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133.第128章 赵煦:吕惠卿 苏轼,现在尔等都

133.第128章 赵煦:吕惠卿 苏轼,现在尔等都(1 / 1)

('

第128章 赵煦:吕惠卿 苏轼,现在尔等都欠朕了

元丰八年四月戊子。

赵煦早上起来后,照例就陪着两宫在保慈宫批阅奏摺,兼当气氛调和器。

今天,大宋天下发生了些小小的事情。

知太原府吕惠卿奏:本路斥候侦知:西贼大部人马,闻我国丧,聚兵聚星坡等处,欲谋入寇,臣总边防之事,以守土为责,未及请旨,乃依大行皇帝去岁七月诏书,分遣本路诸将:邢佐臣丶折克行丶訾虎等蕃汉步骑两万两千人,自本月庚辰(十七)出左厢,至贼聚星坡丶满朗丶嘉伊等地,破贼六寨,得首级六百有馀,斩贼官及首领凡十三人,获贼铜印数十颗,俘贼数千人,得骆驼牛马等上万!

标准的吕惠卿嘴脸。

打草谷就打草谷嘛。

非说人家聚集起来,欲图入寇。

两宫看了吕惠卿奏报,虽然对吕惠卿都不喜欢,可依然欢喜。

特别是向太后,看完就开心的说道:「我朝新丧,外贼觊觎,吕惠卿能侦知敌情,提前部署,率部出击,使贼寇图谋落空,当令有司嘉奖!」

太皇太后也点头说道:「太后所言极是!」

「六哥如今年幼,四方贼虏,难免轻视我朝,吕惠卿这次能提前察知贼寇图谋,提前出击,确实当嘉奖!」

于是,就批示有司,当依吕惠卿奏报,对有功将帅依故事封赏。

这很正常,两宫初听政,没有任何军国经验,自然边帅说什麽就信什麽。

赵煦没有办法,只能给吕惠卿擦屁股。

于是,轻轻拿起吕惠卿的奏疏放到自己面前。

「六哥怎了?」向太后注意到赵煦的动作就问道。

「儿在想……」赵煦轻声道:「这个叫吕惠卿的大臣,会不会因为此胜而骄傲轻敌了?」

「儿观父皇所遗边臣手书,多有劝勉丶告诫,勿令边臣骄躁,不可轻敌之文字!」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对视一眼。

她们也正好,对这个吕惠卿不太喜欢。

只是人家立了功,总不好敲打丶责训。

但现在六哥在担忧吕惠卿骄傲轻敌!

这就好办了!

正好借题发挥,敲打敲打!

于是,两宫铺开纸来,商议了一番后,由向太后主笔,写了封措辞相对严厉的告诫手诏,要求吕惠卿不可轻敌,尤其不可忽视边防。

赵煦则趁机,塞了一句私货进去。

向太后也没有在意,按照赵煦的话,直接原文写了进去还特别强调:此官家圣训。

然后加了印玺,太皇太后命粱惟简立刻派人以急脚马递将封赏将帅的诏书和告诫吕惠卿的手诏送去河东吕惠卿处。

赵煦在旁边看着,微微吁出一口气。

「吕惠卿啊吕惠卿,你可长点心吧!」

「可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美意!」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吕惠卿今日之功,转瞬就在旧党的激进派手中,变成了『擅起边畔』的重罪!

刘挚丶王觌丶苏辙丶王岩叟等群起而围攻。

而吕惠卿自己,也在这个时候给这些人送上了助攻——西贼利用吕惠卿得胜后的懈怠和放松,出其不意的在一个月后集结大量轻骑兵突击河东的一个边寨,攻破了这个寨子,并进行了屠杀。

此事,被那些激进派若获至宝。

他们非但不觉得,应该报复,反而认为这就是吕惠卿的罪证!

铁证如山!

于是,吕惠卿在整个元佑时代,遭到了残酷的政治迫害和打击。

在精神上更是被轮番羞辱!

特别是苏轼起草的吕惠卿责贬诏书,论文字的刻薄和言辞的羞辱性,甚至比赵煦后来清算王珪的那一封诏书用词更加恶毒!!

', ' ')('

所以,吕惠卿深恨苏轼。

绍圣时代,吕惠卿被起复后,在入京朝觐赵煦时,就当面陈述了苏轼的恶毒用心,言及他在这过去这些年受到的打击和迫害,最后泣不成声。

赵煦本来就同情吕惠卿的遭遇,闻得吕惠卿哭诉,怒不可遏!

于是,本来早就在元佑时代的党争中,被人赶出了朝堂的苏轼,人在家中坐,罪从天上来。

这一次,章惇不再给苏轼任何情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先贬成和吕惠卿被贬一样的宁远军节度副使,并不得签书本军公事,给吕惠卿出出气。

紧接着,又是一条责贬诏书,将他送过岭南,送到连荔枝都没有的惠州。

章惇却还不放过他,又找了个理由,过了两年就又将他从惠州,送到了詹州去钓鱼。

于是,苏轼在詹州写下了着名的诗词:我本詹耳氏,寄生西蜀州。

赵煦回想着这些事情,就在心里盘算起来。

「吕惠卿啊吕惠卿,若汝这一次能够过关,那汝就知道欠朕到底是多大一个人情了!」

「汝该怎麽还?」

「姑且按照汝旧年定下的免行法利息来算吧……」

「年息二分,汝子子孙孙,恐怕都还不完!」

「所以,乖乖的给朕守好河东,最好不要轻举妄动,等朕长大!」

嗯,赵煦感觉自己以后再怎麽使用吕惠卿,都会心安理得。

毕竟,这是他欠朕的!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还有……」

「苏轼……汝这一次若是可以躲过去詹州钓鱼的灾祸……又该怎麽还朕的恩情?」

这样想着,赵煦就颇有些遗憾。

毕竟,海南岛那地方,大宋百年都没有出过什麽举人,更不要说是进士了。

但现代的历史记载显示,苏轼到了海南后,在地方上大兴教育。

终于是让海南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举人丶第一个进士。

而且还是进士及第!

所以……要不,想个办法,将来依然送苏轼去海南钓鱼?

和他商量一下怎麽样?

这次就不贬你了,给你一个海南经略使丶开发使之类的头衔,去崖州丶詹州待个三五年如何?

想了想,赵煦感觉苏轼应该会感恩戴德的欣然应允。

毕竟,他欠朕很多很多!

根本就还不清!

……

两宫奏疏,批阅的差不多时。

通见司来报:观文殿学士丶知河阳臣京,乞陛辞。

两宫于是带着赵煦到了延和殿便殿。

在礼仪性的慰问和勉励过后,赵煦就在向太后的暗示下,当殿金口玉言『冯卿元老大臣,朕父皇股肱,当以国家善待元老重臣,褒扬儒臣之故事,依例推恩,授予节钺』。

冯京听着,当即感恩戴德,再拜谢恩。

于是,在这一天傍晚,两宫拥着赵煦,驾临内东门下小殿,口授旨意与翰林学士曾布,命曾布草制,以冯京四朝元老,大行皇帝股肱的理由推恩。

落冯京观文殿学士,进拜保宁军节度使,知河南府,并令有司,制作节钺。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雏菊 暗恋成殇,终是你 病娇少爷的白月光 重生后,被老公和他的白月光爆炒 猪爹精厕 同行人(群像) 夏日(完结) 她被艹短篇 岁无苦雨(母子1v1) 葬狗