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5章 章惇:难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
保慈宫里的太皇太后,听了向太后的描述,也看了沈括的奏疏后,也跟着高兴起来,说道:「这个大臣,大行皇帝确实是选的极好!」
一个不居功的大臣,这很合她的胃口。
而她和向太后刚刚听政,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政绩,也让她非常开心!
须知,这可是在她治下出现的政绩!
后人无论怎麽说,这个功劳都和她有关!
都是她这个太皇太后的功劳!
不过,她还是留了个心眼,对向太后道:「此事当付有司,命有司验证!」
「若果真如此……」太皇太后微笑起来:「天佑我朝!天佑社稷!」
向太后点点头道:「娘娘所言甚是!」
……
章惇轻轻抿了一口刚刚从李清臣那里顺来的美酒!
李清臣家里,有酿酒大师!
所酿的玉液酒,连遇仙正店里的酿酒大师也比不上。
所以,章惇总会隔三差五的去打打秋风。
美酒入喉,章惇慢慢闭上眼睛,假寐了起来。
「省佐……省佐……」门外却传来了老吏呼唤的声音。
章惇睁开眼睛,问道:「何事?」
「两宫降下了旨意……」那老吏在门口答道:「请都堂遣人去专一制造军器局看一看……」
章惇立刻起身,对那人道:「将旨意取来与我看看!」
今天东府是他章子厚值班,右相韩绛今日是休沐的,中书侍郎张璪受了韩绛之命去了开封府下面的县乡走访,收集地方耆老丶士大夫对役法的意见。
至于李清臣?
他这些日子,在忙着处置大行皇帝留下来的一个烂摊子——汴京城扩建工程。
那几万雇来的民夫,那些还没完工的工程,怎麽处置?如何处理?
这些事情都很麻烦也很琐碎。
必须要有一位执政亲自去处理,以避免被下面的人捅出篓子。
章惇他们很清楚,现在旧党元老们看似好像是除了一个司马光外,其他人都偃旗息鼓了。
可谁知道,他们是在蛰伏,等待机会还是在暗地里心怀叵测呢?
所以,绝不能给别人留下把柄!
尤其是京畿地区,更当慎之又慎!
很快,章惇就拿到了两宫的御笔降下的旨意。
章惇看完,眼中就闪现出光彩来。
他想了想就提笔开始上报。
这个任务,他章子厚要亲自接下,亲自去专一制造军器局看一看!
「胆水炼铜?」章惇微笑起来:「这是沈存中能做出来的事情!」
熙宁变法后崛起的大臣中,吕惠卿为人最强硬,曾布为人最圆滑,李清臣为人最温和……
而沈括沈存中……
最擅长的就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章惇记得,当年沈括知延州,还跑去看延州当地的一种从地下石头里冒出来的『油』,还给这种油取了个名字『石油』,又用这种石油点燃后,制成了好多墨锭,并给这种墨锭取了个雅名『延川石液』,给朝野上下的大臣都送了一批。
章惇也收到了好几块,试用之后效果不错!
可是,沈存中要是早知道胆水炼铜之法,熙宁丶元丰的时候早把它献给朝廷,换取功劳了。
除非,这个办法是沈存中在随州的时候知道的。
所以,章惇现在很好奇——沈括到底是在随州知道的,还是到了汴京以后才知道的。
若是前者,算他运气好。
如是后者……
章惇舔了舔舌头,他想起了孔子的话。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只有圣人才能生而知之!
……
章惇的请求,没有任何意外的被迅速批准。
得了两宫批准,章惇将都堂的差事,交给了在六部值班的礼部尚书韩忠彦,让他帮着照看一下都堂的事情。
自己则直接骑上马,带上七八个元随,出了都堂。
如今已经接近六月盛夏,汴京城的气温,越来越高了。
尤其是白昼时,阳光刺眼,大街上几乎没有什麽行人。
只有那一辆辆太平车,在七八匹挽马的牵拉下,缓缓的碾过街道。
随着堤岸司扑买,市易务罢废。
汴京城的商业氛围和商品经济,明显比过去要兴盛丶繁荣了。
可是章惇知道,这一切的好处,大部分最终都落入了那些大商贾以及站在这些大商贾背后的宗室丶外戚的手里。
普通老百姓,那些小商小贩们的日子,未必比市易法施行的时候要好。
', ' ')('甚至可能还要差一些!
最起码市易务在的时候,物价是市易务说了算。
现在没了市易务,物价就是汴京的各大行会们说了算了。
想到这里,章惇就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的,现在的情况,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大行皇帝病重期间和驾崩之后的那半个月,汴京城中和洛阳那边,可都是在议论要『尽罢王安石邪法』,『还天下苍生太平』!
那个时候,他章子厚可是已经做好了被责贬出京的准备!
哪能像现在这般轻松写意?
……
半个时辰后,章惇就到了金城坊的专一制造军器局官署前。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神秘的大行皇帝官署。
在官署前下了马,递了帖子进去。
没一会儿,章惇就看到了沈括那张熟悉的脸。
「下官见过省佐!」沈括微笑着出迎,拱手行礼。
「存中兄不必多礼!」章惇也笑起来,回了一礼,道:「本官今日是奉两宫慈圣旨意,来此看一看,存中兄所献的『胆水炼铜秘法』……」
章惇开门见山,直接说出来意。
同时也是试探!
所以,章惇不等沈括答话,就又拱手微笑着道喜:「存中兄真是好手段!」
「履任不及一月,便已能为社稷,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
沈括那里敢承认这个?
立刻就拜道:「省佐……慎言!慎言!」
「下官在此事之中,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章惇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看着沈括:「存中兄莫要谦辞了……」
沈括拱手道:「不敢!不敢!」
章惇看着沈括的样子,忽然上前一步,问道:「存中兄……果然是得了少主密诏指点?」
沈括咽了咽口水,他只能说道:「天子聪俊神圣,亲以圣人之义教训下官,亲赐先贤典籍下官……」
章惇懂了!
果然是!
他深深吸了口气!
这是他到现在为止找到的最直接,也最重要的证据!
少主真的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他真的在悄悄的做一些事情!
虽然章惇早就知道,会是如此的结果,但事实真的被揭露的这一刻。
他依然震撼不已!
少主才八岁多一点啊,即使算上对外的虚岁,也不过十岁!
他是怎麽拥有的这样的城府丶心智和手腕的?
难道真的有人生而知之?
章惇于是压低了声音,和沈括道:「存中兄,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
「还请换一个僻静之地……」
「将此事与某细细道来……」
沈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因为沈括知道欲兴大道,一个人是不够的。
必须拉人,拉志同道合的人!
现在,他能够拉进来的,恐怕也就这个立场和他差不多,志向估计也差不多的执政了。
……
两个时辰后,当夜色降临时,章惇才骑着马,出了专一制造军器局的官署。
他的脑子嗡嗡嗡的。
「格物致知!」四个字在里面横冲直撞。
让他激动丶兴奋丶跃跃欲试!
也叫他恐惧丶不安和惊疑。
因为,章惇想起了一句古话:伴君如伴虎!
一般的君王,对于大臣尚且是吃人的猛虎。
一个八岁就具备了成年人一样的手腕,还懂得收敛自身,将自己伪装起来的天子。
他长大后该有多麽可怕?!
可偏偏,章惇知道,自己就像已经被渔夫的网网中的鱼儿。
他已经无力挣脱,这天罗地网!
这张功名编的网!
本来今天要4更的,结果连3更9000字都要倒欠2000,惨!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