条件下,最好的航海舰船材料。

无论是龙骨还是桅杆,都离不开这种质地坚硬,抗腐蚀的寒带木材。

而赵煦相信,自己的开价,辽人是无法拒绝的。

刑恕楞了一下。

赵煦道:「就这样办吧。」

「朕乏了,卿等且下去,按照朕的条件,与辽人谈谈看。」

「诺。」刑恕与章衡互相看了看,再拜谢恩后,趋步退了出去。

赵煦目送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

然后,他倚靠着柔软的坐褥,叹息了一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偏在这个时代,他没有知己。

只能一个人孤单的背负着大宋天下踉踉跄跄的向前,走入那未知的黑暗未来。

他是唯一的清醒者。

清醒的知道大宋王朝的处境,也清醒的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到底是些什麽挑战?

且不说那现代历史书上白纸黑字,记载的清清楚楚的金丶元两个将来的强敌。

单单就是大宋本身的问题,就足以让他晚上睡觉,只要想起就一定会做噩梦!

如今的大宋,以天下一隅之地,人口却已突破了一万万之多。

现在地球上其他地区的人口加起来,不知道有没有大宋这麽多?

可能有,可能没有。

可以想像,这片土地的压力有多大?

而人口,依然在不断猛增。

农村的客户越来越多,城市里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却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这颗炸弹一旦爆炸,赵宋王朝必然上天!

但,这还仅仅是大宋本身面临的问题之一。

真正要命的,还是大宋王朝这个身体,其实是从晚唐五代延续下来的。

所以,大宋王朝的体制,极度畸形。

明明立国才百馀年,只不过到正常封建王朝中期的样子,却已出现了几乎所有王朝晚期丶末年才有的各种病症。

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后,赵煦叹道:「朕真有种,自己乃是克苏鲁小说中的调查员的感觉……」

可不是嘛……

他是唯一一个,清楚的知道,大宋王朝中沉睡着那些可怕古神的真实模样的人。

这些古神随便哪个醒过来,都可以让赵官家全家上天。

更不要说,在外面,还有着沉睡的外神。

一个叫女真,一个叫蒙古。

他能怎麽办?

只能硬着头皮,尝试释放出那来自未来的吃人怪物,以毒攻毒,看看能不能苟过去。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雏菊 暗恋成殇,终是你 病娇少爷的白月光 重生后,被老公和他的白月光爆炒 猪爹精厕 同行人(群像) 夏日(完结) 她被艹短篇 岁无苦雨(母子1v1) 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