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156.第147章 赵煦:乌鸦们,起来干活了!

156.第147章 赵煦:乌鸦们,起来干活了!(1 / 1)

('

第147章 赵煦:乌鸦们,起来干活了!

酒过三巡,司马光看着在他面前,说话越来越欢快的众人。

脸色却已经黑的都能冒烟了。

他抓着自己袖子里的那本花费了多日心血,依旧没有定稿的奏疏。

司马光看着在坐的那一个个元老的神色。

他大概能猜到了,他若在现在,这私下场合拿出来。

这些元老们肯定会劝他。

理由和藉口,都是现成的。

太激进丶再等一等丶再想想……

甚至有人可能会告密!

比如说冯京!

冯京甚至都不需要主动告诉别人,他只需要将他的女婿蔡懋喊到家里,然后假装无意让蔡懋看到一些相关的书信或者文字就行了。

无非事后,大骂几声『家贼』。

就像当年吕公弼痛骂吕嘉问一般。

于是,司马光阴沉着脸,没有按照原来的打算,将自己写的奏疏拿出去,给其他元老看。

没必要了!

等他写好,等他完成了这封奏疏。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知道的。

而这一篇檄文,只要送到了御前,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

所有旧党,或者说忠于圣人正道的君子,都会自动聚拢起来。

就像是当年的登州阿云案一样。

阿云案,让刑统第一次凌驾于圣人之道之上!

春秋决狱不存,天下盗贼成风,民风败坏!

只有拨乱反正,也必须拨乱反正,才能让天下重归太平!

对司马光来说,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他需要一个案子!

一个可以让他的这篇文章有发挥空间的案子。

一个可以趁机把这些文字,递到两宫面前的案子。

于是,这个夜晚的吕府,司马光沉默少言。

大部分人都没放在心上,司马光就是这样的脾气,过两天就好了。

只有吕公着,心里有着深深的忧虑。

可他也不好说,更说不得。

只能想办法,再找机会劝劝,或者让范祖禹去劝劝。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

新法中的恶法,都在陆陆续续的罢废。

剩下的法令调整丶检讨,慢慢改变就好了。

何必去和新党硬碰硬?

……

元丰八年五月庚子。

赵煦一觉醒来,冯景就带着人来到御前,服侍洗漱。

趁着赵煦在女官的服侍下漱口的空子,冯景低声道:「大家,臣今日早上在御厨听好多人议论,昨夜的榆林巷热闹得很!」

赵煦没有说话,只是含着口中的盐水,使劲的咕嘟几声。

将之吐出来后,接着接过了女官准备的牙刷,蘸着些大内特制的牙膏,开始刷牙。

白玉牙刷上镶嵌的猪鬃毛很硬,只能小心的刷着……不对应该是擦着牙齿,防止坚硬的鬃毛伤害牙龈。

冯景则在旁边,自顾自的说着:「据说韩相公当场请了司马公择日至都堂共商役法,司马公也答允了……」

「好多人都讲,元老们公忠体国,真乃社稷之幸!」

赵煦咕嘟咕嘟的含着温水,把牙刷擦在牙齿和牙龈上的残留牙膏统统的漱出来,然后吐在一个瓷盘里。

接着他才看着冯景,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冯景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只是带着人,将今天的早膳送到御前。

赵煦吃完后,就先去了坤宁殿请安,然后和向太后一起到保慈宫请安。

今天的政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都堂上表了,新君登基后应该制作的受命之宝的制式和格式。

都堂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备选方案,两宫选择了其中看上去最中规中矩的方案:皇帝恭膺受命之宝。

然后下诏,让都堂推举一位执政来书写此宝,着人篆刻后上呈御前。

这东西反正也是个礼仪性的吉祥物,几乎不可能有使用的环境和场景。

真正重要的,还是那些日常会用到的宝玺。

处理完此事,两宫就拉着赵煦,开始说话。

太皇太后和赵煦道:「官家,老身和你母后,都打算在下个月,从外戚勋臣元老之家,选几个孩子,收入宫中,陪着我们说说话……」

「官家觉得怎样?」

赵煦微笑着点头:「太母丶母后做主便是了!」

两宫听着,以为这个孩子不懂,都是会心一笑。

向太后就拉着赵煦的手,说道:「以后宫里面,六哥也能有几个伴了,可以一起玩耍,一起读书……」

赵煦点点头,然后假装似乎想起了什麽事情,说道:「她们要是太笨了,我可不跟她们玩!」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被逗笑了,纷纷说道:「就依六哥的,就选些聪明的孩子……」

她们此时的心中,都想起了两个先例。

第一个是慈圣光献,慈圣光献抚养了太皇太后,选了向太后,于是曹家富贵至今而且在可见的未来,依旧可以靠着这香火情继续富贵下去。

', ' ')('

第二个则是章献明肃。

一个失败的案例!

章献明肃在为仁庙选择皇后时,没有按照仁庙心意,选他喜欢的张氏,而是立了自己喜欢的郭氏。

结果是不止刘家没有得到郭皇后的任何帮助,甚至还被拖累。

复盘着这两个先例,两宫都明白,她们要怎麽做。

聪明……

聪明好啊!

两宫互相看着彼此,都感到开心。

一个聪明的皇后,自幼在她们面前长大,将来也会知道知恩图报。

赵煦则趁着这个机会,问道:「母后,儿今日早上听人说,似乎昨夜有许多大臣,聚集在某处?」

向太后楞了一下,问道:「六哥怎麽知道的?」

「儿听冯景说的!」赵煦毫不犹豫的卖了冯景,然后他看着向太后道:「祖宗制度,不可使重臣私下交从密切!」

接着他就又看向太皇太后:「还请太母丶母后,下诏训斥!」

宰执们要是联起手来,皇权就是个摆设!

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点点苗头都不行!

无论什麽理由,不管什麽原因!

想交朋友?可以,你们出知到了地方,不再掌握中枢大权,随便你们!

但在朝堂,这绝对不允许!

赵煦想起了他上上辈子的那些事情。

吕公着丶司马光天天彼此往来丶商议——不止在都堂上如此,下了朝,到了家还是如此!

发展到后面,司马光甚至可以用道德绑架吕公着,逼着吕公着罢废了免役法。

也彻底的挑起了大宋烈度最高丶最激烈的党争!

不止如此,这两个人还给别人做了特别坏的榜样。

从此之后,整个元佑时代,结党公开化!

发展到巅峰,从都堂到御史台,都在彼此串通消息,封锁消息!

元佑前期的政治风气,也由此恶化到了极点!

两宫互相看了看,虽然她们觉得,这没什麽不了的。

但赵煦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

于是,向太后笑着和赵煦道:「六哥,昨夜聚会的大臣们,只有一个宰相……其他不是致仕的老臣,就是入阙的大臣……」

「不算违反祖宗制度……」

「哦……」赵煦点点头:「这样吗?」

太皇太后也说道:「官家,确实是这样的,祖宗制度,只是不令宰执大臣私下交游密切……但不限制元老丶入阙大臣……」

「孙儿明白了!」赵煦乖乖的点头。

他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下诏训斥——不可能的。

他这样做,只是想提醒一下御史台的乌鸦们——别打盹了,都给我起来干活!

皇帝要照顾士大夫重臣体面。

所以,敲打宰执的任务,一直就是御史台的乌鸦们的。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的这个时期,因为太皇太后对司马光丶吕公着的无条件信任。

明明是新党控制的御史台,被吓得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于是,在吕公着入京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旧党将御史台彻底掌握。

此后,整个元佑时代,从御史台到都堂,清一色的旧党!

一段时期里,甚至是清一色的激进派——不够激进的,都被赶出去了。

譬如范纯仁丶吕大防,就是因为不够激进,被扣了数不清的帽子赶了出去。

最后激进派们把事情搞砸了,就只能将他们请回来擦屁股。

赵煦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

所以,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冒了一定风险,站了出了,给御史台的乌鸦发出这个信号。

当然,赵煦冒的这个风险,对他来说,几乎是零。

因为两宫就算要追究,板子也只会打在冯景的屁股上——叫伱多嘴,在天子面前胡言乱语!

最多,也就是这样了。

这对赵煦来说,有什麽损失呢?

冯景是内臣,他的屁股肉多,挨几下板子也没有什麽大不了的。

再说了,替天子受过,可是内臣的至高荣誉!

冯景现在屁股上挨的每一下板子,都是他将来的军功章!

……

赵煦走后,太皇太后看了一眼向太后,道:「官家是天生的圣君,派人去提点一下吕公着吧……」

向太后点点头,她和太皇太后这些天和六哥近距离接触,也指导六哥读书丶参与政务。

自然知道,这个孩子虽然小,虽然纯孝仁厚对外戚宗室非常好。

但他似乎天生就对政务有着特别的敏感,常常能找到关键,也常常可以做出直接的准确判断。

今天的事情,就又是一个明证!

八岁的官家,已经在忌惮和提防大臣结党了!

这对向太后来说,是个好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她的孩子,定可以掌握这个天下!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雏菊 暗恋成殇,终是你 病娇少爷的白月光 重生后,被老公和他的白月光爆炒 猪爹精厕 同行人(群像) 夏日(完结) 她被艹短篇 岁无苦雨(母子1v1) 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