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5章 混乱的东南亚(1)
「臣,太德,恭问皇帝陛下圣躬无恙。」
李太德被带到崇政殿上,当即纳头就拜,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的犹豫样子。
赵煦端坐在上,看着殿中匍匐在地的男人:「李卿免礼。」
「赐座!」等到李太德起身后,赵煦就吩咐着左右。
于是,一条椅子,被搬到了李太德身后。
等他坐下来,赵煦就问道:「李卿在京这些时日,可还过的好?」
李太德当即用着标准的正韵回答:「蒙陛下关爱,臣在京中,受上下礼遇,一切安好。」
他不敢不说好。
他还想回家,可不想永远被留在汴京。
李太德心里面清楚的很——他若被南朝强留在汴京,那麽他的哥哥怕是要弹冠而起,感谢南朝的大恩大德。
「善!」赵煦点点头:「如此便好。」
「这次请爱卿入宫,是想和爱卿谈一谈,大宋与交趾的未来。」赵煦看向殿上的李太德,他如今虽然还小,但因为坐的高,所以居高临下,很轻易就能看到李太德的神色,在这刹那出现了慌乱,身体甚至在发抖。
赵煦嘴角微微翘起来,对此他并不意外。
自古,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是胆怯怕死。
旁的不说,赵煦自己那个活宝弟弟赵佶,在未来不就给全世界表演了一番丢人现眼吗?
何况,李太德如今身处汴京,其性命不由他自己掌控。
而大宋在对待敌国国主这方面的记录,并不算太好。
一个孟昶,一个李煜,都是鲜活的例子。
李太德要不怕,那才不正常!
当然,这个家伙也有可能是在伪装丶掩饰。
玩忍辱负重,假痴不癫那一套把戏。
不过赵煦根本不在乎!
因为国力悬殊,也因为如今的大宋已经在战略上完全占据了主动。
并有交趾北方八州之地,直接把交趾都城升龙府变成前线。
这等于把刀子,架在了交趾的脖子上。
于是,可以予取予求。
「卿不必紧张。」赵煦安抚着对方的情绪:「朕今日只是想和卿谈一谈。」
「是……是……」李太德低着头,连连说道:「臣明白,臣明白!」
他是真的怕被扣在汴京,变成人质。
若是这样的话,那他的一切雄心壮志,就都要落空了。
「那就回到正题,卿以为,未来的大宋与交趾会如何?」赵煦继续问道。
李太德斟酌了片刻,然后抬头看了看那殿上御座上的小小身影,接着道:「臣愚钝,不知陛下何意?」
他可不敢随意揣摩。
同时他也确实不知道,这个南朝的小皇帝,到底要和他谈什麽?
赵煦也不在意,直接说道:「朕的意思是,交趾未来,会如何看待大宋?」
「准确的说,卿回国后,将做什麽事情,来维护交趾与大宋的宗藩关系,并促进两国商贸往来?」
作为一个帝国主义者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
赵煦自然只会关心这两个事情。
李太德听着,心里面转了一圈,当即起身拜道:「奏知陛下,臣回国后,定会力劝臣兄,按时来朝,并依约缴纳贡米,此外,臣还将劝说国中,对大宋商贾以礼相待。」
赵煦呵呵的笑了笑。
李太德的回答,在他听来,可谓毫无诚意。
按时来朝?
交趾人或许能做到。
依约缴纳贡米形势所迫之下,大概率会做。
但其他的事情?
就不要指望了。
一旦交趾人稳定了局势,站稳了脚跟,甚至可能直接撕毁和约。
这不奇怪。
古今中外,都有无数例子。
所以,赵煦毫不客气的开始敲打起来,希望以此让对方清醒过来:「那麽卿和交趾,对于真腊丶占城两国是何看法?」
「尤其占城国,可是一直在与朕控诉交趾,侵夺其土地,掳掠其人民,甚至囚禁其君主的罪行!」
交趾这个国家,自从从大唐分裂出去后,就一直在四处扩张四处征战。
尤其是与占城之间的关系,极度恶劣!
交趾人不断南侵,打得占城国,一度崩溃。
占城这个国家,之所以还能延续至今,多亏了熙宁年间大宋南征——在宋军南征前,占城几乎亡国了,不止国王被交趾俘虏,国土被交趾大面积占领,军力更是被打崩了。
大宋南征,迫使交趾人回师北方,这才让占城国得以喘息。
所以,占城人是如今东南亚地区,对大宋最顺服的国家。
「此外,真腊国,也在向朕控诉,交趾过去侵其土地,杀其百姓的事情。」
「此两国,皆朕臣属,交趾却屡次用兵……」赵煦眯起眼睛,开始极限施压,陡然增大了声量:「以为中国无人乎?」
随着赵煦的话,矗立在殿上,一直沉默着的御龙骨朵直的禁卫,陡然举起手中的骨朵,重重的往地上一踱,一个个凶神恶煞的看向李太德,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李太德见此情境,连忙磕头拜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陛下有所不知,此中有内情啊!」
「嗯?」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问道:「再有内情还能大过,未得旨意,就擅自讨伐朕的臣属?」
李太德被赵煦这麽一逼,顿首拜道:「陛下,那真腊国是在欺君啊。」
「交趾从未发兵,侵过真腊一寸,也从未在真腊国土,杀过其百姓一人。」
「哦!」赵煦眯起眼睛:「有此事?」
但声音却充满了不信任。
李太德没有办法,只能拜道:「陛下有所不知,交趾与真腊之间的战事,皆在占城国国内……」
「交趾并不曾有一兵一卒,进入真腊国土,何来侵袭真腊,杀掠其百姓之事?」
「乞陛下明察之!」
赵煦当然知道!
虽然他在现代没有系统性的学过东南亚的历史,更没有研究过。
但占城在现代的越南南方地区,而真腊则是那个留下了着名的吴哥窟遗址的吴哥王朝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事实上,现在的交趾丶占城丶真腊三国,就是一个小型的三国乱斗。
在这场乱斗中,占城是最弱小,同时也是最可怜的那一个——它被交趾丶真腊混合双打,国土不断沦丧。
', ' ')('而如今的真腊,正处于其吴哥王朝国力比较鼎盛的时代。
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恰到好处的气候,让吴哥王朝渐渐开始强盛,也不断对外扩张。
现在的吴哥窟,不是现代的那个在密林之中废弃的寺庙。
而是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的王都所在。
按照现代的历史书,在未来它将和交趾争夺占城,同时北上泰国丶马来亚地区,不断吞并丶控制城邦,最终成为一个称霸一方的强国!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事情,赵煦才故意趁着三国使团齐聚汴京的机会,命刑恕将这三国使者安排在都亭驿相邻的三个院落中居住。
让他们出门就可以见到彼此。
这个安排,果然发挥了奇效。
三国使团,在都亭驿中,不断生事,时常发生斗殴丶械斗。
大宋藉此,得以通过调查丶审讯等办法,得知了这三国更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真腊之事,姑且就信卿吧。」
「那占城呢?」赵煦将小脸一唬,一副义正言辞,要给占城主持公道的模样:「占城总不会是在诬陷交趾了吧?」
「占城,朕之臣属!」
「其国王按时入贡,奉大宋为宗主,其既为朕之臣属,那朕就不能不管!」
「卿回去后,告诉交趾上下,从今以后,占城无罪不可伐之!」
「即使有罪,也当请旨于朕!未得朕旨意,擅自征讨占城,那麽……朕就只能遵圣人之教诲,发兵相助了。」
「安南八州,十万雄兵,旦夕可聚!」
随着赵煦的话,殿中的骨朵直们,纷纷上前一步,一个个铁塔般的壮汉,虎视眈眈的盯着李太德,予他极大压力。
李太德顿时有些失了方寸,情急之下,他只能是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顿首拜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臣国伐占城,并非无因,而是占城有罪……」
「占城有罪?」赵煦哼了一声:「其国主按制来朝,素来恭顺,何罪之有?」
李太德拜道:「陛下有所不知,占城国,本属夷狄蛮族,其国不尊圣人之教,而用舶来夷狄之法,以人分贵贱,论其种姓……」
他也是没有办法了!
他必须在汴京,争取得到南朝的谅解。
让南朝君臣,对交趾南伐占城,开方便之门。
原因很简单——交趾如今面临着每年两百万石稻米的纳贡任务。
只能取偿于占城。
不断北伐占城丶真腊,将这两个国家的人口丶财富,纳为己用,才能给交趾国赢得生存空间。
不然,时间一长,那被混合双打的就是交趾了!
「哦!」赵煦坐回去:「果有此事?」
「臣岂敢欺瞒陛下?」李太德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开始控诉起占城人的种种与中原迥异的制度。
赵煦听着,只是微笑。
占城国,就是古之林邑,属于印度教国家。
换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在东南亚的小阿三。
而交趾人,虽然是趁着唐末战乱,趁机独立出去的。
但其大体上还是一个传统的儒家社会。
这也是交趾和占城,之所以会成为世仇丶死敌的缘故。
这两个国家,不仅仅是有着地缘矛盾。
交趾要扩张,占城则是拦在其向湄公河三角洲扩张道路上的绊脚石。
不灭掉占城,交趾就永远无法得到富饶的湄公河流域。
同时,两国在文化丶制度丶信仰上,截然不同,天然敌对!
所以,征讨占城,就是交趾人的使命。
从其立国开始,历代交趾王朝都没有放弃过这个使命。
等到李太德说完,赵煦就配合的说道:「若果然如此,这占城确实有罪。」
这句话,给了李太德极大的鼓励。
他当即开始了继续对占城的控诉,而且用词极为夸大,就差没有把占城描述成一个青面獠牙,人面兽心的禽兽之国了。
赵煦静静的听着李太德说完,才悠悠的说道:「即使如此,占城有罪,也当王师伐之。」
李太德的情绪顿时跌落谷底。
「不过呢……」
「大宋如今无意劳师远征。」
「若事情果如卿所言,交趾代为讨伐丶问罪,倒也有理。」
李太德本意死灰的心,重又振奋。
「只是……」赵煦看向他,图穷匕见:「交趾如今,还有征讨占城的馀力吗?」
这是关键!
今年宋军南征,对本就已经疲软的交趾军力,以毁灭性的打击!
李常杰所部全军覆没,整个富良江以北,从此落入大宋手中,成为土司和豪族们的乐园。
这还不止。
随着宋军兵临富良江,升龙府暴露在大宋兵锋下。
这就使得交趾不得不将其在南方的军队大量调回来,守卫升龙府。
于是,占城丶真腊两国欢呼着,不断南下。
占城想要收复失地,真腊则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阻止其向大海狂奔脚步的敌人。
这就是交趾这麽听话的,开始按照条约交割第一批贡米的缘故。
再不缓和与大宋的关系。
那麽,交趾国的南方防线,恐怕就要被占城丶真腊打穿了。
同时,这也是占城丶真腊两国如此急切的入朝的原因。
他们想说服大宋继续征讨交趾,最好脏活累活都让大宋帮他们干了,他们再来摘桃子。
而赵煦早早的预见到了这一点,交趾人第一批稻米一交割,就命章惇释放了百馀名被俘的交趾将校。
同时,让章惇致书升龙府,保证只要交趾按时交割贡米,大宋就绝不会越过富良江。
为表诚意,章惇还表示,大宋不会在富良江沿岸造船。
得了章惇保证,交趾人才得以喘息,从升龙府周围组织了一支三万多的军队北上,任命那些被释放的将校为军官,让这些与占城丶真腊战斗经验丰富的人率军,由此稳住了防线。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如今的交趾,别说主动进攻了,就是防御都很吃力。
李太德听到赵煦的问话,忽然福至心灵,当即就纳头拜道:「愿请陛下加隆恩,推恩交趾!」
「若得陛下恩典,臣必当百死以报!」
赵煦看着在心中赞了一句:「上道!是个好买办的苗子!」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